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白衣居士可以说法吗

2021/09/2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白衣居士可以说法吗

一、僧人和白衣的本分 (“白衣”,指俗人、在家人、居士。)

僧人的本分:依法修持,宏传佛法,让三宝住世,利益众生。

居士的本分:以财力、物力等护持三宝、寺院,修学佛法的同时帮助僧人完成本分事。

佛陀入灭后,佛教的道场,要由僧宝来住持,佛教的经典,要由僧宝来保存、宏传,迷途的众生,要由僧宝来接引。

三宝之中,虽以佛为最尊最贵,法为最高最胜,却以僧宝的地位最重最要。无论正法时期、像法时期、还是末法时期,均以僧为内护,居士为外护,即僧属住持位,居士属护持位。出家、在家如鸟的双翼、火车的双轨,相辅相成,分则两伤,合则两美。

而且,僧宝是佛教的象征、三宝的代表和核心(佛己入灭,法不自宏,全赖僧宏),僧在佛法在,僧灭佛法灭。所以,僧人和居士,唯有各自守分尽分,才能让正法久住、佛法常兴。

二、白衣可以讲法吗?

白衣讲法,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居士只能以交流的的形式和同道研究、探讨佛法。

第二、居士必须征得僧人的同意,才能讲法。(僧人必须善知法义,不能为了名利,妄请无知白衣说法,这样会令佛法毁灭,罪过无边,堕落难出,而且应知佛法宏扬本在僧,白衣依僧团学法才如法。)

第三、居士不能冒用僧人讲法的仪式,如:迎请、拈香、登高坐。(只能平坐)

第四、居士与僧交流佛法,先顶礼僧人,然后说法,而且不能视僧为学生或兄弟。

第五、居士不能以师自居,收纳徒众,因为,护持佛法,均以三宝为师、三宝为归。

第六、居士讲法,要引导大众归皈、护持三宝与寺院,恭敬佛法僧。

以上六条,是根据佛制戒律、佛经和祖语,归纳总结所写,希望出家、在家,遵照奉行。

否则,就会不断出现当今乱相,大众心中只有某某居士、“老师”,没有三宝,也不知护持三宝,而且模仿僧团募捐、经忏……这些行为,违律犯罪、破三皈戒体,失佛教徒身份,分裂三宝、破坏佛法,看似宏法,实是灭法,必堕恶道,求出无期。

关于这些,我们可以进一步祥细学习。

三、祖师开示

印光法师开示:“今时当末法,在家居士,作与同道演说研究,固无不可。若必照讲经仪式,乃出家法师之事,居士行之,即为僭越。立演说,也不合宜,殊失重法之意。”(《印光法师文钞》复章缘净居士书)

蕅益大师在《灵峰宗论》中说:“须达多之初闻佛名,夜趋见佛也,甫闻说法,即证三果,已入胜义僧宝数矣。既而造精舍于祗桓,供佛及僧,凡新出家未知佛法者,须达多日为教授,必礼出家人足已,然后说法,宁惟不敢以教授师自居,不敢以兄自居,并不敢以弟自居,而兄视新出家人也。

罗睺罗之出家也,以舍利弗为和尚。均提之出家也,亦以舍利弗为和尚。罗睺为比丘,均提尚为沙弥,不闻其称罗睺为兄也。则住持三宝之体最严,亦犹朝廷之礼故也。朝廷无礼法,上下不辨而天下乱,佛法无律仪,七众不辨而化道绝,可弗辩乎?”

可见,给孤独长者,已证三果阿那汉,但教授新出家不知佛法的僧人,必先顶礼后才说法,而且不升座(坐僧旁),不敢以教授自居,不敢视僧为学生或兄弟。

三果圣人,都要这样,何况凡夫居士?

四、佛教乱相

《法苑珠林》一书,揭露佛陀涅槃后,白衣和僧人的不法乱相,会导致佛法毁灭,这些白衣、僧人和痴迷大众,最终都会堕落地狱,求出无期。

原文如后:

“又《大五浊经》云:‘佛涅槃后当有五乱。(佛陀涅槃后有五种违背佛教戒律、经法的混乱现象。)一者当来比丘从白衣学法。世之一乱。(出家人跟居士学佛法,僧人、白衣无知。)二者白衣上坐比丘处下。世之二乱。(藐视三宝,目无尊长,僧人、白衣无知。)三者比丘说法不行承教。白衣说法以为无上。世之三乱。(出家人讲法不接受;觉得白衣说的很好,因为白衣惯用五欲、附体怪异,进行误导和引诱。)

