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刘会龙居士往生纪实

2017/09/2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刘会龙居士往生纪实

守愚念佛过一生 跪着往生度世人

大雨滂沱后的世界格外清新,心情也分外愉快舒畅。天空洒净,似乎喻意着此次行程有着特殊的意义。师父领着我们一行从江西九江出发,途经湖北黄梅,来到大别山脚下,专程前往安徽省潜山县瞻仰一尊通过专修念佛法门、临终跪着念佛往生的在家居士的全身舍利。

据悉,这尊全身舍利的成就者,生前是一位在家的念佛行人,名叫刘会龙,出生三十年代末,往生于一九九九年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俗间过小年)。三日后,家人遵照遗嘱,为刘居士装缸,以跏趺坐姿势装于缸中,然后用普通的方式合缸,放置于田间草地上,没有采取任何防腐保护措施,任其在风吹雨打中静默了两年多。直到二〇〇二年农历二月二日一个特殊因缘才启缸。刘居士的侄子刘全海回忆说,当时是一位出家师父主动提出并择日启缸。开缸后,发现缸里竟有半缸雨水,但是刘居士的遗体稳坐如钟,面带微笑,全身肌肉依然富有弹性,容貌如生,胸部以下的半身浸在水中,却没有丝毫烂坏,成了一尊全身舍利。村民们非常兴奋,大叹甚奇,小心翼翼地将其抬出,安于莲台上供奉。到现在已有十五年之久,依然保持坐缸之时的样子。

《金光明经》云:“佛告阿难:‘汝可持来,此是大士真身舍利。’尔时阿难即举宝函,还至佛所持以上佛。尔时佛告一切大众:‘汝等今可礼是舍利,此舍利者是戒定慧之所熏修,甚难可得最上福田。’”只有修行到非常高深境界的人,才能成就全身舍利。全身舍利,是高僧或大善知识圆寂后,其身体虽经年代久远,时空变迁,却未腐朽溃烂,常保原形而栩栩如生,是修行成就的一种瑞相和标志。自古以来修行者众多,但成就全身舍利者却十分稀有。

然而,刘居士只是一位居于深山老林的普通农民,并且目不识丁,为何能修得全身舍利?这使得我们对于这位菩萨的日常修行充满了好奇。师父们带着我们,不顾路途曲折,徒步进入山谷。经过一阵兴奋之后,终于抵达。我被眼前的场景震惊了,除了一片荒草丛林,就只剩一间老旧的黑瓦土屋,刹那间,让人真有重返原始村庄的感觉。莫非全身舍利就置于此处?

刘居士的侄子非常小心地打开木门,我们看见全身舍利已被百姓虔诚地供奉于莲台上,为防止全身舍利被灰尘和香烟染污,还特意加盖了玻璃防护罩,以此来表达他们那份质朴的恭敬与珍爱。心怀敬畏,借步瞻仰,发现其左手依然是向下提珠的姿势,而右手是盘珠的姿势。(据说启缸后,百姓发现了居士手中的佛珠依然完好,立马取下作为圣物一样恭请回去,所以我们只能看到空手盘珠的状态)。就在那一刻,仿佛依然能听到菩萨念佛的声音,佛号是那么亲切,那么清凉。

屋外的荒地间,风吹青草凄凄,四周竹林高耸。听着刘居士侄子刘全海的述说,时光正在悄悄倒流,把我带回到刘居士修行的那段岁月。

以孝念佛,虔诚皈依

这片地处龙潭乡万涧村的山谷,素有“万亩竹海”之称,四周群峰环绕,溪涧幽长,清澈透明,泉石错落,翠竹掩映,啾啾鸟鸣伴着叮咚水流,幽雅绝俗。刘居士家祖祖辈辈都是受大山养育的朴实村民,世代信佛,刘居士自幼受父母影响自然也信受佛法。二十几岁时,母亲突然失明,为了救护母亲重见光明,每日至诚祈求观世音菩萨,便开始虔诚念佛。不久因缘成熟,皈依当时有名望的大德皖峰老和尚,欲想出家专志修行。老和尚观其因缘后劝导:“你就在家老实念佛,今生定当成就。”于是,返回家中,孝养年老的父母,过着几十年如一日的农耕生活,自给自足,足不出山,终身未娶。

