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邪知邪见造的业最重最可怕

净界法师  2020/11/2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邪知邪见造的业最重最可怕

最严重的是第三种,邪执故重。所有业里心力强,没有对治,都还算是中品,最严重的就是邪知邪见,这个最可怕。

三、邪执故重——谓由依于作邪祠祀,所有邪见,执为正法,而行杀戮。又作是心,畜等乃是世主所化为资具故,虽杀无罪,诸如是等,依止邪见而行杀害。

前面的意乐故重、无治故重,都是属于愚痴众生,什么都不懂。但是什么都不懂还不算严重,有一种人产生邪恶的知见,他认为他懂,结果是邪恶的懂。

这种人基于邪恶的寺庙,邪恶的礼拜、祭祀,或者依止邪师,产生了邪恶的知见,把这种知见执为正法而行杀戮。比方说恐怖攻击,他们认为自己是有理想抱负的。他说:“我把某一个国家的人消灭掉能够让他们生天。”就是说,他造这个业时,是很坚固地执着,完全不后悔的。造业时,把所有的心力都放进去了,就像一个人撞墙壁时,他完全不踩煞车撞上去了,还加油门,这个业就非常难忏悔了!因为因地把业造得这样重,这个势力太强大了,这第一种。

第二种,“又作是心”,他还自己有一个论断。他说:“这个鸡鸭鱼肉是上帝赐给我们的食物,鸡鸭鱼肉天下一道菜,你把它杀了,根本没有过失。”这个邪见,“诸如是等,依止邪见而行杀害”,这都是最重的。

杀业有四种差别,贪、瞋、痴、邪见,邪见最重。诸位!你们想想看,贪瞋痴哪一个业比较重?邪见当然最重了,但如果这个人不是外道,不是邪见,贪瞋痴哪一个业比较重?你们猜猜看。对!是痴。

比如说,这里有一只鸡,我实在不想杀你,但是我实在很想吃你的肉,控制不了自己,把你给杀了,这是第一个贪欲;第二个,瞋。我也不想吃你,但是我看这只鸡不顺眼,把它杀了,这个是第二重,中品;第三种是,我杀你是应该的,你本来就应该让我杀的,谁叫你做一只鸡,你本来就是上帝赐给我的食物,我本来就应该杀你的,本来就是如此,痴。

但是这三个都还不是最可怕,最可怕是邪见——我必须把你杀了来祭祀某种天、某种神,还把这个执功德想!把错误的行为当功德想,就糟糕了!

所以四种差别,在《大智度论》上说,所有的业里贪欲造的业是最轻的,瞋心其次,愚痴就是上品了,邪见就特别重。这是一个简单的判断方法,就是约着造业时的心态来判断。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有五种情况会使所造的业变重

没有对治,简单说就是你一天过一天,没有目标,没有宗...

一得往生,烦恼恶业就彻底消灭

我们这些带业往生的凡夫,虽然具足烦恼的系缚、通身都...

佛经中关于邪淫的果报和戒淫功德

节选自《欲海回狂》(白话) 清周安士著,是被印光大师誉...

福报不够,干起坏事无比顺利

真正有福报的人,在做不如法的事情的时候,就会出现不...

念经持咒与念佛是否冲突

问: 念佛法门成就佛道。请问读诵诸如《金刚经》、《...

五种不正见

当一个人先入为主,一开始没有亲近善知识,自己在心中...

人心不正,太聪明反而害了自己

清朝的纪晓岚是大学士,他一辈子都在编四库全书,所以...

一个人会造业,一定是先有一个思想

此中说缘起者。如说: 言熏习所生,诸法此从彼,异熟与...

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

【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注音版】延生普佛仪规

延生普佛仪规...

佛遗教经

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亦名遗教经) 释迦牟尼佛初转法...

拜佛的养生原理是什么

善摄生者,不劳神,不苦形,神形既安,祸何由可致?明...

不要去破坏人家的名利,不要去算计人家的财产

我们讲到说,不要去坏人家的名利,为什么呀?熙熙攘攘...

婆媳间的10句话让男人痛不欲生

几乎所有的婆媳在争吵的时候,都会说尖酸刻薄的话,都...

情执是修行的大障碍

除了名利之外,还有一个情字也要放下,夫妻之情、父子...

【佛教词典】志宽

(566~643)唐代僧。蒲州河东人,俗姓姚。博览诸经,...

【佛教词典】五念门

净土宗所立,即   一、身业礼拜阿弥陀佛,属礼拜门;...

佛教素食观对于改善生态的巨大价值

佛教素食观的核心内涵 佛教从慈悲观念及业报轮回思想出...

皈依会不会有副作用

问: 假如带非常小的孩子皈依,根本不知这小孩以后长成...

星云大师《佛教的慈悲主义》

谈到佛教,大家总是说:「佛教以慈悲为怀」,慈悲是妇...

水中的金影

从前有一个人走过大池塘边。看到水底有金色的影子,很...

祖师禅的手眼

出家人有这样一句话,叫久住有缘,久坐有禅,说一个人...

独修需要具备哪些因缘条件呢

世尊成道后未久,弥醯尊者作为侍者,悉心照料着佛陀的...

提不起就放下

经过几天禅修,大家应感到自然安定,不会太浮躁。一般...

佛弟子可以出于礼节而合掌礼拜外道吗

问: 遇到道教的塑像、儒家的大德、道教的先辈时,如果...

福慧双修的重要

过去在迦叶佛的时代,有兄弟二人一起出家求道。哥哥每...

星云大师《要利用零碎的时间》

我十二岁出家之后,就进入佛学院念书。我的同学都是高...

如何对治悲观抑郁想自杀的烦恼

守本分,修实行,分外不起一毫欲得之妄念。悲观抑郁和...

星云大师《皈依三宝祈愿文》

慈悲伟大的佛陀! 今天是我欢喜的日子,我不再徘徊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