佛弟子文库

能为一切众生回向,即与佛菩提誓愿相合

仁清法师  2019/12/0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能为一切众生回向,即与佛菩提誓愿相合

“汝母去得甚好,就是你母亲走的很好啊,此殆汝母往昔善根,及现在善愿,并汝等助成之功效也”。

就是你母亲走的很好,有瑞相出现,是你母亲过去的善根,现在的善愿,并且你们给她助念共同促成的,是这个含义。

“人一生事事皆可伪为,唯临死之时,不可伪为”。

印光法师也非常实在啊!人这一生当中,这一生当中很多事,都可以造假,唯独往生造不了假,你要以假心假意念佛,哎,往生不了,你要往生不了,必然轮回,造假是害自己。

所以人这一生当中可能很多事就比较虚婺,比较爱面子,临命终这个事爱不得面子,所以说你综合考虑的话,就说你临命终,假如说让我去,处理一下后事的话,我们应该素食,我们就是通过佛事来进行,那别人你理解也好不理解也好,那是你的事情。你就是讥笑,我也不能因为你讥笑耽误我们的正事。

人这一生当中很多事都可以虚假,都可以虚伪,唯独往生是只肯诚切的求生西方极乐,不能虚假,就是这个含义。

“况其无爱恋之情,有悦豫之色,安坐而逝”。

就是他母亲是坐着走的,没有贪恋之情,脸色很好看。“若非净业成熟,曷克臻此”。假如说她不是修行到了一定的功夫,她不会达到这种情况,这是直译过来是这样啊。

“但愿汝昆弟与阖家眷属,认真为汝母念佛,不但令母亲得益,实则比自己念佛之功德更大”。

所以就是劝他家里兄弟们,姊妹们,家属更得竭力的为他母亲念佛,这样的话,令他母亲更加得益,并且自己的家人也能得益,为什么呢?因为他母亲走得好,他能从事相上来得度,度一些人,念佛的人走的就是好,度化众生啊。

“佛所以教人,凡诵经、持咒、念佛、作诸功德,皆为法界众生回向。平时尚为无干涉之法界众生回向,况母殁而不至心为母念佛乎”。

平常我们念佛的人,不管是诵经也好,持咒也好,念佛也好,做诸一切功德,包括印经,放生等等,我们的回向,统统都回向给十法界一切众生,印光法师说了,更何况你母亲刚刚死去,能有不为你母亲回向的道理吗?就是这含义。

我们是修行人,是有菩提心的人,能为一切众生发愿的人,为什么呢,你母亲死了,借着这个机会,还能不为你母亲去助念,去回向的吗?是这含义。就是这里借着这个因缘精进念佛,回向功德。

“以能为一切众生回向,即与佛菩提誓愿相合,如一滴水,投于大海,即与大海同其深广”。

假如说一个人能发愿救度一切众生的话,他的愿力和十方诸佛菩萨的愿力是一致的,就像是你自己是一滴水,把这一滴水投入到大海里,永不干涸,因为与大海同深广嘛!

所以我原来写过一句话:如果一个人发心,是为广度众生而发心的,那么他的那个发心是和诸佛如来的发心是一致的,他得到的力量,就是诸佛如来的力量,是无量无边的。如果一个人自私自利的话,他是那个妄念萌动,他是自己的妄念萌动,不可能得到诸佛菩萨的加持,那么他这个力量是非常渺小的。

《印光法师文钞 净土法要》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仁清法师文章列表

为何要注重回向

问: 为什么要注重回向? 大安法师答: 一般我们做的...

观机说法

有一次,目犍连尊者收了两个弟子,他们都跟目犍连尊者...

没有一个是求来的,都是修来的

所有的修行一定是向内安住的;你安住了,你不求功德,...

有受菩萨戒跟没受菩萨戒有什么差别

第一个、在《瑜伽师地论》上说:一个人受菩萨戒跟没有...

不肯忏悔的人,千佛出世都救不了他

一句弥陀,就路还家。 可惜痴人,弃金担麻。-- 彻悟大...

女人在生理期可以念佛诵经吗

女人从十二三岁,至四十八九岁,皆有月经。有谓当月经...

天人受三皈免堕癞子猪

有位天人天福享尽时,五衰现前,自知不久将亡。第一,...

读诵《普贤行愿品》的殊胜功德

即常远离恶知识,永离一切诸恶道,速见如来无量光,具...

【注音版】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印光大师校印本)...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

大乘起信论

大乘起信论序 扬州僧智恺作 夫起信论者,乃是至极大乘...

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

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汉传版): 那(na...

洒净的真正意义是什么

问: 洒净的真正意义是什么? 仁清法师答: 好几种,...

人家说我的坏话要怎么办

人家说我的坏话,为保护自己而到处去澄清、辩解,甚而...

由一切种识,如是如是变;以展转力故,彼彼分别生

由一切种识,如是如是变;以展转力故,彼彼分别生。 第...

法闻法师《授三皈依大意》

一、什么是佛法 佛法,通俗地说就是佛祖认识生命本身...

【佛教词典】离欲恶不善法

【离欲恶不善法】 p1430 瑜伽六十三卷五页云;问:何因...

【佛教词典】金刚舞菩萨

(菩萨)Vajran?ti,金刚界内四供养菩萨之第四。是为由...

化解和对治瞋心的方法

瞋心,是一种普遍存在的负面心理,通常所说的生气、憎...

佛陀教诫比丘们如何舍贪

我教比丘循方乞食,令其舍贪,成菩提道;诸比丘等不自...

十方众生都到极乐世界去,能容纳得了吗

问: 十方那么多众生都到西方极乐世界去,容纳得了吗...

佛陀背痛的因缘

一天,佛陀与五百位大比丘来到阿耨泉水边,除了阿难以...

要得大涅槃,反而不能急

麻谷宝彻随侍马祖道一,问说:如何是大涅槃?马祖答:...

修行之秘诀--一向专志

一向专志是有成就的菩萨之修行秘诀。大乘经典讲阿鞞跋...

【佛学漫画】生死关头用什么来抵挡业力

彻悟大师的往生故事...

不杀生的内涵

很多人对杀生的内涵不能正确理解,或是认为,牛马猪羊...

药师法门的意义及修持仪轨

第一:我们为什么要修学药师法门 我曾给我的《药师经》...

这辈子请为自己而活

很多时候,我们总是活给别人看,也在盯着别人怎么活。...

一念十念可往生,为何还要三万五万

问: 一念、十念可决定往生,为何要一日三万、五万? ...

念佛是无上良药

【念佛调养生息】:一声佛号,调养生息,心平气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