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历经尘世千般苦,才知一句阿弥陀佛的珍贵

圣玄法师  2021/11/0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历经尘世千般苦,才知一句阿弥陀佛的珍贵

相信“阿弥陀佛”

意味着相信智者的觉悟

常常与人感叹,“暇满难得,快去净土”。所谓“暇”,不是单纯指有时间的闲暇,更多是指有机会,有学习解脱之道的机会,能够遇到真正离苦得乐的方法。

每个身处无暇、不得圆满、身心不自在的众生,好希望我们都能牵住阿弥陀佛的手,生到极乐世界,永不失安乐,终至大解脱。

“阿弥陀佛”、“极乐世界”,你相信他存在吗?

真正探寻佛法真谛的人都知道,苦源自于每个有情自己的烦恼与业。单纯靠外力的拔济并没办法根除苦痛,单靠环境的腾挪也斩断不了烦恼的侵袭。

这也正是极乐世界的殊胜之处,佛陀了知众生善业孱弱、烦恼炽盛,单靠自己的摸爬滚打,与苦痛撕捱都耗尽气力,遑论修善断惑呢,故阿弥陀佛以他的大悲大智大雄力,为众生创造的安稳的学习环境,这并不是像外道所幻想的虚妄天国。

相信“阿弥陀佛”、“极乐世界”,意味着相信智者的觉悟——能够从一切烦恼苦痛中解脱,相信觉悟者的慈悲——愿意为众生创造解脱的顺缘,相信觉者的力量——能够运用他对因缘法则的彻底了知来创造这一方净土。

“极乐世界”,这个名字充满了吸引力,给每一个想从痛苦中出离的众生以安乐解脱的希望。

虽然往生净土并不代表已经彻底拔除惑、业、苦的根源,但是在这样清净的环境中,有无数善友的摄受,可以让每一个真心寻求解脱的人,在这里常逢胜缘,一切杂染皆不现前,而是一心一意地在觉悟的道路上前进。

离苦得乐

是所有众生的心愿

前几日去医院,出来的时候正是冬雨料峭,看到一位光着脚的老妇人,蹲在小饭馆门口吃馒头,她的脚板和脚背颜色相差很大,或许是很久没有穿过鞋子了,馒头沫像碎屑一样粘在她的嘴边和塑料袋上,不晓得这个馒头是多少天前的了。

想起包里还有两块饼干,掏出来递到她的手上,念了两声“阿弥陀佛”,看到她蜷缩在墙角下,面无表情地接过饼干,她的嘴巴蠕动了几下,似乎也是念了几声“阿弥陀佛”。

那两块饼干很甜,不晓得她多久没有吃过这样甜味的食物了。但更开心的是阿弥陀佛的种子能够在她的心田里种下,娑婆世界实在太苦了。

苦有很多种,有生存的窘迫,有疾病的负累,有道德的困境,有情感的伤痛,还有修行的艰难……“离苦得乐”是所有众生的心愿,“度一切苦厄”是佛法行者的初心。为了让一切众生都能够从痛苦中解脱,有的觉者像释迦牟尼佛这样,在苦难的五浊恶世示现成佛,给深陷苦恼的有情指引希望,有的觉者像阿弥陀佛这样,在清净的极乐世界示现成佛,为大众创造安稳的学习环境。

在拔出种种痛苦的修行之路上,既需要有在浊世修行的经历,也需要有在净土修行的时光。对于善业薄弱的初业行人而言,在五浊恶世,暇满难得,多有退缘,虽有悲心,力不堪能,若生净土,依托胜缘,则容易修行增上。这样做并非是舍弃众生,而是深入学习,增强利益众生的力量。

快快发愿去极乐世界吧,常得善知识摄受,于菩提道上得不退转,必达无上道。

既要有浊世修行经历,

也要有净土修行时光。

曾经在日本京都永观堂瞻礼这尊“回头阿弥陀佛”圣像,在圣像前念佛发愿时,想到了那个动人的故事。

有一天清晨,永观和尚在念佛经行时,见到一尊阿弥陀佛圣像从佛坛上走了下来,并且与他一起经行。永观和尚惊喜交加,赞叹不已,却见那尊圣像又回头凝望着自己,眼神中满是关切,他听到阿弥陀佛对他说:“永观,太慢了!”

