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这十种念佛,就是利用种种习性来入道

宏海法师  2020/01/2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这十种念佛,就是利用种种习性来入道

(上)

《莫到老来方修道》,我们继续讲第九修持门的净念门。那我们常说念佛,念佛。今天讲的这个修持门的版块才是重中之重,我们分上下两版。

因为念佛呢,我们常讲到一行三昧,入这个一行三昧得有一个心态,就是要有决定心,一定要,如果说,没有在这个念佛心上,没有相续,那么你的三昧就成不了。所以,一定要来摄心来念。

第一个念就叫摄心念。在一切时处,念念不忘阿弥陀佛,念念想着极乐世界。纵令有时候有一些身体不适,纵令有时候有一些昏沉掉举,纵令坐的时候正在胡思乱想,纵令躺下来说,睡不着觉,总归在这一切时处,有可能时,皆能够系念,不要隔念,不要异念。异,就是变异,转向其他的事情。这样叫做摄心念,就是把心给摄住,相续不断。

再一个叫做勇猛念。因为每个人的性格不一样,秉性不一样。勇猛念,这里有一个比喻是什么,如好色之人。好色的人,听到哪里有漂亮的女子,哇,他就一心一意,非要去追求,非要去见到,直奔她而去。用这种勇猛心来系念,系念到哪怕你在这个危险的境地,哪怕在这个尴尬的环境,这个事情中,你都能够一心一意,管他三七二十一,我就要念,这个就叫做勇猛念。那这样的话,心就不会退却。

第三个叫做深心念。深心念,就是指的像我们说,虽然你大海,不论你多么深广,我今天就用一个小勺子,就一定要把你舀干。我也不管你说我念的对也不对,标准不标准,如法不如法,概不论。只管南无阿弥陀佛,就是拼命地念,这个就叫做深心念。

就像我们说,明明知道那里路途非常遥远,但是我就这么一步一步地走,我也不想着能不能到,也不计较会不会到,反正我就一步一步就这么走。我不到头不罢休,这就叫做深心念。

再一个我们讲到说,叫观想念。因为每个人,他的念力有别。有的持名比较相应,有的他观想观像容易上道。所以在观想念中,就是念念见佛的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不断这样地去描绘,不断地去临摹,反正就是佛的庄严妙相。如这个,像《观无量寿经》里面所说。这就叫做观想念。

第五个叫做息心念。我们为什么念不起来?为什么修不下去?那一定是有世间另外的心,占据了我们的本有清净这个念头。

所以,你看这里开示到说,要息却一切,就是把它息下来,歇即菩提。息灭的息。息灭一切名心,欲心,宦心,就是当官的心,一切的名利心,有所求心,乃至世间的种种心,就是我们在生活中这个事,那个事。还有这个贪恋心,放不下。还有贡高心,贡高心就是说把自己太当回事了。

还有这个遮护心,就是遮着自己的过失,护自己的短等等诸如此类的。人我是非心,为什么要把这些全部都息灭下来,因为要念佛。这个就叫做息心念。

(下)

《莫到老来方修道》,我们讲到净念呢,今天是下半部分。上一讲我们讲到这个息心念。

今天的第一个念法,叫做悲啼念。风格为之一转。悲啼到什么程度呢?每想到阿弥陀佛,或者西方三圣,清净海众,身毛皆竖,五脏要裂,就是痛不欲生。为什么呢?就想佛想的,思念到极致。

就像小时候就离开了妈妈,骨肉分离,从来一别以后再就见不着了。或者说,妈妈在儿子很小的时候,失去了儿子。长得非常的聪明,好看,与众不同,但是很小的时候呢突然间就夭亡。在这样的一种心念中,每想佛,就起这样的一种悲痛心,这就叫做什么呢,叫做悲啼念。

第七个叫发愤念。你看,都是落在我们人的习性,情感,情绪中,借机上道。发愤念是什么意思呢?如落地孤寒,负才寂寞。每一念及,痛不欲生故。

还就是说,好像就跟我们以前说的,“落地的才子笑是哭。待嫁的新娘哭是笑。”落地的才子最伤怀失意的时候,像这里讲到的怀才不遇,愤懑满腔。在这样的情况下,每一念佛,都要带着这种心劲儿,把这个情愫用在念佛上来。那么,就是念念能够发起来这个心力,这叫做发愤念。

