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五常之戒,治世之善

智彻大师  2021/11/0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五常之戒,治世之善

已上所举话头工夫动静节次,与初机入道四众安顿手脚处一一具陈,向下正与学人论根本始末来源去就。

何为根本?以五戒,是为根本。何为始末?以久长不变心,是为始末。何为来源?要知空劫以前事,是为来源。何为去就?要知此一件大事落处,是为去就。学人既要明此一件大事来源去就,必须坚持五戒,精修十善,意不外驰心无散乱,动静闲忙纯一正念,方与工夫上稍有相应分。

前云四众者: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又云清信男、清信女也。先举在家二种,首以孝顺父母,敬重内外六亲眷属、坊巷邻里,当知尊卑贵贱,谦让仁慈,上下和睦,此孝子顺父母之情也。

这孝顺二事世人以为常语,不知其理甚优甚广。略言孝者,四事供给。何为四事?饮食、衣服、卧具、医药。敬爱侍养,是为孝也。

顺者,顺父母之颜色。顺父母在理之所欲。凡有所为,不违父母之意。若有如是孝顺之心,上下和睦,父母得以不动心。此是世间孝敬善道,天伦之理,何异常乎?

更能持斋奉戒念佛参禅,欲求大乘,了脱生死。此又是出世间之大孝大善也。四恩普报,三有均资,何虑一生父母而不报乎?

(此下注明五戒之相,与五常相配而互用也。五戒者,一不杀生,故曰仁;二不偷盗,故曰义;三不邪淫,故曰礼;四不饮酒,故曰智;五不妄语,故曰信。此五戒,四众既欲念佛参禅,必须坚持守护。

此再重明邪淫之戒,教中所谓在家二众不能全持,单止邪淫一戒,随顺修行故。《楞严经》云:“诸世间人不求常住,未能舍诸妻妾恩爱,于邪淫中心不流逸,澄莹生明,命终之后生四天王天。”若能全持不犯,精进念佛,临终之时,必往极乐,莲华化生,决无疑矣。

此淫欲之戒,非出家二众敢有违犯。出家者,脱尘离俗,圆顶方袍,入圣超凡,名为僧宝。宝者,如清净摩尼之宝,令人眼见眼根清净,耳闻耳根清净,舌谈舌根清净,身触身根清净。又云福田僧,若复有人赞叹布施得无量福,譬如良田,一粒种子投之于地,获利万倍,故曰众生良福田也。

所以出家人举心动念,即名破戒,焉有邪淫之事也。)

五戒者,止杀为首;五常者,以仁为首,故不杀可谓仁。仁者,慈也、忍也、博爱也。好生恶杀,故曰:“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故君子远庖厨。”此是仁之戒也。

义者,宜也、平也、大用也。合宜之事,当行则行之;合用之物,当取则取之。非义而不行,不义而不取,故君子见得思义。夫子之时,路不拾遗。子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此是义之戒也。

礼者,中也、履也、大体也。《家语》云:“昔鲁人有独处室者,邻人嫠妇亦独处一室。夜暴风雨,嫠妇室坏,趋而托焉。鲁人闭户而不纳,嫠妇自诵与之言:‘子何不仁而不纳我乎?’鲁人曰:‘吾闻男女不六十不同居,今子幼,吾亦幼,是以不纳也。’妇曰:‘子何不如柳下惠然?’鲁人曰:‘柳下惠则可,吾固不可。吾将以吾之不可,学柳下惠之可。’孔子闻之曰:‘善哉,欲学柳下惠者,未有似于此者。’”所谓焉有邪淫之事欤,此是礼之戒也。

智者,慧也、明也、高超也。知与日者,若人有知,如天之有日。知下安日,故曰为智。智日升空,无幽不烛。是以饮酒,昏乱真性,则智慧之心不明矣。浮云翳空,则智慧之日不照矣。故经云:“饮酒者,犯三十六种失功德事。”故《书》中《酒诰》制戒亦严。羲和酖湎于酒辱身败德,故禹恶旨酒好闻善言。梁武帝四十六年不茹五辛荤酒,自云:“不饮酒,无昏迷障。”孔子曰:“不为酒困。”皆谓酒能昏智乱性,众圣皆止,此是智之戒也。

