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念佛往生一法,对初发心菩萨来说非常重要

大安法师  2020/01/1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念佛往生一法,对初发心菩萨来说非常重要

尘劫声闻者,有于大通佛世发心,皆因退大,尘点劫来,堕声闻位。故经云:鱼子庵罗华,菩萨初发心,三事因中多,及其结果少。引此以明初心菩萨犹宜亲近如来,得所依归,终无退转故。——《佛说阿弥陀经疏钞》

这里我们先来看一下“尘劫声闻”。可能这个概念我们猛地一听还很难想象。退失大乘心的修行者,“尘点劫”以来都堕在声闻位,“尘点劫”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时间概念?

我们可以把《法华经·化城喻品》中的一段来跟大家细说一下。

释迦牟尼佛向与会的声闻弟子谈现在“开权显实”讲《法华》一会,是有甚深历史因缘的。

过去无边不可思议阿僧祇劫,有一尊佛出世,叫大通智胜如来。自这尊佛灭度至今以来,历经的时间非常久远,“甚大久远”。

“甚大久远”是一个模糊数,到底“久远”到什么样的一个情况呢?这已经不是用数字能够表达的了,佛就用一种比喻:

譬如把一个三千大千世界(一佛所教化的地方,很大)所有的土地都磨成墨(那这些墨就很多了),然后用这个墨朝东方过一千个佛刹(就是一千个三千大千世界),点一点墨汁(像微尘那么大,一点点),然后再过一千个三千大千世界再点一点,再过一千个三千大千世界再下一点……

如是这般展转地每过一千个三千大千世界就点一点墨汁,直到把一个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地种磨的墨全部点尽,你说这有多少国土呢?

那是再高明的数学家也算不清楚的,拿这个地球所有的电脑联网也算不清楚的!这个数量很多了,没有边际,很难知道数目。

佛说,就是这么多你算不清的国土,若点的刹土和没有点的(中间就有九百九十九个佛刹没有点),把这些佛刹再加起来,磨为微尘。一个微尘为一劫,那你看这有多少劫?

大通智胜如来灭度以来,比这样的劫还要超过无量百千万亿那由他劫(这个就超出我们的想象力了)。追溯到那一个时期,这尊古佛在他成佛之前,有十六个王子。这十六个王子以后也都随他的父王出家了,成为十六个菩萨沙弥。

有一次,大通智胜如来进静室入三昧,这十六个菩萨沙弥就演说《法华经》。每一个王子又度化了无量百千万亿恒河沙的众生。

当时释迦牟尼佛示现的就是第十六个王子,阿弥陀佛是第九个王子。

佛说,现在灵山会上座下的弟子,很多就是在大通智胜如来时于我座下闻大乘《法华经》,就发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的,以后却由于种种因缘退失大乘心了,使得“甚大久远”以来都还住在声闻位。

由于这样的一个历史因缘,现在又碰到了一起,师资道合,再来说《法华经》。

通过这么一个叙述,你看看,发大乘心的人本来就不多,能够把它保持住,进求佛果成就的人,那就更稀少了,而退转的人却很多。

所以佛教的经典中就有一个偈子表达这个意思:“鱼子庵罗华,菩萨初发心,三事因中多,及其结果少。”

鱼的子很多,但成鱼的少;庵罗树的华很多,但结果的少。初发心的菩萨多,最后能够一帆风顺地证得圆教佛果的,就像鱼子、庵罗华一样,那样地稀少。

从这个意义上, “念佛往生”一法对于初发心菩萨来说是非常重要了。

他一定要透过念佛往生,亲近阿弥陀如来,得到一种依托,得到一种保证,得到一种不退转的地位,才不会再像原来一样,尘点劫以来都堕在声闻位。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只要有清净心,念诵外道经典也能往生吗

问: 我们听说往生的关键是清净心,只要心清净,哪怕是...

阿弥陀佛今天就来接引,我们会作何反应

一、一个设问 如果阿弥陀佛今天就现身来接我们往生极乐...

《无量寿经》的五种原译本

一、《佛说无量寿经》 曹魏康僧铠 译 二、《大宝积经无...

普劝修持净土法门

孟子云:人皆可以为尧舜。荀子云:涂之人可以为禹。常...

第十八愿--十念皆生我国愿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

念佛消业的故事

当我们的心灵不断的忆念阿弥陀佛的功德、忆念我们未来...

莲宗十祖截流大师画传

一、父梦憨山,友成儿郎 截流大师(公元16261680年),...

厌离娑婆有两个方法

从生命的差别因缘当中,我们的生命有两个选择:第一个...

佛说疗痔病咒

(可治癌症跟痔疮、青春痘等等) 佛说疗痔病咒: 怛(dan...

般舟三昧经

般舟三昧经卷上 问事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祇...

晚课(暮时课诵)

南无莲池海会佛菩萨(三称) 佛说阿弥陀经 姚秦龟兹三...

龙舒增广净土文

龙舒净土文序 华严经云。信为道元功德母。长养一切诸...

临终关头念佛最要紧,切莫搬动哭泣误大事

第三、切戒搬动哭泣,以防误事者。病人将终之时,正是...

真正能往生的人为何寥寥无几

问: 现在全国有很多居士在念佛求往生,为什么真正能...

大安法师:如何恒顺众生

我们为什么要恒顺众生?是由于众生跟我们同体,我们要...

真如自性如如不动,为何强调断恶修善

问: 末学有一个问题,请慈悲开示。真如自性,如如不...

【佛教词典】七聚

(名数)于前六聚中分突吉罗罪之一为恶作恶说,即身口...

【佛教词典】僧朗

(一)南北朝时代僧。京兆人。生卒年不详。幼即游访问道...

有六种情况,必须把这个罪忏掉

然人之过恶深重者,亦有效验,或心神昏塞,转头即忘,或...

六祖大师教你在家如何修行

六祖为在家人修行说了一个《无相颂》,并且说,在家人...

明白三世因果的道理

佛出世的因缘为的什么?因为佛是觉的,人是迷的。人既...

证严法师:孝的真谛

做人要饮水思源:生命从何而来?人生如何成就?能知恩报...

哪个地方有障碍,就从那个地方观进去

在大乘的学习当中,我们观照真如有两个方法,第一个是...

一代高僧古月禅师成就记

本典故系根据带古月禅师去出家的同参达本法师亲自宣说...

说闲话的害处

佛陀在信众集会听经闻法的场合要阿难把糕饼分送给在场...

念阿弥陀佛,即念一切佛

又求一佛功德,与一切佛功德无异,以同一佛法性故。为...

星云大师《如何正心诚意》

人与人相处,总希望留给别人好的印象,让别人觉得我们...

以福德无故,如来说得福德多

如是,世尊!此人以是因缘,得福甚多。 我们知道须菩提...

印光大师的高尚境界和人格魅力

修行有八万四千法门,学习高僧大德是重要法门之一。近...

印光大师:为在家弟子略说三皈五戒十善义

(本文摘自《印光大师文钞》卷四) 悲哉众生!从无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