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把每件事物都拿来修行

阿姜查  2021/12/01  繁體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把每件事物都拿来修行

若我们如实觉知眼、耳、鼻、舌、身、意六根,那么它们都是生起智慧可用的素材。若我们无法如实觉知它们,就会否定它们,宣称不想见色或闻声,因为我们会受到干扰。若切断了这些因缘,我们要凭借什么进行思维呢?

因此,佛陀教导我们要防护,防护即是戒。有防护感官的戒--眼、耳、鼻、舌、身、意--这些都是我们的戒和定。

想想舍利弗的故事。在他成为比丘之前,有次看见马胜长老正在托钵,心想:“这出家人如此不凡,走路不疾不徐,衣着整洁,威仪庄严。”

舍利弗受到鼓舞,趋上前去致敬并问道:“抱歉,长者!请问你是谁?”“我是一位沙门。”“你的老师是谁?”“我的老师是乔达摩尊者。”“乔达摩尊者教导什么?”“他教导一切事物都从因缘生,当因缘灭时,就随之息灭。”

当舍利弗问法时,马胜比丘给了他这简短的关于因果的解释。“诸法因缘生,有因才有果;若是果息灭,必是因先灭。”他虽然只说了这些,但对舍利弗而言已经足够。

这是一个佛法生起的因,那时舍利弗六根具足,拥有眼、耳、鼻、舌、身、意,若无感官,他会有足够的因以生起智慧吗?他能觉知任何事吗?但多数人都害怕感官接触,无论害怕或喜欢,我们都未从中发展出智慧,反而通过这六根放纵自己,贪图感官享受并迷失于其中。这六根可能诱使我们享乐与放纵,也可能引导我们获得知识与智慧。

因此,我们应该把每件事物都拿来修行,即使是不好的事。当谈到修行时,我们不只针对美好或令人愉悦的事,修行并非如此。在这个世上,有些事物我们喜欢,有些则否,通常我们想要和喜欢的,即使对同修的比丘与沙弥也一样。我们不想和不喜欢的比丘或沙弥交往,只想和喜欢的人在一起。你了解吗,这是依自己的喜好在做选择。通常只要是不喜欢的,我们就不想看见或了解。但佛陀希望我们去体验这些事,世间解--看着这世间并清楚地觉知它。

若无法清楚觉知世间的实相,我们将无处可去。活在这世上,就必须了解这世间。包括佛陀在内的过去的圣者,都与这些事物一起生活。他们活在这个世上,在凡夫之中,就在这里达到实相,而不在他处。但他们有智慧,能防护六根。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推荐】下载手机APP客户端

可以更方便的学佛法...

决定一个法门尽未来际行去

得有个信心,有个长远心,有个坚固心,自己选择一个法...

但自观身行,若正若不正

为什么我们天天来念佛,模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就是知...

净心十要

总持戒律伏客尘,永断淫根去无明。 永消亿劫颠倒想,...

菩萨能自利利他的八法

善生言:世尊,菩萨摩诃萨具足几法,能自他利? 善男...

修行重在断除贪嗔痴三毒

贪、嗔、痴是三毒,能毒害我们的法身,杀害我们的慧命...

在各种境界中修福种福

在顺境中应怎么办? 我们遇到顺境,应当这么想:我家...

星云大师《尊重异己》

世间上的万事万物,只要有两个以上,就不会有绝对相同...

明禅法师忆佛源长老:光看书,那是没用的

我一九八四年出家,就一直跟着佛源老和尚。对他印象最...

唯识三十论颂

唯识三十论颂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 奉诏译 护...

【注音版】十善业道经

十善业道经...

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

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卷上 佛在罗阅...

【注音版】十小咒

十小咒...

不论好坏我们都接受,不被他转走

人家管我们,不论好坏我们都接受,拿他的坏处来回光返...

净界法师:禅观与净土(往生篇)

一个人临命终的时候提起佛号,你也提起佛号,他也提起...

佛教对婚姻的看法

佛教对婚姻的看法 如本法师: 佛陀的弟子有两大类:一...

劝君莫借风流债,借得快来还得快

姚庭若说:如果一个人能保持一生的节操,不造淫业,这...

【佛教词典】导公寺

位于安徽寿县。即指南朝宋武帝刘裕为酬报鸠摩罗什门下...

【佛教词典】狱卒非有情数

【狱卒非有情数】 p1296 大毗婆沙论一百七十二卷七页云...

【视频】梦参老和尚《贫女的竭尽施》

梦参老和尚《贫女的竭尽施》

【视频】天因法师《过午不食有很多的利益》

天因法师《过午不食有很多的利益》

【视频】慧律法师《涅槃的意境》

慧律法师《涅槃的意境》

一口十方饭,七世宰相福,一点都不吹牛

我给大家读一段,虚云长老说的话,跟大家共勉。说今生...

越只国不可攻伐之因缘

过去佛陀在王舍城的灵鹫山说法时,摩竭国阿阇世王统领...

获得真正的圆满成功

成功是人生中常时萦怀,不经意就自然浮现的字眼与期盼...

昙鸾大师的念佛说

昙鸾(476-542),是南北朝时代北魏的一位佛教高僧,号...

只要执持名号,就具足了一切

阿弥陀佛叫万德洪名。一切功德凝聚的实相德能,凝聚在...

素食者对生态保护的巨大贡献

肉类生产不仅包括对动物的残忍屠宰过程,而且还对中国...

供养父母功德,与供养一生补处菩萨功德等

原文: 经云,供养父母功德,与供养一生补处菩萨功德等...

同样一首歌,一个是生情执,一个是出道用

大家知道生在兜率天内院见到弥勒菩萨,那么这个胜境能...

夫妻间的礼仪与义务

一、夫对妻的礼节和义务 佛陀在很多经典谈及夫妻伦理,...

圣严法师《回家的感觉真好》

我们要用爱心营造温馨的家庭,温馨的意涵是指温暖,令...

明学长老:只要穿上僧服,我就不会再脱下来

苏州古城以西,太湖以东,一座千年宝刹香火不熄,这便...

香积厨中出高僧

禅宗历代祖师都主张日常生活中行住坐卧皆是修行,而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