信者,诚也、实也、真重也。昔有二贤士,即范张也。千里之途半年之约,范云:“九月十五日至谒。”张具鸡黍而待之,时至人来。诚信君子故无妄也,此是信之戒也。

五常之戒,治世之善。顺天理而行,守死善终之道。稍有其过,则丧身败德,无善道称之,扬名于后世矣。何况吾教中四众,念佛参禅,欲求无上妙道,又是出世间大善大因缘,永脱轮回到涅盘岸得大安乐。而不遵守此五戒,欲脱轮回到涅盘岸者,是不可得也。

《禅宗决疑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菩萨戒的淫戒,是否动念就破戒

问: 菩萨戒里面其中有一条淫戒,是否动念就破戒?请开...

出家人持金钱戒会障碍财布施吗

《解深密经》中,观音菩萨请问佛:菩萨修行时,有几种...

学戒律要有三种心

弘一大师说,学戒律要有三种心:第一、厌离有为。第二...

文殊菩萨为如馨律师受衣的故事

明朝有一位如馨律师,字号古心,是溧阳杨氏之子。在明...

【推荐】受戒时应如何观想,才能纳受戒体

我们在受戒过程中,应该如何观想,才能纳受戒体? 菩萨...

戒律与生活

一、在家戒以五戒为根本 说到佛教戒律,主要有两种:...

如何看待师父的「不清净」显现

根据佛教经典的记载,我们现在所处的时期是末法时期,...

受持八关斋戒,栽培出世的善根

接着介绍受持八关斋戒的功德。为什么在家众受五戒之后...

金光明最胜王经

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天台止观有四本:一曰《圆顿止观》,大师于荆州玉泉寺...

百喻经

百喻经卷第一 尊者僧伽斯那撰 萧齐天竺三藏求那毘地译...

【注音版】大佛顶首楞严咒

大佛顶首楞严咒...

钓鱼,残忍的雅致

佛子们,尽量劝别人不要钓鱼。曾几何时,钓鱼,一直被...

祸福由因,改变在缘

我们从我们内心的相状,看到过去的因,也看到你现在面...

素食与防癌

野蛮人谈虎色变,文明人闻癌色变,一方面因为癌症不以...

念佛人一天的修行

人的爱好、秉性、工作、家庭等千差万别,所立功课不应...

【佛教词典】无罪法

【无罪法】 p1051 法蕴足论七卷十三页云:云何无罪法?...

【佛教词典】遍坚法

【遍坚法】 p1123 瑜伽八十六卷二页云:得四证净;于佛...

名与利捆绑着我们

毕业典礼上,校长宣布全年级第一名的同学上台领奖,可...

高丽国普照禅师修心诀

三界热恼,犹如火宅。其忍淹留,甘受长苦。欲免轮回,...

虔诚的回向,让逆子回头

既与一切众生深结法缘,速能成就自己大乘胜行,我们跟...

先作牛马,再作龙象

家师志开上人是佛教的实业家,他除了教书课徒之外,还...

有修行问题应该怎么办

怎样增强信愿行?念佛的方法?如何做功课? 关于念佛、...

关于不抱怨的名言

◆把坏事当好事办,人生就只有快乐、没有抱怨。 万通...

念佛与持咒有何不同

念佛与持咒,本来源于修定的方法之一,然在净土教法及...

念七佛如来功德利益

南无多宝如来: 除了脱离三恶道,可以使悭贪、吝啬的...

真正的财富

有一个大富翁,拥有千万的财富,别人和他谈话,他都诉...

刘会龙居士往生纪实

守愚念佛过一生 跪着往生度世人 大雨滂沱后的世界格外...

别人修行有困难时,应适当拉他一把

佛说是妙庄严王本事品时,八万四千人远尘离垢,于诸法...

因缘生灭念无常

现今是末法时代,灾难不少,总不禁让人心头一颤,又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