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听闻佛法能调伏烦恼

净界法师  2020/08/1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听闻佛法能调伏烦恼

我们看佛陀说法的功德,这个“法”,它透过佛陀的音声传到我们心中,有什么样的功德。

功德当中有四段。第一个,调伏烦恼。这个地方有四句:“总摄魔界,动魔宫殿。众魔慑怖,莫不归伏。”

我们学习世间法,世间也有很多道理,科学、心理学、音乐等等,我们去读大学、硕士,也会学习一些世间的道。但这个世间的道,它都是在相状做比较:你这样做会比较好,这样做比较好听,那样做比较不好听,它分别的活动都是相状。

所以,世间的知识进入到你心中以后,它不能产生灭恶生善的效果,你的思想不会改变。你读一辈子世间的书,你的思想什么都没改变,贪瞋痴,你还继续贪瞋痴,就这么回事。

但是佛法不一样。佛法的道只要你听进去,它会产生一个乘,它会运载你,在你心中酝酿,让你离相即一切法,会让你慢慢地从相状里面跑出来。刚开始我们要做的叫作“动魔宫殿”。这个魔不是外面的魔,是你心中的欲望魔。佛陀说我们心中是有魔王的,每一个人心中有魔王。

其实我们一般人是做不了主的,大部分人做不了主。就是说,你起烦恼,起一个贪欲、起瞋恚时,你要做什么你一定会去做,你控制不了自己。当然现在没有人刺激你,你心平气和时也就这样一天过一天,但是真正起烦恼时,你不是烦恼的对手。正常人烦恼势力强,正念是薄弱的。

我们刚开始听闻佛法,在闻慧的阶段,我们听闻道理,其实我们也做不到。但是我们做不到跟世间人有什么差别呢?我们可以动摇烦恼,这个很重要,动摇!你明白道理以后,你知道善业招感安乐的果报,罪业招感痛苦的果报,虽然有时你控制不了自己,造了罪业,但是你有惭愧心,这是关键啊!

等到事情过后心平气和时你知道造了罪业,这个惭愧心会破坏那个罪业的力量,就是“动魔宫殿”,它会让我们的烦恼没那么坚固。

所以,我们刚开始知道一个正知见时,我们先动摇魔王的宫殿,摇动一下。虽然魔王还在,但是你的烦恼的势力相对来说没那么粗重了。我们有一种惭愧心,因为我们心中除了烦恼以外,有一道微弱的光明在告诉我们:我做错了。这种觉悟刚开始非常重要!

因为你已经开始踩煞车了,你不敢再尽情地造业了,你有惭愧心了。再进一步,你能够从闻慧慢慢地思惟,把佛法的道理更深刻地理解,那就“众魔慑怖,莫不归伏”,你就能够把烦恼慢慢地调伏。

佛法就是——你要改变!记得,只有你自己想要改变才行。生命的改变,没有人强迫你,强迫都没有用。要是说,我告诉你不能做这、不能做那。你看,你们教育子女,你用强迫通通没有用。他只要有一天离开你,他就做他想做的事情。一个人要改变只有一种情况——他自己觉悟!没有其他的情况。

我们在刚开始时是一种矛盾的状况。刚开始时我们知道了真理,但是我们有烦恼习气,这叫真妄交攻,我们控制不了烦恼。但是我们要知道这样不对,慢慢地只要你肯用功,你心中的光明会慢慢地扩大。因为你要知道,邪不胜正。

为什么我们短时间修学佛法,能够改造我们无量的生命所留下的习气呢?因为这些是虚妄的,真理是真实的功德,就好像光明能够破除黑暗。我们从来没有听说哪一个黑暗把光明消灭掉了。

所以只要你不放弃,你愿意不断地思惟,这时光明就慢慢出现了,你的烦恼就慢慢地调伏下来了。虽然它没有断,但是它相对地轻薄了。

这时你的命运改变了,因为你的思考模式改变了。思考模式改变,以佛法来说就是你已经换了跑道了。我们一念心通十法界。你本来是走上三恶道的跑道,现在走上了人天的跑道,走上了净土的跑道,就是修行上路了。