老实至诚,念佛修心

刘居士不识字,让侄子一字一字教会佛教朝暮课诵仪规,却更栖心于念佛。早晚念佛皆有定课,早上大约两小时,白天不管干活、吃饭、睡觉,行住坐卧,佛号不断,有时出声,有时默念;晚上,必虔诚跪于西方三圣画像前至诚念佛,无论炎寒酷暑,定身着海青,从六七点一直念至凌晨一两点方才就寝。刘居士曾说,跪着念佛才够至诚恭敬。因其专注于佛号,时常忘记时间,忘记冷暖,忘记饥饿。年轻时,为了让自己更能倾心念佛,曾入山洞修行,七日不食谷粮,只喝山石或松针所煮之水。年迈老母不忍其如此苦修,令人上山劝回家中修行。刘居士自小十分孝顺,除了孝养父母色身,照料衣食住行,也从不违背父母的意愿。

皖峰老和尚教导刘居士“念佛,修行要修心”,他牢记于心。平日里只见其日夜念佛,杂语极少,教化亲属亦是身教多于言教,脾气性格十分温和,对有缘之人他常常劝导:老实念佛,一生不要做任何坏事,哪怕恶再小也不为。

刘居士过着虽清苦却也安怡知足的农耕生活。因悲心殷重的缘故,他一生从来不伐生木燃火,只拾枯枝败叶烧火做饭。他说树木有许多如虫蚁等生灵,不能伤害它们。平日外出劳作时也是非常谨小慎微,连走路都怕踩伤脚下的虫子。见有病苦之人,常采草药,在佛前问卦后才予使用,医人无数。附近受其治愈的村民都因其慈悲而心生尊敬和感恩。

临终跪念佛号,正念往生西方

腊月二十四,自知寿命将尽,叮嘱亲属在其走后不要悲伤落泪,如果真的怀念就该多多念佛,并嘱托自己想坐缸不要火化,出缸后安放于三阶莲花台上,其他的一切就随顺因缘。傍晚时分,独入其室,脱却所有外衣,只着短裤,跪在佛像前合掌一心专注念佛,三四小时后蒙佛接引,以虔诚的跪姿往生西方,无疾而终。菩萨一生修行至诚且精进,此时此刻,他用最神圣,最辉煌的方式,明明了了地给自己的人生划上了圆满句号。

弥陀慈悲大愿之真实显现

回顾刘居士一生短暂的六十年,念佛三十多载,全以坚定信愿,矢志西方,老实念佛,修心行善,对世尘少欲知足,质朴得无烦无恼,了无牵挂。凭借阿弥陀佛悲愿加持,虽不知何为西方极乐世界,但于念佛中时常亲见阿弥陀佛和观音大士,常自责自己修行境界远远不够。然而,最终蒙阿弥陀佛之悲愿满自己所愿,不但此生往生西方,了生脱死,而且成就全身舍利。这不正向我们这些多疑、烦恼炽盛的凡夫众生,展示了只要通身靠倒阿弥陀佛,以至诚恳切之心,一心老实专念阿弥陀佛名号,当生必定往生西方,以及阿弥陀佛不可思议之大愿真实不虚吗?

经文说,十方诸佛皆护念念佛行人。世尊在《佛说阿弥陀经》中三番劝导与会大众当发愿求生西方,只要信愿持名,一心系念,临终蒙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前接引,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阿弥陀佛因地所发第十八愿云:“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可见当众生的法缘具足,又能以念佛成就自己的善根、福德、因缘,那么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一件容易并且十分快乐的事情。只因为无知,世人面对死亡才会百般恐惧,千般不舍,万般无奈。殊不知,阿弥陀佛为解决众生的生死大事,早在无量久远劫之前就已为我们这些阿弥陀佛心中最疼爱的孩子,备好了救度方法——只要深信切愿念佛,临终必来接引。那么,对于一个念佛行人来说,我们的死亡再也不是一场悲凄的葬礼,再也不是生命的终结。反而由于念佛,蒙阿弥陀佛的大悲愿力而重获新生,生命以崭新的面貌再一次诞生——在西方极乐世界浩浩莲池中,在那朵标有自己名字的莲华中诞生!