一切念。谓见闻觉知,及与毛孔骨髓,无一处不念佛故。就是你的身心世界,满目,满心,满眼都是佛。我们说“不疯魔不成佛”,确实如此,这个叫做一切念。在你的六根门头,在你的起心动念,在你的色声香味触,眼耳鼻舌身中,这叫无一处不念佛故。

第九个叫参究念。念佛一声,便念此声落处。一句南无阿弥陀佛,你把心参过来,落在什么地方,从何处而起?这个就带有禅宗的味道了。因为我们的修行习气,每个人不一样。如果有禅习气比较浓的,那么就参究念,可能会相应。

最后一个第十叫做实相念。不以有心念,不以无心念,不以有无心念,不以非有无心念。就是什么心都没有的念,不要觉得我在念,不要觉得我念在我念,也不要觉得有能念所念。也不要觉得我没有在念,我一定不能有念的念头在念,诸如此类等等,都不去起这个念。只管念,念到极致,业尽情空之处,就是实相显现,叫实相念。这叫做上品念佛门。如果能这样念佛的人,现生必定见佛。

大家要明了,我们讲到第九修持门的净念门中,这十种念佛,就是利用人,我们人的种种习性,然后借这个道,来入这个道。而且在这十种心态的加行下呀,最后的功德是现生必定见佛。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宏海法师文章列表

末法时期,念佛以持名最为得力

众所周知,念佛有很多种方法,如观想念佛、实相念佛、...

临终处理的注意事项

人生苦短,人命无常,一息不来,即成隔世,超升堕落与...

律航法师的念佛妙法及往生示现

律航大师,晚年才出家,平日不论行住坐卧,佛号不离口...

阿弥陀佛令一切众生毕竟大乐

净土法门,阿弥陀佛所启建的这样的一个大愿,施设净土...

一心专念阿弥陀佛

一心专念阿弥陀佛,就是信愿念佛,而信愿念佛实在是一...

临终是否要助念才能往生

问: 临终是否一定需要助念才能往生? 大安法师答:...

我们要坚固往生的愿力

我们要坚固往生的愿力,要知道在临命终时,愿力牵引令...

吾人所居之世界,具足无量诸苦

《阿弥陀经》云,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

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

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三十三天...

【注音版】毗尼日用切要

毗尼日用切要...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

【注音版】往生论注

往生论注...

道证法师:用坐电梯来比喻净土法门

下面我们打个比方来说净土法门。净土法门是『坐电梯』...

法会上写牌位是不是真的能消灾免难

问: 关于挂牌位子,在开法会的时候挂往生牌位是不是真...

戒律不是束缚而是自由

自由一定建立在因果法则之上。好比农夫有自由决定现在...

承远大师生平及净土思想

一、承远大师的生平 承远大师(公元七一二年八〇二年)...

【佛教词典】二种世间

有情世间和器世间。有情世间就是众生;器世间就是国土...

【佛教词典】三界雄

(术语)佛之德称。佛为三界中之大雄。伏一切之魔障。...

出家人给众生治病收费是否合适

问: 法师给众生治病收费是否合适? 大安法师答: 一个...

人生没有一个真实的外境可得

唯识学的建立,它告诉我们:其实整个人生的过程,没有...

四位妻子的譬喻

昔日,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佛告诉比丘们:人...

放弃自我主导权,真如才会显现

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都创造很多很多的业力,当然我们...

颠倒的屠夫

宫门前,跪着一位身披兽皮的屠夫,希望能谒见阿阇世王...

怎样让弥陀对我们的加持力达到最高

佛法的因缘观,我们可以从两方面来说:第一个,你自身...

为何修行人要过午不食

问: 修行的人过午不食或者日食一餐,那是为什么? 成...

纠正别人的缺点,要先端正自己的行为

【原文】 瞎堂曰:学道之士,要先正其心,然后可以正己...

如果有一天,生你养你的两个人都走了

如果有一天,生你养你的两个人都走了。这世间就再没有...

患难不必求鬼神

邪魔外道有一种非常蛊惑人的方法,就是他给你消灾,给...

以身作则,反求诸己

人活在充满罪恶的世间,自身又有私欲偏情、妒忌占有等...

造佛像的功德有多大

造像的功德,有一个《造像功德经》,只说是一般的世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