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止中带观,观中有止

界诠法师  2022/01/1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止中带观,观中有止

修止观,先修止。

系缘守境止:系心鼻端脐间,我人心散乱,粗重的妄想纷飞,欲令心专注一境上,令心止息。或缘佛之像,或专念佛之名号,收心于一处。

引心止:随心所起即便制之。随念头起处,抑制不令散乱。若念头跑远了,随即收心。

体真止:体者即通达,真即空性。随见随闻,物之与名,皆因缘法。无自性物即假,名亦假,无自体,体其空。不随物之与名所牵所引。回自内心。

此中虽言止,即含观,随观又归于止。止中带观,观中有止,止观双运。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界诠法师文章列表

什么是念佛人的都摄六根

为什么念佛人要都摄六根呢?都摄六根不是都摄那个第一...

佛号投于乱心,乱心不得不佛

在一切修清净心的行门当中,念佛一法是最为直接、最为...

心性寂净到极点,光就出来了

心性寂而常照,故为光明。今彻证心性无量之体,故光明...

何谓念佛至一心不乱

问: 何谓念佛至一心不乱? 圣严法师答: 一心不乱这句...

念佛要达到一心不乱

持名念佛要求念力集中,心不散乱,久久烦恼能圆伏圆断...

禅定者调和出入息的方法

智者大师原文: 夫初欲入禅调身者。行人欲入三昧调身之...

智者大师的破魔方法

师初至佛陇,一日入坐,忽于后夜,大风拔木,雷震动山...

专注这句佛号,不管念头怎么样

问: 弟子时常静坐念佛很摄心,但是在念佛堂、唱佛号时...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尔时,无尽意菩萨即从座起,偏袒(tǎn)右肩,合掌向佛...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

楞严咒注音版

楞严咒注音版...

【注音版】劝发菩提心文

劝发菩提心文...

造了罪业后,生命中会产生两种影响

既识起因,能感后习,一、感种类相续而起。二、招苦报...

无量劫来都被自己的妄想误导了

你想想看,一个人好端端的,谁愿意去造罪呢?肯定是仁...

【推荐】放生与放死的尴尬

放生本身是件好事,这其中不仅包含着对友情生命的尊重...

米拉日巴尊者最后的嘱托:不要做表面的功德

米拉日巴在圆寂前跟弟子说:又有某些只有少量福德的学...

【佛教词典】五轮成身

(术语)以五轮观而成吾身为大日如来也。...

【佛教词典】契悟

复次,真如自体相者 一切凡夫声闻缘觉菩萨诸佛,无有...

把每一念照顾好了,你临终就不用担心了

我们一开始在安住真如的时候,第一个先离一切相,先找...

少吃肉的10个益处

美国《健康》杂志刊文,总结了少吃肉的10个益处。 1.减...

一生中不必计较的20件事

1、吃亏:吃亏是福。 并非所有的便宜都值得庆幸,并非...

念佛不辍忽患胃癌,预知时至念佛舍报

邹妙顺,居士华融海之母,无锡后宅镇人。住在上海新闸...

吾和身的关系

【普劝修持一。或人问孔子曰:人有迁家而忘其妻者。有...

净界法师《佛法修学概要》图解

我们在学习师父一部开示的时候,最好将师父所讲的大纲...

人生实相与弥陀的救度

《佛说譬喻经》中讲了这么一个故事: 一名行人被饿虎追...

证严法师说故事《佛陀和他的弟子们》

目犍连救母 有一次,目犍连尊者在七月间结夏安居打坐...

【推荐】修净土的人可以不研究教理吗

有谬云:年少力强,宜习教典;年衰力弱,只堪念佛。这...

常不轻菩萨

这位菩萨遇见比丘、比丘尼,或者遇见优婆塞、优婆夷时...

爱别离怨憎会,实在苦不堪言

什么叫爱别离?相爱的人,结果分手了,这个时候也很痛...

佛陀开显出哪些自性的功德

佛陀回光返照,用清净的智慧来观照如来藏妙真如性的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