五、佛经教诲

《仁王般若波罗蜜护国经》:“比丘地立,白衣高坐……都非吾法,当知尔时正法将灭不久。”

《佛说梵网经》:“菩萨比丘地立,白衣高座,广行非法,如兵奴事主。”

解:“比丘站立,白衣高坐”,不如法,离灭法不久。

六、驳邪见

有无知人,依《维摩诘经》中,二比丘礼维摩诘居士为据,认为白衣说法,僧要礼拜。

《维摩诘经》中,两个出家人顶礼维摩诘居士,这是出家人听维摩诘居士讲说佛法之后,相当高兴,忘了戒律,所以顶礼居士,也犯了戒律。

维摩诘居士,不是任何人能模仿的。很多白衣推崇《维摩诘经》,不是学习维摩诘居士所说的诸法实相的不二法门;不是学习维摩诘居士借十方世界最高广庄严的狮子座三万二千入于丈室等的神通妙用;不是学习金栗如来化现居士身的维摩诘,讲经依威仪,尊重佛、法、僧,而是要以维摩诘居士为榜样作幌子,打击僧团、轻慢僧众、颠倒说法、分裂三宝。这是愚痴、罪过的灭法行为和堕落恶业!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是消极的吗

有些人认为佛教是消极的,担心一旦学佛会失去进取心,...

初心念佛,谁能无有妄念

原文: 初心念佛,未到亲证三昧之时,谁能无有妄念?所...

时空为何是我们的错觉

问: 顶礼法师!弟子在学习《复盛机师书》这篇文章时,...

女众进入寺院应遵守的礼仪

我们每次过堂都做一点学习,今天学习关于女众入寺的内...

住寺院应注意哪些问题

再接下来第三科是有缘暂宿等法。有因缘,像我们来到寺...

上香是上一支还是上三支

问: 上香上一支?还是上三支?还有红香和黄香,上哪...

南无阿弥陀佛是什么意思

影视剧中经常会听到南无阿弥陀佛这句佛号,现实生活中...

净界法师:皈依的意义与方法

我们今天跟大家讨论的主题是关于皈依的意义与方法。在...

佛说疗痔病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大城竹林园中,与大苾刍...

【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赞

普贤菩萨行愿赞...

教观纲宗

教观纲宗 (原名一代时教权实纲要图。长幅难看。今添四...

净土五经日诵集要(净宗早晚课)

序 诸佛如来出兴于世,唯欲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净...

走出心中的妄想,才能去受用弥陀的光明

过去有一位年轻人,这个年轻人他跟一个女孩谈恋爱,谈...

唯识学的下手是第六意识,成败的关键看第七识

我们应该怎么去处理我们颠倒妄想呢?在唯识学的一个方...

攻人之恶毋太严,教人以善毋过高

攻人之恶毋太严,要思其堪受; 教人以善毋过高,当使其...

修学地藏经跟地藏法门的原因

为何要修地藏法门? 首先,就是许多大师都提倡大家要修...

【佛教词典】金色尊者

(人名)摩诃迦叶之别称。又名金色迦叶,金色头陀等。...

【佛教词典】无学位

无学者,言学道圆满,更无修学也。无学位者,谓断至第...

出家人的钵都有哪些讲究呢

钵为比丘六物之一,又称钵多罗、钵和兰等,为如法之食...

你事业会成功吗

母亲对我谈起小时候的情形:过年时家中都备有糖果,你...

汝能返照,密在汝边

那时六祖惠能还是以白衣的身份,在五祖弘忍大师的座下...

人的生活可以分作三层

我以为人的生活可以分作三层:一是物质生活,二是精神...

学佛可以不求生极乐世界吗

我们经常说我们的业障重,其实我们的业障还不重,原因...

善意可贵,不要伤了好人的心

故事发生在加拿大魁北克省的一个小城。 一个风雪飘飞的...

圣严法师《平安的人间》

自序 法鼓山推动「建设人间净土」的社会运动,是以心...

助念以佛为本,佛来比人来容易

我们现在助念团功德无量,成就了多少往生的因缘,这个...

布施供养是存钱的最佳方法

一说到供养,首先想到的是初一、十五,许多寺庙都有给...

省庵大师:劝修净土诗(一百零八首)

(一) 我教原开无量门,就中念佛最为尊。 都融妄念归...

八种治心的方法

佛教经典处处都在说我们的心,以及如何解决或者说安慰...

十方皆有佛国,何须独愿西方

问:信行愿三,既闻命矣。但十方皆有佛国,何须独愿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