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凡夫的障怎么就这么重呢

宏海法师  2020/01/3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凡夫的障怎么就这么重呢

“我等幸得人身,生中国,闻佛法”。

这里“我等”也就印祖说把自己跟融明大师放在同水平上,并没有说好像傲慢的以师尊的角度来教化一样,就是非常真诚恳切,设身处地说我也如此你也如此咱们都如此。大幸中的幸是什么?得到了人身了,而且还出家为僧,生到了中国,听闻佛法,每天深入经藏智慧如海。都有这样的一种条件具足了。

也就是对融明大师说,你的善根福德因缘已经都没问题了。什么叫善根?我们说善根就是你得了人身呀,福德就是生了中国了,那你得闻佛法也就具足因缘了,这已经都没有问题。可是这个大幸中的不幸是什么?对于了生死的力量不够啊。

所以大家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文章,也正是对我们现在每个人的状况而言的。其实咱们群里边你我他都已经具足了前三者的因缘,但是后一者现在就非常难。

因为既然能够生在中国闻佛法的话,想必在世间的人法中已经属于上品了。可是就出世间的圣人来看的话,依然还在业海中飘荡,这是没得比的。

“所不幸者,自愧业深障重,无力断惑,速出三界,了生脱死耳”。

我们现在最不幸的是什么?业深障重、业障深重啊!自己惭愧,这是要生惭愧心呀。为什么?什么叫做业深?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个体会。这业深啊,首先从究竟上来讲,为什么说业力甚大?因为我们起止动念都属于业,一旦有这个业,他就是轮回之因。

往昔所造诸恶业就不必说,往昔所造诸善业也同样如此。只要你有一念没有了却空掉,那么你依然还在轮回。这叫业深。什么叫深?就是说你一卯一环,环环相扣相续相连,你根本就没时间没机会,连个见缝插针的机会都没有,你拔不出来啊。有时候道理上我们似乎明了了,可是境界来的时候,明知道都是如梦幻泡影,可就是随着它纠结进退,患得患失。

为什么?就是业力牵引。所以佛法的三法印中讲“诸行无常”,就是说一切万法都是无常的。无常是什么意思?就是我们做不了自己的主,都是由业力在做主导推动。你看我们天天背诵的《往生咒》叫《拔一切业障得生净土陀罗尼》,所以说业深业深就是这个意思。

只要我们不能反观自心本来不生不灭,达不到入无生法忍的这个境界,那念念都在造业啊。所以说“业”这种力量大的让我们凡夫真的是毫无办法。有时候大家稍微修的相应一些清净一些,结果马上新一轮的苦果或者乐果吧,又开始开花结果现行了,就这样重重无尽无始无终。

业深了怎么还“障重”?既然有业它就会感果,这就是障碍。大家要知道啊,我们生而为人,肯定要做事情的嘛,那就会有一些经历,我们怎么体会这个“障重”?就是往往你越想做成的事它就成就不了,让你觉得做事太难了,这就是障碍。

如果我们按照世间法讲的你想做的事情成功了,我告诉你,这更是障碍,这就叫“障重”。但凡在三界里打滚,每时每刻前面都是堵你的,这是注定了的。还有你在乎的人,亲人啊,夫妻子女啊,情人眷属等等这些,这都是障。一个一个寻上门来,要么跟你生死相依结伴度日,要么找你的麻烦没完没了,不管冤亲都属于债主,这也属于障。

总之,所有的人和事都在障着我们,所以大家要知道重障就是把我们五花大绑给固定在生死业海中,障的太重了。

甚至我们现在每个人大家都号称学佛人,学佛人有时候障更重啊,修行上的障碍。稍微修的好点儿就会生起的我慢心,就自我设障碍,。或者修的不好,又嫉妒别人好,讥贤谤善说是说非,天天在佛门里把自己的罪业成倍的增长,这都属于所谓的修行障。

法门障也是这样的,我们咬定一个法门了,就一下子有这种教主欲了,强行的要让别人来修,他不是劝修而是勒令修。一旦听人家说修别的法门,就以法谤法相互是非,这是最可怜悯者。或者说佛学知识障,稍微看的书多一点,有时候他发现哎呀这出家人都问一下不如他看得多,那个一下子这种佛学知识飞横跋扈起来了,马上就开始轻慢三宝。

乃至还有见地障,就根深蒂固的认为自己的修行路上的风景才是唯一的风景,别人的风景都是错的魔的邪的等等这些。总归呀不管世出世间都会生障,这就是我们凡夫众生的现状。

我们凡夫还有一个的天然障碍是什么?就是在轮回中陷进去根本不想出来,这实在是一个凡夫想要修行的天然障碍,所以印祖说我们“业深障重”啊。作为一个追求解脱的人,为什么说到“业尽情空”,业就是身,情就是障呀。“业尽情空”了才成功了呀。

所以一个高水平的用功修行者,他能够看住每一个念头他轻易都不动,一动念头就坏了,就造了业就成了障。所以大家要了解印祖这里讲到了“自愧业深障重”,也确确实实是就众生的现实情况来讲,每一个流浪生死的人就这点家当,都一样。

