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念佛就是开佛知见,恢复自己的本觉性

倓虚法师  2021/10/2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念佛就是开佛知见,恢复自己的本觉性

因为人心本来是觉悟的、光明的,其体周遍法界。只因无始暗动,被六尘所蔽,人们的知觉,偏在一方面去,只认识此色身小我,而忽略了尽虚空、遍法界的觉性大我。殊不知人们所认为是“我”的这个身体,是地、水、火、风、空、根、识,七大假合而成,如果把它分散开,这个身体就不存在了。

例如皮肉筋骨,是属于地大。血脉津液,是属于水大。温热暖触,是属于火大。气力动转,是属于风大。身体内外的虚空,是属于空大(如果没有虚空,就把人憋死了!)。另外要有六根,即眼、耳、鼻、舌、身、意,是属于根大。每一根中要有一识,即是六识,属于识大。如果把这些东西都分了家,一个人就不存在,哪里还有个“我”呢?就是当前由于七大假合有这么一个我,实际上不过是个臭皮囊,里面装一些腥躁烂臭,肮脏东西。

比如在我们讲开示的时候,忽然有一人用一个皮口袋,装满了大粪,扎上口送进来。我们大家都认为这是肮脏东西,捏着鼻子嫌臭,躲远远的,或赶紧把它扔出去,认为是亵渎。其实我们人人都是个臭皮口袋,我们人的这个臭皮口袋,还不如用一个真的皮口袋装上大粪送进来的比较干净。

因为送进来的这个臭皮口袋还扎着口,我们人人这个臭皮口袋,上下都张着口,直冒臭气,所谓九窍常流不净。但是人们就以此臭皮口袋是我,还爱得不得了!这样化妆,那样保养,如以佛的眼光来说,实属愚痴颠倒之甚。

大家应该知道,我们这个身体,大家都认为是“我”,其实这不是我,而是我所使唤的一个物。应该在“我”字下面加上一个“的”字,称为“我的”。因为这个身体是属于我的一部分,像一件应用东西,如果我愿意使用它的时候就用它,不愿用的时候就把它放下,不被其所累。如果放不下就被它累赘了。

普通一般的习惯,都以这个身体为“我”,“我”以外的便是“人”,许多“人”“我”合起来就是“众生”。每个众生都想多活几年,相续不断,就是“寿者”。其实这都是些假名、假相。

比如“人”“我”就是相待假(对待法,以人而有我,以我而有人故);“众生”就是因成假(假借众因缘而成故);“寿者”就是相续假(“我”“人”“众生”相续不断故)。如果离开这些,哪里还有个实我呢?

况且“我”以“主宰”为义,人们这个色身之我,它本身并做不得主。比如人到饿的时候,不吃就不行;渴的时候,不喝就不行;寿命尽了该死的时候,不死也不行;碰到好看的,不多看几眼也不行;遇到五欲环境,不享受就不行。这已失去主宰之义,殊不知这些吃、喝、享受是属于生命上的事。

生命是有生、有灭的,人们除了生命以外,还有一个慧命,它是永无生灭的。什么是慧命永无生灭?就是人人本有的知觉性。这知觉性虽是无形无相,然而它能尽虚空、遍法界,无处不有,无处不是。所谓“空生大觉中,如海一沤发”。念佛就是培养自己的法身慧命,仗佛力、仗自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开佛知见,恢复自己的本觉性。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倓虚法师文章列表

大安法师:【无我】能适应繁忙竞争的现代社会吗

问: 无我是一种心态吗?有时当什么事都一起来的时候...

【佛学漫画】我是谁

【佛学漫画】我是谁...

破除法执的相状

我们看看,讲到出世的圣人,佛陀也给他一些建议: 非明...

往生到极乐后的正报身心相貌

我们看第十七,乐如漏尽愿。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所受...

「八风」是如何引发烦恼的

八风中的讥、毁、衰、苦本身就是烦恼,我们想大家比我...

用这个愿望来做生命的核心价值

我们刚开始在修无分别智时候,当然第一个要远离的就是...

菩萨应云何慰喻有病的菩萨

壬三、文殊问疾相(三番问答)(分三科)癸一、问疾体...

【推荐】观照般若,你能观照得到吗

你尝试地思维一下,早上醒来的那一刹那,当我们一念灵...

六度集经

六度集经卷第一 布施度无极章第一(此有一十章) 闻如是...

【注音版】佛说阿弥陀经要解

佛说阿弥陀经要解...

佛说百佛名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

杂譬喻经

(一) 昔有比丘聪明智慧,时病危顿,弟子问曰:成应...

学会自我剖析虚荣

学会自我剖析虚荣,把我们的短处及时收拢在自我检验的...

向佛陀学习

释迦牟尼佛陀为什么有那样超人的成就,而成为世界史上...

这条路走得熟悉,临命终你就容易走

在这无相当中,因为因缘的作用,就有它的差别──迷晦...

【推荐】没有很坚定要往生的人,福报最好不要太大

胜生无罪,乃至安坐妙菩提座,常能现作一切有情一切义...

【佛教词典】军中过宿戒缘起

亦名:在军过宿戒缘起、有缘军中过限戒缘起 含注戒本·...

【佛教词典】法住智

(一)指如实知见无明、行等十二支缘生法之智。[杂阿含...

念头不起则已,一起必落一界

我常常劝你们都要吃素,都要念佛,为啥呢?既然大家都...

凡事都要有计划

人在世间上生活,每凡做一件事,都要有预备、有计划,...

母亲往生记

末学母亲杨澄志于二〇一八年三月七日,在浙江省徳清县...

菩萨戒的淫戒,是否动念就破戒

问: 菩萨戒里面其中有一条淫戒,是否动念就破戒?请开...

「一夜情」的诸多后遗症

(1)患病风险。 偶尔一次没关系,这是一夜情男女普遍...

本既无迷,悟亦不立

问:如何是修道? 师云:道不属修。若言修得,修成还坏...

算命的师父

一个居士问:师父,你会不会算命? 清净说:会,而且...

为何很少有人梦见前生事

夜梦中多现生事,罕梦前生,何也?盖梦以想成,想多现...

放生后动物会死,那又有何意义呢

问: 佛教人士常常放生,但既然在放生后动物一样会死...

印光大师:礼念观世音菩萨求子疏

◎求子疏 伏以观音大士,誓愿洪深,法界有情,等蒙摄...

【推荐】忏悔业障,必须生起这十种心

现在要忏悔业障,必须生起十种善心,从后翻破之,以为...

出家人持金钱戒会障碍财布施吗

《解深密经》中,观音菩萨请问佛:菩萨修行时,有几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