后来,这尊回头阿弥陀佛圣像就保持着这个凝望着念佛人的姿态,被供奉至今。

瞻仰这尊圣像,想到“太慢了”的呼唤,不禁热泪盈眶,阿弥陀佛恒垂手,大悲无倦常照我,以拔济众生的本愿为慈航,永远地摄受着众生。

无始劫来,你我已历经尘世千般苦,即使是今生短短的几十载,也容易发现在苦难深重的世间,总是苦多乐少,偶有的一点点轻松快乐,则总是转瞬即逝,若要修学断苦,更是哀叹暇满难得,违缘甚巨,此时方晓得,一句“南无阿弥陀佛”的珍贵。

在这恶业炽盛的末法时代,对于我们绝大多数障重众生来说,即使下大力气,或许净土法门是唯一能够修成的法门了。

若说愿力,可叹自己空愿无力,若论业力,更惧自己满目恶业。幸而有慈悲导师的本愿之力为依怙,切不可再温吞犹豫,错失良机。

要拿到极乐世界船票,时时与佛菩萨常聚一处,分享受用这无量的法喜妙味,虽不必积集圆满佛果的一切功德,却也必须积集与之相应的善根福德因缘。

正如阿弥陀佛对永观和尚关心地嘱咐,诸佛本愿宏深,我们凡夫要有“慧根”,还要“会跟”,以信愿行念佛,兼修净业三福,乃可万善同归,与阿弥陀佛本愿相应,在茫茫苦海中,速速乘上安乐解脱的大航船。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须知一句阿弥陀佛,以唯心为宗

【原文】 须知一句阿弥陀佛,以唯心为宗。此唯心之义,...

我们要对佛号生起决定的信愿

念佛之说,何自来乎?非金口所宣,明载简册,今日众生...

大安法师:初学净土者应如何修学

问: 初学净土者,应如何下手修学,方得真实利益? 大...

助父母往生西方

一个念佛行人,要把念佛的利益为有缘的众生,尤其是父...

时常惦记着死亡是否太消极了

问: 师父,有的人会觉得,时常惦记着死亡太不吉利或...

道证法师预知时至,回归弥陀愿海

信愿坚固,勇猛精进。跨越忧恼,净心画佛 在病苦中,师...

总觉得往生很容易,平时念佛就不是很精进

问: 弟子总觉得往生很容易,只要具足信愿就可以,所以...

没有信愿,持名不是真效果;没有持名,信愿得不到真感通

净土法门一直讲到说是感应法门,这个成就不是靠你的禅...

净土十疑论

净土十疑论序 宋、无为子杨杰述 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

解深密经

解深密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住最...

【注音版】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往生咒)

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往生咒)...

早课(朝时课诵)

●大佛顶首楞严神咒 南无楞严会上佛菩萨(三称) 妙湛...

不吃肉能获得足够的营养吗

许多人在考虑要吃素时总会担心:如果不吃肉,能获得足...

略述在家戒律的现代意义

在这个科技与经济高速增长的现代社会,人类的物欲也在...

放生的八大利益

(一)放生是功德最大的有为善法 现在是五浊恶世,一般...

我们不爱过去未来,只爱现在

我们出生以后,心中就有一个知见,坚定的想法。什么想...

【佛教词典】判释

(术语)判断经论之旨趣,解释其义理也。又裁断如来一...

【佛教词典】七十五法

又作小乘七十五法。小乘俱舍宗于一切法概括为七十五种...

只有福报没有智慧,就会被福报所害

如果一个人修学菩萨道,这个必须要知道:不要着相,要...

福报享尽,你连一碗粥都喝不下去

人生没有现在这个词,没有现在的。你讲现在的时候,它...

别把福报提前挥霍完

孔子说:君子谋道不谋食,而现在我们整个的行为就是变...

一切业障海,皆由妄想生

佛陀开悟之后,第一件事情,回到苦行林去度了五比丘。...

静坐的好处

静坐(冥想、禅思、内观)提供人类一贴清凉剂,无论闲...

居士团体可以称为「六合敬僧团」吗

问: 在家居士团体称六合敬僧团,这在律上如不如法? ...

在家菩萨的不偷盗与不妄语戒

第四有盗心,即内心作种种筹量,意图非理侵损他人财物...

佛像开光仪轨

一、杨枝净水赞 杨枝净水遍洒三千 性空八德利人天 福...

断烦恼的一个重要的关键

佛陀提出了四种譬喻来解答富楼那尊者心中的疑惑。两种...

佛教对生老病死的看法

禅门有云:「无常迅速,生死事大。」生死是众生最大的...

念南无阿弥陀佛的五个好处

念佛,乃种植善根福德因缘,其功德不可思议。今天能来...

富翁吃猪

传说过去有一个富翁一生行善无数,修桥铺路,救济鳏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