主要的一点就是本质上他发心根本就不愿意断惑呀。他很享受这些烦恼,他觉得轮回之中很舒服呀,爱恨情仇的。所以他说是说理是这么个理,他内心深处根本就没发起来说想要断惑证真了生脱死,这个心都没有。所以这样的话就属于无力了。这个无力的这种状态大家扪心想想,一个是根本就不想发力,另一个就是发了力了,太弱,所以就不能够“速出三界,了生脱死”。

虽然说我们修行了,知道发露忏悔,祈祷诸佛菩萨加被护佑,可是我们修行上的这点儿力量和功夫太小了呀!刚刚上了道,勇猛精进一些,甚至还能相续一些,可是业障一旦现前也是束手无策。

你看《楞严经》里面讲那五十中阴魔,破五蕴开始那真正的障碍才出来呀。现在我们的这种障碍,真的是都不算障碍。那么再次一点的几乎就是偶尔的有一些发心,这个心发起来一会或者几天或者半年一载,但是发过了就发挥完了,马上又被些外境给转了,我们自己的力量太小了。所以必然是“无力断惑,速出三界,了生脱死”。

为什么说“无力断惑”?大家看到了印祖在这里真的用词伏笔埋得非常的到位。“速出三界,了生脱死”,这是只有净土才能做到的一生成办啊。

所以印祖的前提定调就是给融明大师说,我们现在是赶紧要做这个事,不在轮回中不生染土了,不在这个烦恼海里边,不受这个业力的牵引,没有障碍能够堵的住我们菩提路。这样的情况是我们急需要上道的状态。

所以说前面这么一讲就说明,只有得闻佛说的念佛求生净土的法门,靠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才有可能在“业深障重”、又没有力量去断惑证真的情况下,还能够出三界了生脱死。

《文钞·与融明大师书》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宏海法师文章列表

母亲离世的警醒

我出生在一个佛化家庭,家里三代人都有佛教徒,因此我...

财物化为灰烬,商人竟能悠然睡觉

有位商人的家里失了火,不仅房子严重损坏,连财物都几...

念东林佛号起妄念昏沉如何对治

问: 在念东林佛号时由于每两句佛号之间的停顿时间较...

十个人吃饭,每个人看到的饭菜完全不同

讲到根、尘、识三法,佛陀为了让我们了解生命的因缘的...

对治娑婆世界的爱取,这是成败的关键

你的生命有限,你要把重点放在哪里?是业力还是执着?...

宿业现前,怕之岂能消灭

宿业现前,怕之岂能消灭?惟其不怕,故正念存而举措得...

临命终时你如何走出来,这个很关键

同样的烦恼、业障,表现在内心有大乘善根的人,它的势...

怎样对待历劫的冤亲债主

有冤亲债主乃至无量的冤亲债主,这都是正常的。那么我...

【注音版】朝时课诵

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

【注音版】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普贤行愿品...

【注音版】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大宝积经

大宝积经卷第一 大宝积经卷第二 大宝积经卷第三 大宝...

心向素时即已放下屠刀

心向素食亦是放下屠刀的一种形式,对于自己的精神宣示...

行门宜专,解门宜广

我们中国佛教在二千多年的时间当中,的确是出了很多有...

佛法修学,以智慧为先导

去年和今年的九月,末学去大庆接受由净界法师亲自传授...

一边念佛一边追剧,这样是没用的

念佛就要时时刻刻心中要有佛,用这个声音先摄住我们的...

【佛教词典】饿鬼趣

(异类)大乘义章八末曰:此之六种,经名为道,亦名为...

【佛教词典】日月星宿渐渐而起

【日月星宿渐渐而起】 p0391 瑜伽二卷十四页云:又彼依...

修行禅定,保持呼吸的畅通是关键

我每次讲呼吸的时候都讲到,呼吸就是我们生命的源泉。...

心不过是一堆念头罢了

人一生中所面临的俗事,就像永无止境的海浪,一波接着...

人和人相处,需要多一点幽默

人和人相处,需要多一点幽默感。幽默不是能言善道,幽...

苦难到来时,这时候该怎么办

无论什么人,只要造恶,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恶报就是...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从前,有一个非常强壮的伐木工到一位木材商那里找工作...

什么是十信位

接着我们来看看菩萨的果位。这个菩萨的果位是根据《菩...

苦来自于欲

佛陀在王舍城的耆阇崛山弘法时,一天早晨,佛陀着衣持...

忘失眼前生死大事的设想

【原文】 庚午四月,先太夫人病革时,语子孙曰:旧闻地...

见性是离一切相的,没有寂静相,也没有扰动相

我们看第一个,开合宝掌来证明客人跟主人的道理。看经...

见其生,不忍见其死

纪晓岚曾经被流放至新疆,所以他著的《阅微草堂笔记》...

【推荐】星云大师《佛教对民俗病态的疗法》

各位法师、各位护法居士: 我常在想:一个出家人,如...

为大众服务应该要有慈悲心

不管执事(执事是指在僧中做事,服务大众的人)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