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现生延年转寿的原理

2021/12/0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现生延年转寿的原理

现生延年的原理

我们念佛主要是求生西方极乐世界,目的不是求世间福乐,可是,我们念佛也自然有这种功效。因为罪福相对,罪灭自然福成,如冰凝水少,冰融水多。一声称名,灭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增八十亿劫微妙功德。善导大师在《观念法门》里说:“称念阿弥陀佛,愿生净土者,现生即得延年转寿。”

念佛为什么可以延年转寿?因为阿弥陀佛是无量寿,消除我们的业障,增长我们的福报,自然业障消除,福寿增长。

一般人想求长寿,就念消灾延寿药师佛;想求子,就念观世音菩萨;想消业障,就念地藏王菩萨;想求儿子有智慧、考上好大学,就念文殊菩萨……把佛菩萨作了很多分工。

诸佛菩萨有很多方便,因为我们众生欲望太多,贪求太多,所以巧设种种方便,引导我们入佛法之门。如果已经专修念佛了,这些通通不必,无论有什么要求,通通用一句南无阿弥陀佛来替代。

不求福报 自得福报

印光大师有一段恳切的开示:“须知真能念佛,不求世间福报,而自得世间福报,如长寿无病、家门清泰、子孙发达、诸缘如意、万事吉祥等。

若求世间福报,不肯回向往生,则所得世间福报反为下劣。而心不专一,往生便难决定矣。”“真能念佛”,就是专修念佛,不求世间福报,只求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样,自得世间种种福报。

念佛本来是求生西方极乐世界的,若只想求发财、平安、身体健康、子孙发达,只求世间福报,不愿往生,虽然也能得到,但所得福报反而不殊胜,低下﹑劣等,而且往生不定,可说得少失多,损失太大。

信愿念佛 双重利益

如果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得双重利益,所谓“现当二益”:现生消灾免难,当来决定往生成佛。原理在哪里呢?就是因为专念佛、愿往生,顺彼佛愿;顺彼佛愿,自然感应道交。

这句名号本身含具阿弥陀佛的万德,能消灾消业,大罪尚灭,何况小罪?罪业一旦消除,福报自然增长;福报增长,生活环境、身心状况,包括子孙儿女自然都有改变,不求而自得。

如果我们只求世间福报、不求往生净土,心就很狭窄、卑下,和阿弥陀佛的愿力不能感应道交。比如一扇门,本来可以完全敞开,让阳光照进来。如果只开一条小小的缝儿,只有一线阳光,房间就不能大亮。

我们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对阿弥陀佛的心是完全敞开的,这样才能有大的加持,世间的事情也能得到殊胜的果报。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极乐世界的四土生因

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悉以发菩提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为正...

阿弥陀佛有这十种力量

一个菩萨断了一切烦恼,圆成无上正等正觉,得到佛的十...

在家居士可以常替亡者助念吗

问: 在家居士,可以经常替亡者助念吗? 大安法师答:...

五逆罪都能往生,我们为什么不能呢

恶女人、动物、五逆十恶的人都能往生,为什么我们不能...

大安法师:大势至念佛圆通章讲记

前 言 诸位大德同修: 在结夏安居精进佛七期间,与大家...

念佛的十种心

「念佛之人,虽观如来相好,而不生爱着之心;于无念中...

仗自力了脱之难,仗佛力往生之易

欲说净土修法,若不略陈诸法仗自力了脱之难,此法仗佛...

如何是「不假方便,自得心开」

那么去佛不远这句话是告诉我们一个真相:阿弥陀佛离我...

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

【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弘化社32分本)...

【注音版】佛说盂兰盆经

佛说盂兰盆经...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卷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与大比...

出家人不能和俗人一样,光为这三个字忙

世界上人由少至老,都离不了衣、食、住三个字,这三个...

很多事情会后悔,就是因为反应太快

当我们正念真如: 第一个安住力,把心带回家,不迷不取...

秋吃三种果最润燥

入秋以后,空气干燥,是秋燥症多发的季节,同样秋天又...

修行要去掉这二十种错误观念

一、求佛而不修佛 佛法是修行法门,是从内心去参悟自...

【佛教词典】懈慢国

(界名)在阎浮提西方十二亿那由陀,至极乐国之中途,...

【佛教词典】五刀

(譬喻)有人为王所逼走旷野,有旃陀罗五人各持刀逐其...

你造罪时心安理得吗

你因为忆念何期自性,本自清净,所以你在造罪的过程中...

圣严法师《什么是净土》

(一)净土的定义: 净土的意思就是佛、菩萨等圣人所...

【推荐】有一盏灯是特意为他们点亮的

一个行路人因为太疲惫,躺在路边睡着了。不久,一条毒...

人之所以活的累就是因为想的太多

一位搞研究的学者问:整天在紧张忙碌地工作,研究做课...

哪怕是独处,也不要去交那些损友

作为一个朋友,一定要讲信誉。那这个信不欺的意思,也...

妄想的作用可怕在哪里

佛言:妙觉明圆,本圆明妙,既称为妄,云何有因?若有...

佛法让烦躁心变平静

从来我就是个性格暴躁的人,以自我为中心,意气用事起...

当鸣不鸣

心里有鬼的人,不论讲话做事,都恐惶而不能自在,不能...

以「空」为乐的生活

人生活着的最大目的是追求快乐,而快乐的来源有很多种...

最没有智慧的高僧

今天的故事说的是领悟,它来自《杂譬喻经》。 在外国...

无我空性的教理如何运用于实修中

魔障 就像《大宝积经》所说:云何名得甘露灌洒?谓烦恼...

净界法师:精进的释迦牟尼佛

我们看释迦牟尼佛因地的时候,释迦牟尼佛的特色,在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