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菩萨有两种因缘会失去戒体

净界法师  2021/04/18  繁體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菩萨有两种因缘会失去戒体

《业疏》云:于本藏识,成善种子,此戒体也。简单讲:“戒体”就是在阿赖耶识成就一个“善种子”,这就是“戒体”。

有一个观念我们需要解释一下:

《唯识学》上,把一切法分成两类:一类叫“现行的法”,一类叫“种子”。“现行”是表现在外——身口意的活动,就是我们能够感觉得到的、能够见闻觉知的,叫做“现行”。另外一种,就是我们不能见闻觉知,但是它存在,是潜伏在内心的一种功能。它虽然没有境界的刺激,暂时不表现出来,但是佛法认为它是存在的。

这种“断恶修善”的种子,道宣律祖说,为什么戒体不依“现行”,而约“种子”安立呢?因为我们今天受完戒之后,也可能因为一时地糊涂,而造了杀盗淫妄,但这样不一定就破坏了戒体,因为你当初是面对十法界的有情、无情,而发断恶、修善、度众生的誓愿。虽然你在整个法界当中,在“某一点”上造作恶法,我们只能说你的戒体有所瑕疵,不能说你的戒体就这样全部丧失掉。

换句话说,你今天受了戒体,你就是一个菩萨。菩萨有“凡位菩萨”、“圣位菩萨”。圣位的菩萨,内心清净没有烦恼的障碍,他的菩提道走得很顺利;凡位菩萨内心有烦恼,控制不了自己,还是会造罪业,但是只要他不毁犯戒体,他还是一个菩萨,谁也不能否定。我们只能说,他是有过失的菩萨,他是一个有瑕疵的菩萨。因为他当初发愿是面对十法界而发愿,他只是在整个愿当中的“某一点”造作恶法,而且这个恶法,如果他能够如法忏悔,还是可以恢复清净的。

所以“戒体不约现行”。如果约“现行”的话,任何一个恶法的现行,就把戒体给破坏了;但是若约“种子”,它是一种“潜伏的功能”:他内心当中有一种潜在的意识,要面对一切的境界断恶、修善、度众生,就是约着种子、约着那个潜伏的功能来安立戒体,不约现行。

菩萨有两种因缘会“失戒体”:

第一个,你以上品烦恼“犯四重戒法”:犯杀盗淫妄,戒体失掉了。

第二个,你“舍弃菩提心”:你面对一个众生说,从现在开始,不再追求无上菩提,我愿意过放逸的生活,我对无上菩提不再好乐。当下就失掉戒体,因为你放弃了努力。

只要你内心当中,不放弃对无上菩提的追求,虽然我做得不够好,但是我要求自己一步一步地往光明方向迈进,你这个戒体就没有失掉;只要你不毁犯四重戒法,无意的一些小过失,你的戒体没有失掉。我们只能说,你在这个清净广大的戒体当中,有一些瑕疵,你是一个有瑕疵的菩萨,你还有很多努力的空间。

所以“戒体”是一种潜伏的功能,不约“现行”而安立,因为“现行”只是遇到某一种境界的刺激,才会出现的偶一行为。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推荐】下载手机APP客户端

可以更方便的学佛法...

打妄语才能去学佛,这样是不是不能受五戒

问: 因为家里人反对,所以总是要打妄语才能去学佛,这...

修药师法门为什么能让戒律清净

我们要明白两个问题,这样子对第五大愿就更容易理解。...

怎样才能做到持戒清净

问: 怎样才能做到持戒清净? 净界法师答: 自责汝心...

贤者五福德因缘

一日。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与诸比丘宣说贤者五...

净界法师:禅观与净土(基础篇)

禅观与净土,它的重点就是把大乘的禅观跟净土的念佛做...

犯戒造业的四种原因

佛讲了四种造业或犯戒的原因: 一个是不明理,然后犯戒...

杀生戒解说

杀生戒:不杀生戒。生是有情生命,杀是用各种器具,断...

念佛必须持戒

不管修什么法门,都必须持戒,当然念佛也不例外。 戒律...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

【注音版】佛说疗痔病经

佛说疗痔病经...

佛说当来变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俱...

大宝积经之无量寿如来会

大宝积经卷第十七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 诏译 无量寿如...

看破、放下、念佛

今天和大家讲看破、放下、念佛。因为以前有一位居士向...

唯识中「思量能变」的含义

第一能变叫异熟能变。好,再来,二变呢?二变,把笔拿...

有哪些可行的改过方法

然人之过, 有从事上改者, 有从理上改者, 有从心上改...

念佛方能消宿业,竭诚自可转凡心

但随众生,见闻得益,故说为用。 前面是讲因地的随顺,...

【佛教词典】妙门

(术语)殊妙之法门也。唐华严经一曰:普应群情阐妙门...

【佛教词典】声闻菩提

【声闻菩提】 p1393 显扬三卷十九页云:一、声闻菩提。...

【视频】宏海法师《观音菩萨成道日》

宏海法师《观音菩萨成道日》

【视频】显明法师《中国禅宗西来东度之传承》

显明法师《中国禅宗西来东度之传承》

【视频】南无消灾延寿药师佛(寺院慢版)

南无消灾延寿药师佛(寺院慢版)

一碗馄饨

那天,她跟妈妈又吵架了,一气之下,她转身向外跑去。...

越能放下自己,你就越快乐

想悦己,你得先弄清楚究竟谁是你自己 也许你和我一样...

什么是小法?什么是大法

问: 能举例说明一下什么是小法?什么是大法吗?这一点...

现代众生的十种业障缠缚

我们这个时代的众生有十种业障缠缚。具体讲就是:无惭...

大象与小狗

佛教常有一句话劝人的话:要结好缘、结欢喜缘:但是,...

如何解决人到中年的困惑

问: 弟子的丈夫在国内一所大学某机关任职中层干部多...

害人就是害己

从前有一个愚痴的人,因为他和别人有仇,所以常常要想...

修行跟上班不一样

假设一个人,不发广大心,也不立坚固愿,整天人家共修...

如何看待佛教的咒语

问: 我曾在网上查过咒语的来历、定义和作用,但说法...

因果的法则

佛法所说的因果法则,是遍通一切的,就是宇宙间的万事...

「香光庄严」是有何含义

问: 请法师开示下面一段话的含义:如染香人,身有香气...

佛教徒快乐的秘诀

大乘菩萨行的安乐行,不但要自己求安乐,还要所有的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