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不杀生的内涵

2011/10/2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很多人对杀生的内涵不能正确理解,或是认为,牛马猪羊这些动物生来就是给人吃的,所以吃这些根本是天经地义,没有任何不妥之处;或是认为,蔬菜也有生命,那么吃蔬菜也避免不了杀生,而连蔬菜也不吃的话,人就无法存活了。这两种观点都有失偏颇。

从佛教观点来看,牛马猪羊和人类一样,同属于六道众生,只是生命层次较低。如果我们现世不止恶行善,不种下人天善因,来世也可能堕落畜生道中。那么,我们是否愿意未来成为他人的盘中餐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在佛教中,将一切有感觉、有思维、有情识的生命称为有情。而将蔬菜之类没有感觉也不知疼痛的植物称为无情。凡是伤害有情生命的行为,皆属于杀生范畴。

这又涉及一个许多人关心的问题:学佛后是否必须吃素?关于这一点,五戒虽未明确规定,但在五戒和十善中,皆以“不杀生”为首。只有以平等慈悲之心对待一切众生,才能从根本上杜绝杀生。如果人人吃素,世间就不会发生为满足口腹之欲而大肆杀戮的惨剧。如果一时还做不到素食,至少必须是三净肉,即不见为你杀,不闻为你杀,也不知为你杀。

此外,学佛者还时常碰到这一问题:如果不杀生,家中搞卫生时,怎么对待蟑螂之类的小动物呢?如果不小心误伤,是否也属于杀生?佛陀在世时,比丘们曾就类似问题请示过佛陀。佛陀的解答是:卫生当然要搞,但在搞卫生时应尽量小心,不要伤及这些生命。我们清理居室卫生时,若故意用杀虫剂大量喷洒,自然属于杀生。若是无意间误伤,虽也存在业罪,但不算犯杀生戒。此外,误伤后应立即生起忏悔心,为它们念佛,并将念佛功德回向它们,祈愿它们早日脱离恶道之苦。

或许还有人会问:蟑螂、蚊子、苍蝇、老鼠之类不是害虫吗?如果对它们也要怜悯慈悲,不是没有原则、敌我不分吗?其实,所谓的害虫,只是站在人类立场而言,是相对而非绝对的。对于人类来说,它们确实给生活带来了一些困扰。但对世间其他生命来说,人类难道不是造成更大危害的罪魁吗?造成环境污染,造成各种野生动物灭绝的,不正是人类自己吗?如果我们只是站在自身立场看待问题,就不可能平等关爱一切生命。所以说,不杀生不仅是为了尊重生命,更是为了培养自身的慈悲心。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助念时家属杀猪办席,这种情况该怎么办

问: 请法师开示,亡者的家属请求助念,在助念中途,...

从此这个猎人在藏北草原上消失了

这是真实的故事,发生在许多年以前。 那时候,枪杀、乱...

圆因法师:为什么不要吃肉

1、戒杀吃素得福报 佛陀在楞伽经开示我们:食肉与杀同...

杀生可以致富,那是前世的福德因缘

过去,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时,告诉诸比丘们...

宋朝曹彬用兵慎杀子孙繁昌

宋朝开国名将曹彬,字国华,真定灵寿(今属河北)人,...

螃蟹的遭遇和被绑票一样

关怀绑票案 我有一位朋友,她原来是基督徒,她是在海边...

持不杀戒的功德

大乘以不杀戒为首,淫戒次之。小乘以淫戒在先,杀戒居...

理净法师:「网络游戏杀人」是否有罪业

网络游戏本身是虚拟的世界,应当与我们的现在生活有很...

佛说出家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舍离国。食时到,入城乞食。时毘...

地藏菩萨本愿经

觉林菩萨偈 华严第四会,夜摩天宫,无量菩萨来集,说...

过去庄严劫千佛名经

三劫三千佛缘起(出《观药王药上经》) 宋畺良耶舍译 尔...

【注音版】毗尼日用切要

毗尼日用切要...

佛教的三种忏悔方法

忏悔,在佛教来说,是有方法的;也唯有讲究方法;依靠...

不是遗传,这是共业,就是自作自受

这个无明呢,就是微细的愚痴,微细的愚痴就是对于一切...

婚姻过得很痛苦该怎么办

问: 师父好!前面几个月,心情都很平静,诸事比较顺...

心律法师:生活中没有那么多的如果

不少人面临困境的时候,会对未来产生怀疑,从而影响到...

【佛教词典】三菩提

(术语)Sa?bodhi,又作糁帽地。译作正等觉。希麟音义...

【佛教词典】真俗不二

真谛诠空,俗谛诠有,性空不乖相有,相有也不离性空,...

不死种子

从前印度的弥兰王请教 那先比丘 :人死后有来生吗?那...

佛本生故事:尸毗王割肉救鸽

有一个大国都城叫提婆底,国王名叫尸毗。他的国家土地...

大安法师:带业往生的本质特点

你说一个凡夫念佛人一点错误都不犯,这也是不可能的,...

佛陀为何把成佛之道分成两阶段

佛陀来到人世间以后,他看到了两件事情:第一个,就是...

佛教对炒股的看法

首先,佛教不赞成甚至反对炒股,僧人更不应为之。因为...

汝若死得下痴心妄想,决定会现生往生西方

【原文】 念佛之人,但能依佛所说之净土三经,信愿念佛...

如何让身口意能够清净

回光返照,就是观照自己,找自己的缺点,《楞伽经》云...

【佛学漫画】布施

从本质上来说,并没有什么东西真正的属于我们,所以说...

《大悲咒》的九种世间利益

世间利益共分九项:第一、不受恶死:若诸人天诵持大悲...

佛告诉你为何心静后智慧就来了

由澄诸念,觉识烦动。静慧发生,身心客尘,从此永灭,...

念佛念经为何要至诚心

持经、持咒、念佛,包括这些佛号,全体就是实相,就是...

圣严法师《烦恼是助道的因缘》

我们会觉得有烦恼、有苦难,是因为不明状况,不了解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