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念佛必须持戒

昌臻法师  2021/10/2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念佛必须持戒

不管修什么法门,都必须持戒,当然念佛也不例外。

戒律对于我们学佛的人,不管是出家的、在家的,就好像是交通规则对于驾驶员一样。交通规则保证驾驶员的安全,驾驶员做到按照交通规则开车,才能够顺利到达目的地。我们学佛的人,能够守好戒律、止恶防非,让自己身心清净,我们才能够了生死、出轮回,才能达到我们学佛的最后目标。

所以,交通规则对驾驶员来说,是为了保证安全;戒律对于我们学佛人来说,是保证我们解脱。所以戒律又叫“保解脱”。不是要拘束我们,而是保证我们今生能够得到解脱。

首先,要守好五戒:戒杀、盗、淫、妄、酒。这是做人的守则,也是学佛的基础。五戒都不守的人,下一世连人身都保不到,怎么谈得上往生呢?

我们现在要能够认真地守戒。所谓认真地守戒,当然就是身、口、意三业都要守,不仅仅是行为上。守好一条戒,就有五位护戒善神暗中保护我们。我们把五戒都守好了,就有二十五位护戒善神暗中保护我们。还有什么灾难不能消除?还害怕什么妖魔鬼怪呢?所以真正持戒的人没有恐惧。

在家居士首重杀戒,最好能够吃长素。因为这对于我们消业障、净化身心,甚至于对健康长寿,都很有好处。

现在西方国家都提倡素食嘛,因为肉食的副作用太大了。如果各位暂时做不到吃长素,希望先吃花斋,最后还是要吃长素。即使说要吃荤,千万不可以自己杀生。如果我们在学佛,却又天天在家中杀生。杀生,家中就变成了杀场,这是印光大师讲的。杀场是冤魂不散啊。我们都希望自己一家平安,这样子就很难保平安啊。也不要“点杀”。“点杀”,你和直接动手杀的人,共同承担恶果。

另外一个,在家学佛,要注意的就是妄语,很容易犯。往往聚集在一起就讲“张家长、李家短”,这就是犯妄语戒啊。如果你讲的是四众弟子,那问题就更大了。对于受过居士菩萨戒的同修,讲四众过失就是大妄语啊,这属于重戒啊!

如果你说的是出家人,这就涉及到了“破和合僧”的问题。所以这个问题啊,很严重,不要认为是小事情。这个戒也很不好守,希望各位自己要重视这个事情。所以古人告诫我们:“少说一句话,多念一声佛”。这个很有道理。

当然,能守好五戒很好,但这还只是人天道的善人。五戒,以及居士菩萨戒,都不能出轮回。

我们要想了生死、出轮回、生净土,就必须受八关斋戒。

八关斋戒是五戒和出家人的沙弥十戒结合起来制定的。这是佛陀以大悲心,为在家弟子制定的出家戒,而且也是完全能够针对和适应在家人的生活情况,非常方便。一个月中只受六天(即六斋日),每次受戒只受一日一夜,即是仅仅24小时。这就容易克服,不难做到啊。

另外这个戒可以自己在佛前受,不用到庙里去,这就非常方便了。戒条只有八条,实际上就是在五戒的基础上加了三条。这比起有五十多条的居士菩萨戒少得多,当然就容易遵守。佛经上说:修净土的人,平常能够深信切愿、认真念佛,又能够受持八关斋戒,命终时可以中品往生。这个是佛说的啊!所以我们大家要想今生成就往生净土,应当要认真受持八关斋戒。

我们这次念佛七中,为大家安排了受一日一夜的八关斋戒。希望各位一定要重视,要用至诚心来参加,而且希望各位都要把八关斋戒的书本带回家去,坚持执行。其功德利益非常大,到时候法师给大家讲了就知道啊,有12条大功德利益。这对于我们希望今生了生死、生净土,也是一个重要的保证。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昌臻法师文章列表

《阿弥陀经》与《金刚经》是否矛盾

弟子业障深重,赋质愚蒙,幸闻净土法门,而得皈依座下...

怎样判断自己对净土的信心

问: 怎样判断自己是真信还是假信? 大安法师答: 其...

修净土要不要兼持楞严咒与往生咒

问: 修净土的人要不要兼持《楞严咒》与《往生咒》? ...

要趁身体强壮之时办往生大事

唯有西方极乐世界这个净土,才是究竟脱离轮回的捷径。...

平心静气阅读思惟净土经论

凡有阐扬净土者,平心和气读之。使扬禅抑净之心,无丝...

大安法师:预知要往生,但为什么没走

问: 有的预知时至要往生,叫来佛友助念,但几次都没...

朗然比丘尼三见极乐而预知时至往生

朗然比丘尼,俗姓沈,浙江嘉兴县人。年十八岁时,见到...

圆瑛法师:在生活中修行,念佛最为稳当

释迦如来说法四十九年,因机施教,广立行门,综计有八...

【注音版】地藏菩萨本愿经

根据弘化社《地藏菩萨本愿经》流通本印本校对注音。...

梵网经菩萨戒本

【依东林寺版本】 (举香赞) 炉香乍热。法界蒙熏。诸...

佛说无量寿经

佛说无量寿经卷上 我闻如是,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序 古筠比丘德异撰 妙道虚玄不可思议...

念佛的秘诀与方法

我们修念佛法门,有没有秘诀?印光大师这样告诉我们,...

昌臻法师《正助双修与理事双修》

这一期念佛七明天就圆满了。为了便于大家讨论,今天提...

念佛的方法:都摄六根,净念相继

念佛的方法,简单的说,就是上面所说的:都摄六根,净...

修学净土要发什么愿

信与愿是往生的关键。蕅益大师说得明白:往生与否,全...

【佛教词典】非杂染法

【非杂染法】 p0714   品类足论六卷十页云:非杂染法...

【佛教词典】伊罗婆那龙象王

(鬼类)伊罗婆那者梵名。又作伊罗婆拏,堙罗那,烟罗...

如何处理学佛与做生意之间的冲突

问: 请教师父,在谈生意的过程当中,会谈及成本和利...

如何看待净土宗里面不同的知见

问: 现在佛教各种知见斗争坚固,不仅是不同法门之间...

想要消弭灾祸,应从五戒十善做起

在座诸位,我们在沦陷期间,受敌人蹂躏,水深火热,今...

佛陀开示五条待妻原则

在佛陀时代丈夫的地位崇高无比,妻子称丈夫为主子,而...

为什么布施会内心快乐

布施功德无量,是我们常说的行话。但是,功德从哪里来...

文珠法师《三皈五戒的意义》

三皈,是皈依佛、法、僧三宝;五戒,是佛教的根本戒。...

皈依三宝是离开生死苦海最好的道路

我们能够知道理体三宝里面的清净本性,那么我们生命,...

这两种身份对我们都很重要

《法华经》有一句话说:诸佛两足尊,知法常无性。佛种...

仙叹富者的布施

佛陀的过去世曾是一位大财主,名叫仙叹,非常富有。因...

念诵《普贤行愿品》能得到五种果报

即常远离恶知识,永离一切诸恶道,速见如来无量光,具...

梦里五家财

这一生都是在做一个梦,在梦境里面我们常常不知道是梦...

魔境生起时应如何保持正念

佛陀诃责十种魔境的过失。 魔境产生的因由 阿难!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