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佛陀为何要制定戒律

界诠法师  2021/05/0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佛陀为何要制定戒律

从声闻律上看,是因事而制。在家众要确保人身不失,故应守持五戒、八戒及十善法等。出家众,除住持佛法外,主要在寻求解脱道。戒为别解脱、保解脱。戒法的制定是因为佛子们在修道上出了障碍,如违犯四根本,以及与当时社会上出现了一些问题。如僧人造房伐树,入市乞食,与人做媒,进入军阵……

在生活上造成讥嫌的,如乞食非仪,乞食非法,乞药过限,房舍制造违规,僧团中发生了一些矛盾,如住房、卧具收摄……还有与尼来往和居士来往的一些要求与规定。

总之,制定这些条例,是因为有碍僧团的生存、发展、清白的原故。诸如接受供养的限制,衣、钵、钱、物的处置,日用器皿的要求。当时社会对僧人的要求,如坏生种、掘地、种植、担物。

制戒无非令世人生信,僧团安道,正法久住,故制戒有十功:摄取于僧,令僧欢喜,令僧安住,未信者信,已信增长,难调者调,惭愧者安,断现在漏,断未来漏,正法久住。

戒律是佛教神圣的基石,是解脱生死的保障,是僧团发展的根本。戒律使佛教共同体形象得以确立,否则将降低佛教的神圣性。因为佛弟子身份是依戒完成,持守过程出现了问题,以律忏悔恢复清净。三宝物专用制度,财物(常住)共有制度,利养平等的六和制度,修学的师资相摄制度,羯磨法的制度,安居策修,自恣检行,半月布萨的反观觉察,无不是戒律产生的实际意义。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界诠法师文章列表

教你如何甄别真假出家人

导读:依据《宗教事务条例》,凡正式出家的僧尼都应持...

菩萨戒的淫戒,是否动念就破戒

问: 菩萨戒里面其中有一条淫戒,是否动念就破戒?请开...

出家人持金钱戒会障碍财布施吗

《解深密经》中,观音菩萨请问佛:菩萨修行时,有几种...

学戒律要有三种心

弘一大师说,学戒律要有三种心:第一、厌离有为。第二...

受果报的时候,会因造业的人多而减轻吗

问:在琉璃王灭释迦族的时候,世尊的头痛了三天。这是...

【推荐】受戒时应如何观想,才能纳受戒体

我们在受戒过程中,应该如何观想,才能纳受戒体? 菩萨...

戒律与生活

一、在家戒以五戒为根本 说到佛教戒律,主要有两种:...

如何看待师父的「不清净」显现

根据佛教经典的记载,我们现在所处的时期是末法时期,...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天台止观有四本:一曰《圆顿止观》,大师于荆州玉泉寺...

百喻经

百喻经卷第一 尊者僧伽斯那撰 萧齐天竺三藏求那毘地译...

【注音版】大佛顶首楞严咒

大佛顶首楞严咒...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序 朝议大夫直龙图阁权江淮荆淛等路...

邪淫的人就算有好命也没用

看周围的环境,邪淫的事件多,而显著的报应却似乎看不...

人生该不该有信仰

人生渺渺,世事茫茫,何去何从,很难确定,原因是个人...

为何要去除骄傲我慢

问: 为什么不要骄傲我慢,我慢是很难远离的。请开示...

自相实无,唯有遍计所执可得

自相实无,唯有遍计所执可得,是故说名遍计所执。 这个...

【佛教词典】黄门

(杂名)梵语般吒阿毗昙,译为阉人,以无男根故。律有...

【佛教词典】四诤

(名数)以七灭诤法而灭之四种诤论也。南山戒疏一上曰...

一月光含千世界,分身无量照群迷

不动周遍同,就是不动道场,在一个菩提树下或者在道场...

圣严法师《家庭美满事业成功》

以禅修者的立场,谈家庭美满及事业成功的原则,可以用...

净业行人如何回向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闻我名号,系念我国,植众德本,...

玄奘法师靠什么走出了莫贺延碛

玄奘法师辞别烽火台的守将,一个人走向莫贺延碛,长八...

五戒受持不住能舍戒吗

问: 弟子无意中破了五戒的酒戒和食鸡蛋。如果受持不住...

明一法师与保险公司员工的座谈问答

编者按:保险公司面对的客户五花八门,有的可能会非常...

这样去做,能得一切天人拥护

【复白佛言。世尊。未来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于所...

佛法的大要--因果

今天承刘典狱长之邀,来和各位讲讲佛法。佛法的大要,...

普陀山南海观音

各位有缘,大家吉祥。 今天我们一早上来到了普陀山最负...

弘一大师晚晴集

1、若失本心,即当忏悔,忏悔之法,是为清凉。(金刚...

人的相貌是怎么来的

世上的人,长相千差万别,全世界的人找不出长相一样的...

牵豕就屠,焉识乃翁之痛

《法苑珠林》里面记载。隋朝,有一家姓皇甫的,这家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