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以这种心态来拜忏,是不能灭罪的

良因法师  2020/01/0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以这种心态来拜忏,是不能灭罪的

“称情爱恋,违意憎嫌,此不净心,未足除罪。”这是说明在修忏的时候,有一些错误的心态,会使拜忏失败。

“称情爱恋”,在拜忏的时候,还是以前的那种习气,喜欢的境界就贪恋不舍,比如看到这尊佛像非常庄严,心生贪恋;别人对自己饮食衣服等护持得很好,就起贪恋;他人的恭敬,也起贪恋……这叫称情爱恋。

“违意憎嫌”,拜忏的时候,别人护持得很差,佛堂也很差,住的地方也很差,甚至他人的批评等等,内心就憎恶讥嫌。

“此不净心,未足除罪。”这种不清净的心是不能除罪的,为什么呢?因为还是随顺于我执,而我执是一切罪业的根本。一方面努力的拜忏,一方面却随顺于我执,就像一边装水,一边有个洞在漏水,一边装一边漏,水要装到什么时候才会满呢?所以这样不清净的心态,是不能灭罪的。

所以应该有什么样的心态呢? “要先折伏人我贪竞,衔悲自咎,曲身退迹,推举于他。”

“人我贪竞”,也就是人我的对待,比如两个人同时修忏,就开始比较,你一天两百拜,那我一天五百拜,动机不是为了忏罪,而是为了攀比,我就是不想输给你。

当然人与人之间适当的竞争,这不是坏事,但是如果整个拜忏的动机,就只是为了跟别人比较,比看谁定课多,见到瑞相多,瑞相比较殊胜……就全是颠倒妄想了。

所以有的人拜忏很用功,但始终没有征兆,为什么呢?就是因为人我贪竞,互相攀比,互相竞争,没有意义。所以要时常提醒自己,我为什么要拜忏?我不是跟别人比,是要折伏自己的罪业,这个最要紧。

《南山律在家备览-忏悔篇》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良因法师文章列表

两舌与恶口为何都是重罪

我们看这个天人的口业有四种,我们请合掌先念一遍: 四...

【推荐】人为什么会发脾气,原因在哪里?

我们没有一个人愿意发脾气,但是我们还是发脾气,控制...

何等相是诽谤正法

问曰,何等相是诽谤正法。答曰,若言无佛无佛法,无菩...

堕入鬼道的四种因缘

我们把堕入鬼道的四种因缘简单地说明一下。 第一种,是...

圣严法师《忏悔》

有人在禅七中不断地哭泣而无法打坐,他说:我不能打坐...

将军的忏悔

梦窗国师有一次搭船渡河,当船正要开航离岸时,有位带...

十种忏悔法门

人除了人事上的忏悔之外,更要有工作上的忏悔。譬如盖...

定业能不能转?有这样一个比喻

过去咱们说,定业不可转。说你那个人命已经定了,你转...

撰集百缘经

撰集百缘经卷第一 菩萨授记品第一 (一)满贤婆罗门遥...

普贤行愿品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

【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只忧道业难成,不虑身心沉没

出家人专务世法,应赴经忏,贪图名闻,关心利养,佛行...

为什么要结善缘好缘

问: 为什么要结善缘好缘? 方海权答: 因为结善缘好...

如何才能降魔

问: 如何才能降魔? 惟贤长老答: 慈悲可以降魔。《...

千手千眼大悲忏法仪轨

(凡礼忏者。外之威仪、内之观想。必须先期习熟。免得...

【佛教词典】鬼门

(杂语)指家及城郭之东北隅,曰鬼门。是支那之俗说也...

【佛教词典】味着外论戒

【味着外论戒】 p0809   瑜伽四十一卷十三页云:若诸...

唯有念佛求生净土最为捷要

佛说修行出生死法,方便多门,唯有念佛求生净土,最为...

圣严法师《小时候的疑惑》

我想先谈一下小时候发生的三件事情,它们在我的学佛之...

把功德回向给众生,我吃亏了吗

众生和诸佛,谁更重要? 有一次,寺院里要举行大的法会...

布施的十种对境及不同意乐

布施的对境略有十种: 一、亲友:直接利益自己的有恩者...

菩萨的两大根本——誓愿力跟观照力

从这样一个万法唯识的道理,菩萨生起了两种的功德力:...

身边的善知识

善知识是叫人远离诸恶,奉行诸善的善友,是每个人生活...

没有挣扎就没有进步

有一天,弹簧冲著压力大声叫道:人们喜欢的是我,又不...

戒法的功能

《业疏》云: 戒是警意之缘也。以凡夫无始随妄兴业,动...

息灭妄念的三招

宋代青原禅师有参禅三重境界说:禅之初,看山是山,看...

御马三法

佛陀教化众生的方法,总是应病与药,观机逗教。是什么...

如何判断真心与妄心

真心跟妄心,我们凡夫是永远混在一起的。我们现在修行...

【推荐】教化猎人的白象

有一天,佛陀对须菩提说了一个他过去生转世为六牙白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