刘居士是一个当代专修净土念佛法门的念佛行人,也是无数净业行人中的一员,他一生老实念佛,虽平淡无奇,却获得自在往生、留下全身舍利的殊胜成就,又一次证明了阿弥陀佛四十八悲愿真实不虚,验证了净土念佛法门就是“万修万人去”的功高易行的特别法门。

沿途返回,穿过那片静谧的竹海,郁郁苍竹向青天,滴滴泉水述衷肠。守愚念佛,极乐并不遥远;守愚念佛,百年并不漫长;守愚念佛,此生即是无量轮回中最后一生。若人守愚念佛,定当回归安乐故乡,莲池海会喜相逢。

《净土》杂志2017年第3期 文/钟慕西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怎样忆佛

问: 怎么忆佛? 大安法师答: 忆是回忆,忆念的意思...

净土学人的起信之路

净宗起信,类分有二,即顿信与渐信。顿信者乃是宿世净...

【推荐】往生净土不能存侥幸心理

大家要注意,不能看到《观经》中的下三品往生说,反正...

智慧与禅定者易生净土

因智慧能断疑故。 这智慧不是说我们高考能考一个很好的...

念佛如何对治妄想

不念佛时,妄想虽多,无由而知,非不念时无妄想也。譬...

净宗八祖-莲池大师

1.生平 莲池大师(公元1535一1615年),讳祩宏,字佛慧...

修净业当知的八件事

净土念佛法门,虽说是上中下三根普被,什么人都能修,...

人生不幸中的万幸

最近几年来,身边发生了好多事情,令末学深深地感到,...

佛说百佛名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

杂譬喻经

(一) 昔有比丘聪明智慧,时病危顿,弟子问曰:成应...

【注音版】千手千眼大悲心咒行法(大悲忏)

千手千眼大悲心咒行法(大悲忏)...

【注音版】供灯仪轨

供灯仪轨...

我在职场的戒烟戒酒经验

在职场中坚持学佛,还要如法持戒,这确实很不容易。但...

三圣都指归净土

净土宗第四代祖师法照大师,他有一个奇特的经历,就是...

最短的路,未必就最快

有一天,一个小职员正在赶着去上班,这天他的公司有一...

嘲笑他人得现报

初六那天,去看望外婆,在车上,偶见一位坐在车后的女...

【佛教词典】慧约

(452~535)南朝梁代僧。东阳乌伤(四川)人,俗姓娄...

【佛教词典】满愿

(人名)满愿子之略。比丘名。【又】(术语)愿已满也...

佛教中的九种食

佛教认为食有长养、资益之义、包括物质与精神两方面。...

如何让年轻人接受念佛

问: 要接引年轻人来学佛,如果我们老是要他们一直念...

诸供养中,法供养最

普贤菩萨强调,诸供养中,法供养最。法供就是用法来作...

顺境逆境都不能忘记求生西方

谛法师专修净业,予料其必得大利益。以彼撑持道场种种...

飘去的是云 留下的是天——如瑞法师的故事

1981年,24岁的如瑞削发为尼,继承通愿老法师的遗愿。...

虚云老和尚《但尽凡心别无圣解》

现在这里的和平法会。已举行几天了。这是很希有难得的...

生重前行,死归净土

前面谈到的全是我们自身的事,你不要像看热闹一样,以...

外面境界没有错,错的是自己

世出世间法都是因果的定律,若能明乎此理,见解就正确...

七位高僧大德的临终开示

印光大师 印光大师临终时当晚对身边的弟子说: 净土法...

【推荐】被玩坏了的「开光」

开光是许多宗教都有的宗教仪式。在我国,佛教中有开光...

用欢喜心降伏你的自卑与嫉妒

当别人有成就的时候,我们往往不能正确对待。看到别人...

菩萨的四错谬与四正道

复次,迦叶!菩萨有四错谬。何谓为四?不可信人与之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