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大妄语的罪很重的,甚至影响到佛教的兴衰

净界法师  2021/02/0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大妄语的罪很重的,甚至影响到佛教的兴衰

我们再看大妄语戒。这个地方讲出妄语的两个项目,先看大妄语。

大妄语——若未证四果,妄言已证;未得四禅,妄言已得;未悟道,妄言已悟;及妄言天来、龙来、鬼神来等,过人之法,虚而不实,诳惑世人,名大妄语。

这个“大”指的是它的过失、它的罪业特别重,它影响的层次也特别广,叫作“大”。大妄语的情况,我们可以会归成两种:

第一个,妄谈个人的果证,这个是佛教徒的大忌。就是说,你在宣扬佛法时,你应该只有如法地宣说,如是我闻,如是我说,祖师怎么说我们怎么说,但是你不能牵涉到你个人的果证。因为不管有没有果证,我只要如法宣说,众生听得懂,每一个众生如法修学,就能够得到利益了。

所以,佛陀在《楞严经》里面,在大乘经也是,严格禁止所有的弘法者妄谈自己的果证,乃至于你是真实地有果证也不能宣说。当然真实的果证不叫大妄语,这个只是扰乱佛教的秩序,这个罪比较轻。但是如果你没有而说有,那这个就列入大妄语了。

我们看看妄谈个人果证,有三种情况:

第一个,“未证四果,妄言已证。”这个是圣人初果、二果、三果、四果。

第二个,“未得四禅,妄言已得。”禅定也不可以,禅定还是凡夫。

第三个,乃至于未开悟,说你已开悟,因为这都是过人之法。

所以修行,你打一个佛七,一时的相应,你都不要讲出来,最好不要讲出来,最好是闭嘴。只要跟自己修行有关的,你最好闭嘴,对你绝对没有好处。

智者大师说,修行人稍有好境界你讲出来,你下次再打坐就没了,障道了。除非你这个境界——到底是真的是假的、是好是坏,你不是跟一般人说,是请教善知识来判断是非,你是跟你的上师说,可以。因为你要抉择是非,到底我修行出了什么差错?为什么出现这个境?这种情况可以。除此之外都不能讲,跟你修行有关的东西都不能讲。

人家来问你佛法,你就照佛法怎么说;你问我个人,我无可奉告,这个是我个人的事情。绝对不能妄谈自己的果证,这第一个。

第二个,宣谈感应神通。“妄言天来、龙来、鬼神来等”,这是大妄语的第二种情况。你没有谈你果证,但是你说在拜佛时、打坐时有天人来跟你顶礼,或者是龙来了、鬼神来了,乃至于你说在梦中释迦牟尼佛亲自跟你加持灌顶等等,这种都是过人之法,一般人做不到。宣谈感应神通,这第二种。这种情况是虚而不实,那你的目的干什么呢?“诳惑世人”,这就大妄语了。

这大妄语的罪是很重的,甚至于影响到佛教的兴衰,这个我们待会再说明。这个影响的层面很广,因为你扰乱了整个佛法的秩序,而且你对众生产生严重的误导。

在《楞严经》说这个大妄语,你去读读《楞严经》的四种清净明诲,你讲感应神通,讲个人果证,它认为这不是妄语而已,在《楞严经》,他是犯两条罪:妄语戒跟偷盗戒。

为什么讲感应神通是偷盗罪呢?《楞严经》上说,你盗取三宝。三宝的目的是建立大家一个正知正见,缘起的正见,如是因如是果,结果你这样一讲,三宝的功德都破坏了,他再也不相信三宝了,怎么如法修学,断恶修善,他根本不信这一套了,我怕啥?我做什么事情,我师父帮我加持一下就好了!

你给他一个错误的知见,他再也不老实修行了,所以你等于是把他三宝的功德从他心中夺走了。他本来是一个如法的修行者,每天忏悔业障,积集资粮,结果你这么一宣说,把他的知见扰乱了。他本来心中还有法,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结果你这么一误导,他听到感应神通以后,他的佛法僧三宝的功德消失了,所以你盗取了他心中的三宝,你就知道这个罪有多重了。

所以,在《楞严经》上说,说大妄语犯两条罪:第一个,大妄语戒;第二个犯了偷盗三宝功德的罪——盗戒,这个地方值得我们注意。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推荐】追求神通的种种弊端

出家人专心用功修行,一定多少有成就,有些也必定有些...

天眼通宿命通,真有这回事吗

问: 师父,我遇到一个疑团,大家一些学佛的去往生,...

如何在不同场合守住妄语戒

佛教讲,我们造业的方式有三种:身、口、意。口业占了...

实话实说比吹嘘更容易得到工作机会

有人认为我们处在公关时代,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时间很短...

佛度六师现神通

昔日佛在王舍国竹林精舍,广受君民尊敬供养,因此引起...

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皆得神足飞行愿

第九 皆得神足飞行愿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得神足,...

神通跟生死毫不相干

我们现在处于什么时代呢?叫末法。末法是什么情况呢?...

谣言止于智者

战国时候,各国之间争战不停,国与国之间也常订定各种...

【注音版】朝时课诵

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

【注音版】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普贤行愿品...

【注音版】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大宝积经

大宝积经卷第一 大宝积经卷第二 大宝积经卷第三 大宝...

如何在临命终时落实信愿心

念佛就能往生吗? 清朝续法法师曾著文论述念佛人的一百...

妄本无因,真亦无得

这个迷指的是整个九法界心中的惑、业、苦;这个悟指的...

「上香」意义的省思

农历乙未羊年新春期間,是善信上香祈福的大好日子,尤...

念佛之人不可效仿愚人做愚痴事

念佛之人,不可效愚人做还寿生、寄库等佛事。以还寿生...

【佛教词典】教授

【教授】 p1013 如八种敎授中说。 二解 瑜伽十三卷二十...

【佛教词典】无上福田衣

(衣服)袈裟之总名。袈裟之条相,作田畦之形,故云福...

寺院晨钟暮鼓的仪轨

佛钟包括大钟和小钟,它们的鸣法非常的繁杂,不同的佛...

佛法是心法

释迦牟尼佛(公元前565~公元前486年)发现了人生规律...

「本此无住」而建立了世界和众生

其实它这个地方所要讲的观念,就是这一句话,就是本此...

善男子善女人的含义

善男子(梵kula-putra;巴kula-putta;藏rigs-kyi b...

生命的真相是什么

生命的真相是什么?生命不过是灵魂随业流转而不断生生...

惜福从惜食惜衣做起

礼拜天,父亲看着那抱怨早餐不好吃的儿子,心想:今天...

【推荐】谦卑是修行人一生的功课

人生的每一种境界,都是修行,修什么呢。修谦卑。记得...

用钱来供养三宝,你的罪就能消吗

大家道友聚会在一起,乃至跟师父一起闲聊天,把很好的...

深山中的道场

很久以前,在深山中有一个道场,有位弟子一直想到外面...

没皈依但精通佛法,算是佛弟子吗

问: 有一位居士,还未到佛堂皈依,但精通佛法、研究...

如来十力能无碍摧毁无明等障

如来的十力能无碍摧毁无明等障而不为余者所摧故,如同...

每一个人的背后,都有一个强大的福报在顶着

所以,讲到这个无常的世间,凡夫执著是常。受皆是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