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感应道交有四种差别

净界法师  2022/02/2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感应道交有四种差别

感应道交跟我们众生的修学机感的情况,智者大师分成十类,我们简单说明一下。有四种差别。

第一类,显机显应。显机显应,智者大师解释,今生精勤修学,礼忏能感灵瑞。就是你这个根机今生是明显的现前,就你平常有在修行,你平常有在拜观世音菩萨,有在称念观世音菩萨,你配合礼忏你有很明显的感应。比方说慈云忏主,慈云忏主他学这个《天台教观》学得太过用心,结果就生病就吐血了。吐血以后他就拜忏,拜忏兼念观世音菩萨圣号,后来有一天晚上了,他就梦到观世音菩萨现前,观世音菩萨用那个手,就伸到他嘴巴里面去,把他身体里面抓出一条虫,隔那么以后他身体就好起来了。所以你看他拜忏的感应很明显,那是什么呢?显机。他今生有明显的修学,所以他今生有明显的感应,这个显机显应。

第二个冥机显应。什么叫冥机呢?他今生没有明显修行,他是过去生有修行,这个根机是,今生的根机不明显,但是他的感应非常明显,今生能够见佛闻法,佛照其宿机,自往度之。这种人很幸运,你看他今生也没怎么念观世音菩萨,但是他一旦念起来,他感应特别明显,那你也不要羡慕,你也不能说他不公平,他过去生念过,你哪知道他过去生二三十年下死功夫,在念观世音菩萨圣号,在礼拜观世音菩萨,所以他的这种情况叫冥机显应。

第三种是冥机冥应。他过去修学,今生未修,所以他是冥机。那冥应呢?他今生对观世音菩萨的感应,也是不见不闻,而密为法身所益。他前生修过观世音菩萨今生忘失了,忘失以后他就冥机,根机不现前了。那么感应呢?感应也不明显。但是,我们前面说过,闻名及见身,心念不空过,能灭诸有苦。他上一辈子所称念礼拜观世音菩萨的善根种子在,所以密,就是秘密,为观世音菩萨的法身所摄受。但是感应道交不明显,叫冥机冥应。

第四个是显机冥应。他今生的根机是显明的,他努力的修学,但是感应不明显,冥应。所以天台智者大师说,终日无感,终日无悔,一切低头举手福不虚弃。说他虽然没有感应,但他没关系,他能信心具足,修理观的人法法消归心性,终日无感但是终日无悔,他也不后悔,一切的低头举手礼拜供养,福不虚弃,这个福报积集起来,虽然不明显,但是善根不流失掉,这种人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叫显机冥应。

这四个情况,所有的他力门、果地教都适合,只要跟感应道交有关的。所以你看我们净土宗也是这样,你看有些人他造了一辈子的罪业,到晚年的时候,欸,他遇到阿弥陀佛法门,他称念阿弥陀佛的圣号,临终十念往生极乐世界了。有人念了一辈子佛号他没有往生。所以要从今生来看呢,这件事情就是有点不公平了。你看他平常那么放逸,临终十念就往生,有些人他从年轻开始念佛号,念了一辈子,临终也没有往生。

那是怎么回事呢?你忘了把他前的因缘加上去了,就是说,他今生念佛没往生,这叫显机冥应。那你前生没修,你今生才开始修的,那你说有些人,你看他造五逆十恶,他在过去生修了很多很多的佛号的善根,就差那么一点点,所以他临终十念加上去就刚好够了。

所以,他这整个善根种子,一定是要把今生跟前生加起来,就是形成了我们这句话,闻名及见身,心念不空过,能灭诸有苦。就是总而言之,诸位,不管你过去生也好,你今生也好,你任何一个对佛菩萨的礼拜、赞叹、供养,这个善根种子永远不会退失掉,它是论三世的,只是今生有没有表现。那就看你的总量来判断。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诚念观音圣号,助我顺利生产

《楞严经》云: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自学佛以...

金色僧人代受刀灾,父母由此深信佛法

原文: 唐抚州刺史妇祖氏,皈敬地藏大士,信心真切,惟...

无药可救的心梗病人为何奇迹生还

当内科住院医师第一年,有一夜,在加护病房值班时,急...

印光大师讲述的三桩观音菩萨治病救人的真实故事

『诵持此神咒者,世间八万四千种病悉皆治之,无不差者...

修行中出现的不思议境界,为何不能随便向外人说

我们看这里有一段很重要,看蕅益大师的补充说明。蕅益...

有修行跟没修行的人,差别在哪里呢

持戒也是一样,你经常忆念你的戒体。因此当你受完戒之...

南海普陀山灵感故事三则

普陀山自从开山以来,已有一千多年,从没有听说过什么...

二十六刀的故事

在《观音灵感录》中有一个公案,也挺有意思。 清代有一...

【注音版】朝时课诵

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

【注音版】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普贤行愿品...

【注音版】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大宝积经

大宝积经卷第一 大宝积经卷第二 大宝积经卷第三 大宝...

慎勿于此十种对境犯淫

【原文】 闺秀岂容玷辱。一生名节攸关。六亲体面没遮栏...

福报是来自于过去的布施,那就不用拼搏努力了吗

问: 我们的福报是来自于过去布施财物,那我们就不用...

哪个地方有障碍,就从那个地方观进去

在大乘的学习当中,我们观照真如有两个方法,第一个是...

如何讲法问难不离空义

问: 如何讲法、问难不离空义? 惟贤长老答: 这个你...

【佛教词典】三须菩提

(名数)一解空须菩提。前所明解空第一之须菩提也。二...

【佛教词典】因三相

(名数)因明三支作法中,因所必备之三个法则也。一,...

我们的执着不同,就带动了不同的人生

从五蕴当中的执着,你可以把人分成三种人:第一种人是...

【佛学漫画】云栖莲池大师

一次偶然机缘,莲池大师听闻邻家老夫,因常年念佛,在...

穷画师的布施

《大智度论》里讲到一位贫穷的画家,很有意思。他是在...

最短的路,未必就最快

有一天,一个小职员正在赶着去上班,这天他的公司有一...

人生百病的百药对治法

《大藏治病药》是唐代高僧释灵澈所著,选取了一百种人...

开着念佛机,让佛号种在八识田中

随着科技电子产品的发展,念佛机的品种越来越多,在多...

果一老和尚改变了我的一生

东林寺前方丈果一上人(1922-1994) 我与东林寺的缘 一...

斌宗法师《传授在家菩萨戒开示》

前言 这次贵社社长德钦法师,暨李炳南老居士等,发心...

邪淫后身体的苦痛

生于此世间,受此身体,而行淫行,获得诸多烦恼,诸多...

最富的时候

一位打工仔,外出闯荡多年,睡过街头,捡过垃圾,挨过...

我以异方便,助显第一义

【原文】 有修净土忏法者,一僧谓曰:经不云乎?若欲忏...

菩萨戒四条浅说

本文就菩萨戒中说四众过戒、不随喜赞扬戒、爱恚赞毁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