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把听经闻法纳入你的功课里面

净界法师  2021/11/2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把听经闻法纳入你的功课里面

【有些人学了一辈子佛法,为什么他的身口意没什么改变?】

菩萨的智慧很重要。其实六度,前面五度的功德只是个基础,菩萨进步快慢就完全看智慧了。你看有些人,他本来烦恼很重,业障也很重,但一学佛以后,不得了!三年之内刮目相看,换了一个人。有些人学了一辈子佛法,你看他没什么改变。除了一点信心在支持他以外,他的身口意没什么改变。

关键在哪里?就是你喜不喜欢听经,就在这里。你闭着眼睛,你不会进步的。所以,你今天如果对生命没有看透——我经常讲,生命没有看透,你不可能放下,不可能!这个放下是跟智慧有关系的。不是说你要放下就放下,不是这样子的。不是说我放不下,我去拜一千拜佛,我就放下,不是这样子的。你一天拜一千拜,你还是不会放下的。

这跟事修没有关系。你要把娑婆世界放下,只有一种情况,就是:到底什么是娑婆世界?它的真相如何?你看到真相,你自己会放下。这个东西不能勉强。

【为什么要把听经纳入你的功课里面?】

既然智慧影响到我们一个人的进步,破除烦恼、消除生死业力、临终的正念,都跟智慧有关系,那怎么样成就智慧呢?佛陀提出两点:首先,从自利的角度:第一个,好乐听法。诸位!你真的要把听经纳入你的功课里面,真的。你每天做功课,千万不要拜拜佛、念念佛——好,今天功课做完了!你智慧都没有在进步,你就永远停留在凡夫的知见。你什么事情还是用你的凡夫知见来看这些,你怎么进步呢?你人生就在颠倒妄想中多一个资粮。

所以,第一件事情,好乐听闻佛法。第二个,要如理思惟。你要把佛法消化成你心中的一种观照,这就靠思惟。佛陀为什么讲这些道理?讲这些道理,如果把它套在我们身心世界是怎么回事?先把道理搞清楚,然后把这个道理放到我们五蕴身心来,它操作起来对我们有什么样的影响。这个就是要靠思惟。听佛法就像牛去吃草,思惟就像牛的咀嚼。你看牛,没事就跑到树下去,嘴巴动来动去,就是在咀嚼,把这个草转成营养才有办法消化。所以,闻、思,这是第一个。

第二个,从利他的角度,你为人说法,两件事情:破邪、显正。当然,这是要善巧。但我个人是觉得这样(我自己的经验),你不能把重点放在破邪。你把道理讲清楚了,让他自己判断。因为其实破邪没什么用。宗教的东西,信者恒信,不信者恒不信。你试试看。你跟你的同参道友辩论,你觉得哪一次有结果?有没有结果?没有结果。他相信就相信了。

所以,破邪只能当兼带,否则就引起教内的很多的诤讼,而且也达不到效果。所以我个人是觉得,以显正来破邪,你把道理讲清楚。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你所听闻的佛法没有一句是白费的

《贤愚经》中讲到佛在世之时,有一个大富长者,叫须达...

现在能听闻佛法,应该珍惜这一因缘

一历耳根,永为道种,大士所以舍全身求半偈也。 佛陀,...

出家人的五堂功课是哪五堂

参加三坛大戒的新戒们报到后,就要接受五堂功课的考核...

专注听法的阿难尊者

佛陀告诉比丘们:佛起大慈悲心,想要让弟子们了解念佛...

知识不等于证悟

虽然经常诵念经文,但放逸而不奉行的人,像替人放牧的...

一犯到这两大禁忌,这个人就不是善知识了

我们在研究菩萨戒法的时候,你一定要掌握两个重点:第...

听闻正法解诸缚着

若人听闻正法,就能够从烦恼系缚中得到解脱自在。《大...

佛教徒缺的就是信心

居士: 印祖说过:急切纷扰,久则或致失心。请师父详细...

【注音版】朝时课诵

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

【注音版】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普贤行愿品...

【注音版】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大宝积经

大宝积经卷第一 大宝积经卷第二 大宝积经卷第三 大宝...

修行人为什么要少语止语

一、真正做到善护口业,不讥他过,使自己能尽最大的努...

食肉有什么过失

汝等当知,食肉之人,纵得心开,有多闻的智慧、少分的...

求福报的因与缘

求福报的因与缘 其实我们怎样求福报,大家要知道。 有...

智者思而后言,愚者先言而后思

最有智慧的人,是最懂得聆听的人。器量狭小的人,就像...

【佛教词典】满驮

(杂语)Bandha,译曰缚。演密钞八曰:梵云缚驮,或云...

【佛教词典】五戒受法

亦名:受五戒法、授五戒法 随机羯磨·诸戒受法篇:“阿...

放弃自我主导权,真如才会显现

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都创造很多很多的业力,当然我们...

颠倒的屠夫

宫门前,跪着一位身披兽皮的屠夫,希望能谒见阿阇世王...

纠正别人的缺点,要先端正自己的行为

【原文】 瞎堂曰:学道之士,要先正其心,然后可以正己...

为何修行人要过午不食

问: 修行的人过午不食或者日食一餐,那是为什么? 成...

印光大师关于《金刚经》的开示

金刚经者,即有谈空,不堕空边。即空论有,不堕有边。...

如果有一天,生你养你的两个人都走了

如果有一天,生你养你的两个人都走了。这世间就再没有...

你在哪里,哪里就是风水

在佛法当中,我们学来学去,也没有离开这一念心。 在广...

以身作则,反求诸己

人活在充满罪恶的世间,自身又有私欲偏情、妒忌占有等...

造佛像的功德有多大

造像的功德,有一个《造像功德经》,只说是一般的世间...

【推荐】十心向往,命终必生极乐国土

又云,十心向往,命终必生彼佛国土,是《宝积》义。《...

欲爱的根源来自于这念心

过去,佛住在舍卫国只树精舍时,为所有的天人等四辈说...

圣严法师《学习观音菩萨》

众生被困厄,无量苦逼身;观音妙智力,能救世间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