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八风」是如何引发烦恼的

明一法师  2015/03/0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八风」是如何引发烦恼的

八风中的“讥、毁、衰、苦”本身就是烦恼,我们想大家比我还要清楚。所以,这里就不再重复,我们看看八风中大家都认为是好的“称、誉、利、乐”是如何引发烦恼的。

“称、誉、利、乐”可以说大家都喜欢,所以每一个人都想得到。所以,你要那个好的,别人也同样盯着那个地方,结果就发生矛盾了,觉得分配不公,觉得表扬不公,觉得赞誉不公,我吃亏了。处处都把我放在前面,什么事情都把我放在第一位,根本就没有考虑他人,这就是烦恼的根本所在。

我们学佛的人,学习了很多的佛法。应该来说心地比较清静,但是在八风面前,很多人照样透不过这一关。为什么呢?因为他觉得跟我的利益有关;跟我的面子有关;跟我的……或者说跟我的寺院有关;跟我的师父有关;跟我的信仰有关;跟我的……

“我”,因为有“我”在,烦恼的根本在这个地方。他不会把“我”当成处理品,把我当成处理品了,那就把我破掉了,如果把我处理掉了,就能证圣果了。或者说跟法有关,认为有一个真理非坚持不可,事物的发展一定要按照某种模式,离开了这种模式就无法接受。

所以,烦恼不断,或者因为“我”或者可以不要“我”,但是要坚持某种规律或者自认为的真理。我们就是这样放不下这些。我们每一个人不管是佛弟子还是俗人,我们不只执着于“我”,还执着于“法”。结果,给自己套上了一层坚固的枷锁,牢牢地被自己喜欢的这个宝贝烦恼淹灭。

因为我们不可能生活在一个孤岛上,都是生活在人群当中、人际关系当中,每时每刻都有一个自他关系存在,一切的问题都在自他的关系当中表现出来,而表现得最突出的,就是彼此都是我第一,首先考虑的是我。有的人可能能够舍去我,但是“法”执一样坚固不舍,一定要坚持自己认为的真理或形式。

所以,处理烦恼的第一方法就是要求自己。要怎样要求自己呢?你不要老用眼睛盯着别人,早上一上殿时用眼睛盯着别人,看今天来了多少人;出坡的时候用眼睛盯着别人,看看都有谁在卖力做事情;过堂的时候用眼睛也是盯着别人,今天怎么只有这几个人吃饭;坐香的时候,用眼睛盯着别人,看看谁来了谁没有、谁坐的稳。……

乃至看看得到“称、誉、利、乐”的人,他们处处还不如自己。这些“称、誉、利、乐”应该归自己得到。所以,在《六祖坛经》的无相诵中说:“世人若修道,一切尽不妨,常自见己过,与道即相当……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若见他人非,自非却是左。他非我不非,我非自有过,但自却非心,打除烦恼破。”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念佛如何解决当下的烦恼

问: 请问法师,念佛对解决当下的现实烦恼有什么作用...

对道心的改变要有警觉力

要盖成一栋房子不容易;要摧毁则很简单!修行也一样,...

「我执」让我和老公渐行渐远

昨天早上,一纸离婚协议书,把我的婚姻带到了迷茫的境...

断烦恼的一个重要的关键

佛陀提出了四种譬喻来解答富楼那尊者心中的疑惑。两种...

人类不平等的根源在哪里

学佛,第一个叫破除我执,要懂得这个身体不是实有的,...

学佛者,可以把烦恼减少一点

人生烦恼的事真的很多,不过,我们学佛者,可以把烦恼...

凡夫的一念心被两种障碍所缠绕

世尊,我等今者二障所缠,良由不知寂常心性。惟愿如来...

主人在何处

雪岩祖钦问弟子高峰原妙:日间浩浩时你做得了自己主人...

悲华经

悲华经卷第一 转法轮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

【注音版】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普贤行愿品...

【注音版】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大宝积经

大宝积经卷第一 大宝积经卷第二 大宝积经卷第三 大宝...

莲池大师《普劝念佛文》释义

前言 明代高僧莲池大师,是佛教净土宗第八代祖师,曾...

对哪些对境造业,业果会越重

讲到重罪、重业,一定是第一,心非常猛利;第二,跟外...

修学地藏经跟地藏法门的原因

为何要修地藏法门? 首先,就是许多大师都提倡大家要修...

心无自体,它是缘生缘灭

佛告阿难,汝今说言,由法生故,种种心生,随所合处,...

【佛教词典】四满成佛

信满成佛、解满成佛、行满成佛、证满成佛。于十信之满...

【佛教词典】扰恼

谓心扰恼。已扰恼。当扰恼。扰恼性。扰恼类。总名扰恼...

信愿念佛,癌症痊愈

我是一个命运多舛之人。二十多岁的时候,因为车祸失去...

受持十善业,能得哪些功德利益

离杀生,得成就十离恼法 一、于诸众生普施无畏。二、常...

舍身护戒之旃陀罗

佛陀开示大众:修行宁愿舍身命终,也要勤修四不坏净,...

其实轮回就是一念的妄想

我们佛教的正见,基本思想是建立在诸法因缘生。也就是...

发愿度人进佛门但并不如愿,是否应放弃

问: 值此末法时期,善知识难遇,众生不知念佛。弟子...

弘一大师开示律学要略

我出家以来,在江浙一带并不敢随便讲经或讲律,更不敢...

家训,一盏千年不灭的心灯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观念、态度等都可能会...

圣严法师《柔顺的扁担才能负重》

我曾经看过乡下人家做竹扁担,愈是上等的竹子,所做出...

不准时的公鸡

从前,在波罗奈国的西北地区,有一位全国闻名的老师,...

习气不除无出生死分

习气不除,无出生死分。然习气熏染,非一朝一夕之故,...

俱生我执及其伏断方法

分别我执是由现生的串习而来的,这个俱生就是,不是现...

地狱众生尚能拯救,何况人道众生

阿弥陀佛的大愿是他因地发的,大力是他果地上的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