你某种程度能够克制自己的烦恼,已经长时间跟自己作深层的沟通,你用佛法的道理慢慢地说服自己,告诉自己:我们不能够放纵一时的快乐,而招感长时间的痛苦,这个是划不来的。

长时间地修学以后,我们就让烦恼魔产生惊怖,产生调伏,这个就是听闻佛法的第一个好处——调伏粗重烦恼。虽然没有断,但是你这个人相对比较寂静,比较能够自我控制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淫欲心的对治方法

男子欲重,女子情重。情与欲是学佛修行中两个很大的障...

真正令我们受尽折磨的,是自己内在的魔王

在佛陀的教言里,经常会提到四魔中的天魔。通常,人们...

时间会带走所有烦恼

如果一味沉浸在烦恼之中,就会无暇顾及其他,没有心情...

如何对治自己心量小易瞋怒

问: 众生习性难改,我下决心要改,在生活中如何具体有...

对治内心有所得的执着

欢喜特异功能,但是你内心里的不安还在,就算你成功了...

【推荐】如何对治贪财与贪色

无贪的境界,简单来讲就是一种清净心,内心没有贪烦恼...

圣严法师:在忙中起了烦恼时的禅修

现代人是非常忙碌的,除了街头的流浪汉,以及好逸恶劳...

所有烦恼过患皆由此而生

过去,有位智光长者请佛为大众宣说出家与在家之胜劣,...

六度集经

六度集经卷第一 布施度无极章第一(此有一十章) 闻如是...

【注音版】佛说阿弥陀经要解

佛说阿弥陀经要解...

佛说百佛名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

杂譬喻经

(一) 昔有比丘聪明智慧,时病危顿,弟子问曰:成应...

越努力就越幸运

一个人经历的越多,他会思考的越多。越是优秀越是努力...

妙莲老和尚《妙莲老和尚佛七中开示二》

第一天 山溪日夜流声静 佛号法水涤尘心 一、皇天不负...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下品中生

【经文】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下品中生者,或有众生,毁...

要想做一番事业的人千万不要意淫

要想做一番事业的人千万不要意淫。想通过读书改变命运...

【佛教词典】童真住

(术语)十住之第八住。初生于佛家,在童子之位也。...

【佛教词典】二种声闻

即愚法声闻与不愚法声闻。声闻学于小乘之法,迷执自法...

解析禅的内涵

一、禅是心的原态,生命的共相、永恒相 禅究竟是什么...

三辈九品得往生,四土径登不退转

往生有四土,各论九品。且略明得生四土之相: 若执持名...

圣严法师《课诵与拜佛》

修行最初的层次是礼拜、忏悔,以求得心灵的寄托和安定...

【推荐】多少次我们与幸福擦肩而过

一位年轻人即将大学毕业。他一直渴望拥有一辆跑车。于...

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

第一 国无恶道愿 设我得佛,国有地狱、饿鬼、畜生者,...

释永信:僧人不要靠神秘来维持佛教形象

导语 寺院本来就是学校,是宣扬人生真理的学校,而且...

三界唯心万法唯识,无分别心才是道

唐代的懒瓒禅师,长年居住在山洞里,有一次,他写了一...

好运气来自于结善缘

不管人们是否相信命运,这人世间总是有许多人事业成功...

住持佛教其责在僧

记得十六年前的今天,我才刚到佛学院来求学。十六个春...

梦参老和尚《了生死》

祝各位道友吉祥!今天要跟大家讲讲什么呢?了生死。 我...

爱吵架的夫妻

有对夫妻开了一家糕饼店,因为生活忙碌又欠缺涵养,两...

在家净土行人如何做到决定往生

问: 《弥陀经》一心不乱,《无量寿经》至心信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