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常不轻菩萨

2011/05/1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这位菩萨遇见比丘、比丘尼,或者遇见优婆塞、优婆夷时,均会向其礼拜赞叹而对他们说:“我是非常尊敬你们的,什么缘故呢?因为你们都会实行菩萨大道,必会成为佛陀的!”同时这位菩萨不专心读诵经典,唯行礼拜,乃至在遥远的地方看见佛教的四众时,也会专程赶去礼拜赞叹,并对他们说:“我不敢轻慢你们,因为你们必当会成为佛陀啊!”

在四众之中,有些增上慢比丘,便时常不轻生出嗔恚心,当常不轻菩萨向他们叩头时,他们就用脚踢他的头。这是因为他们心秽不净,积聚了贪嗔痴之毒,故以恶口骂常不轻菩萨。他们说;“你这个比丘,真是太愚痴了!你是从什么地方来的?如此失去佛教的威仪。”又说:“你不敢轻看我们,又给我们授记,说我们应当作佛,我们不要你授如此虚妄之记。你真是胡说八道,真是没有出息的坏东西!”

常不轻菩萨如此修礼拜、赞叹四众的忍辱法门,经历了许多年,虽然他常被他人打骂,但是他一点也不生嗔恨心。他常这么说:“你们应当作佛。”说这话的时候,许多人就用木棍、瓦石之类的东西打他的头和身体。他就赶快走到远的地方,又高声说:“我不赶轻慢汝等!你们皆当作佛!”因为他常说这句话的缘故,所以那些增上慢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就称他为“常不轻”。

被人称常不轻菩萨,就是因为这位菩萨遇到佛教徒就虔诚地礼拜、赞叹,一点也不敢轻视人家。他察知人们有佛性,众生都有佛性,必当也会成佛的缘故。比丘、比丘尼是出家男女代表,优婆塞、优婆夷就是在家学佛的男女代表,是已受过佛陀教诲的人。这些佛教徒有的很认真地在用功修行,可是有的未必是在真正的学佛,若有朝一日发起菩提心的话,将来成佛是没有问题的,常不轻菩萨就是根据这一点,故遇着佛教徒即礼拜赞叹!所以称为常不轻菩萨。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不经一番寒彻骨的磨练,一碰到困难就抵不住了

修行办道这件事,首先在发心上,如果要出家的话,就在...

阿罗汉在般若会上的后悔

到了般若会上,佛陀把菩萨的因地展现给他们看,就说,...

恭敬三宝要从恭敬僧宝开始

我们现在是不是做到了恭敬三宝呢?在这里面想一想,我...

生活中不能随便用阿弥陀佛的名号吗

问: 日常生活中不能随便用阿弥陀佛名号吗? 大安法师...

发菩提心后,如何面对顺逆的因缘

我们再看对治退还。 为欲对治虽已发趣,复退还因,故立...

三宝弟子的信仰守则

一、敬佛 (一)坚信佛陀为无上圆满正觉,毕生以佛为师...

至心到这种程度,就能获得善相

【尔时。坚净信菩萨摩诃萨问地藏菩萨摩诃萨言。所说至...

发菩提心与求生净土有互相增上作用

二明欣愿行者,复有二种。一者先明求往生之意,二者观...

【注音版】暮时课诵--单日

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

佛说玉耶女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长者给...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

无量寿经优波提舍愿生偈

世尊我一心  归命尽十方  无碍光如来  愿生安乐...

买物放生,病体痊愈

湖广总督林则徐曾叙述,他的朋友屠琴邬太守是钱塘人,...

提婆达多的造恶心行

佛陀时代,提婆达多仰慕佛陀,而和七位王子一起皈依佛...

在乎自己的人,别人往往不在乎他

小和尚有三个师兄,师兄们每天都是默默地做事,从来不...

如是善缘

久远前,有一屠儿欲发心供养一修行人,但见此人有许多...

【佛教词典】教勑

【教勑】 p1013 瑜伽六十八卷八页云:云何教勑?谓佛世...

【佛教词典】预流

【预流】 p1231 瑜伽八十七卷九页云:又行趣向逆流行者...

学佛人的十八项过失

(一) 为了成就世间法而息隐住山,乃学佛人之过失。 ...

「前念不生,后念不灭」是什么含义

问: 六祖大师曾讲过一句前念不生,后念不灭的含义,前...

五件不可得之事

过去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法时,对比丘开示:世...

睡觉时仍要保持正念

有的人打坐清静自在,有的人打呼噜睡觉。北方人有一句...

神童的叹然一笑

古时候有一位证到阿罗汉果位的修行人,住在深山中保任...

如何预防「坐」出来的六种病

一、颈椎病 原因: 颈椎病的根源是颈椎间盘退行变性后...

圣严法师:不要让「重话」变成「恶口」

「恶口」是用恶劣的、恶毒的、不堪入耳的言语侮辱人、...

安太岁、点光明灯在科学年代还有价值吗

问: 您怎么看安太岁、点光明灯这类民俗?在这个科学...

地藏菩萨的无量无边功德

地藏王菩萨是八大菩萨之一,也是十方世界一切诸佛如来...

宏海法师:阿弥陀经直解

(第一讲) 好,各位,请大家合掌。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

知足是内在的觉醒

常念知足。就是内在的觉醒,知道万法因缘生,不妄求,...

怎样教育孩子成为阳光孝顺的人

问: 我侄子今年十七岁,父母已离异,学习、生活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