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唯识学的精华

惟贤法师  2022/06/1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唯识学的精华

一、广阔的人生和宇宙观

佛学在分析世出世间的森罗万象时,小乘有七十五法,唯识发展为百法,其中有为法共九十四种,无为法为六种,将心法、色法等分类,详释其定义和作用。心法与色法统一,其中包括有情世间和器世间,有情世间包括胎、卵、湿、化等各种生命,器世间包括山河大地等各种环境。从宏观上讲涉及三千大千世界,无量无边世界的范围,以现代语讲就是整个四维以上的时空。

这种根身器界都由心识所变现,心物不可分离,所谓心、物一元,心、境不二。《华严经》讲的法界观即理可摄事,事通于理,理事无碍,事事无碍,一多相摄,大小相融。如称芥子可以纳须弥,须弥可以入芥子,由微观到宏观的境界非常广大。

二、人体和生命的奥秘

有情身体的组合即是“五蕴”(又称:“五取蕴”,有情执受积集所感),即色、受、想、行、识五种要素。此五种要素,概括起来就是色、息、心。色就是四肢百骸,五脏六腑;息代表呼吸的气息;心指整个八识(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赖耶)。色息以心摄持为主,一期的生命存在于业力,由业力决定寿命,有寿命即有呼吸和温度存在。假如人寿当尽,最后呼吸与温度就都随之消失了,色身虽坏而生命是不会灭的。

本识的种子存在,发挥着潜能,根据业力又有不同的根身器界变现。阿赖耶识受熏持种,种子生现行,现行又熏为种子;缺缘现行,种子即潜伏,此潜伏的能力,仍相续不断。以生灭故非常,由相续存在故非断,非断非常,空间宽,时间长,生命延续流转,成为有情和宇宙的基本原因。唯识学称此为阿赖耶缘起,此阿赖耶缘起就包括业感缘起,十二因缘的三世流转现象,就体现了业力不灭的道理。

三、世出世间诸法真实相

唯识学家根据诸法三自性说明世、出世间诸法真实相。其中“遍计所执性”,指众生由于迷情,妄计主观、客观为我,生起我、法二执,实无我体、法体可得。此执以第七末那识为主,在意识上产生的虚妄分别执有实体成遍计所执性,此属染污性,为生死流转的根本。

“依他起性”属于因缘生法,指有为法的一切现象,包括因缘果,由于是生灭法,如梦幻泡影,幻有而非实有。因缘生法通于三世,扩大其范围,充满空间时间,法法相望都有密切关系。此依他起性,带有六识妄见,属染污性的;若听闻正法,熏习善法种子,逐步增进,根据修行阶梯,由染转净,在转化过程中,净化生命,履行正道,逐步深化,成就福慧圆满的法身,即“圆成实性”。玄奘法师阐明中道了义之教,即根据此“三性”之正理。

四、生命进化的阶梯

佛教提倡净化心灵,实现由恶转善,由邪转正,由染转净。心灵净化也引生语言和行动的净化。修学大乘菩萨行,据华严、楞严等经,需经历五十五位,唯识学概括为五位,即资粮位、加行位、见道位、修道位、究竟位。其核心在拔度众生,完成佛道。修学过程中,必须积累福德与智慧资粮,发四无量心和四弘誓愿,勤修四摄六度之行等菩提因,以至圆证菩提之果。心净则国土净,心染则国土染。净化自己和世界,庄严国土,利乐有情,这是学佛的最终目的。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惟贤法师文章列表

佛欢喜日的由来

农历七月十五,俗称鬼节,是民间祭祀祖先的日子。而这...

卖本命佛只是冰山一角,更多骗术知多少

近些日子,很多群里出了一些怪事:常有一些莫名其妙的...

出家人的五堂功课是哪五堂

参加三坛大戒的新戒们报到后,就要接受五堂功课的考核...

唯识学中的「八识心王」

佛法唯识学中的八识心王是指眼、耳、鼻、舌、身、意、...

信佛的人为何要供养佛像

其次一个问题,我们信佛的人,家庭里面为什么要供佛?...

【推荐】追求临终正念,在唯识学有三个重点

那么临终的正念,在整个净土宗的修学者,是所有人努力...

「无事不登三宝殿」的说法从何而来

人们常说:无事不登三宝殿。无事不登三宝殿说法从何而...

三藏十二部

三藏即经藏(梵语sutranta-pitaka)、律藏(梵语vin...

永嘉证道歌

君不见。绝学无为閒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 无明实性...

阿閦佛国经

阿閦佛国经卷上 发意受慧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

【注音版】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印光大师校印本)...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

演莲法师《在家菩萨戒浅说》不杀生戒

善男子!优婆塞戒,虽为身命,乃至蚁子,悉不应杀。若...

人生五个不在乎

人生在世,有些事情应该非常在乎的,比如做人的尊严,...

如何判断一个人的根机

什么叫根机呢?我怎么知道我根机好呢?当然,你根机好...

憨山大师开悟前后的三次梦

大师在开悟前后的一段时间里,曾做过与修行悟道极有关...

【佛教词典】得常委

【得常委】 p0994 瑜伽十八卷十一页云:若未离欲一切身...

【佛教词典】归俗

(杂语)弃僧而复归于俗生活也。象器笺十二曰:居家必...

对经典不尊重和亵渎,都会有后果的

把这个经典作为枕头,你去这样作的话,就会损你的福报...

怎样做一个正信的佛教徒

作为居士来说,五戒是最基本的戒律。此外还有八戒,是...

念佛普摄华严法界

原文 : 又问:华严法界,密义重重,以无量修多罗而为...

念佛是修行的捷径法门

净土法门由阿弥陀佛大慈悲心、大平等心中所流出,尽摄...

17个启迪人生的小故事

1. 一个人去买鹦鹉,看到一只鹦鹉前标:此鹦鹉会两门...

念佛时要全佛是心,全心是佛

必须令其全心是佛,全佛是心,心佛无二,心佛一如。《...

你只有一个胃

每年的6月24日,股神巴菲特都要吃上一顿天价午餐。此...

心总是被烦恼围绕怎么办

问: 每天茶饭不思就是不开心,总是被烦恼围绕怎么办...

出家人不能和俗人一样,光为这三个字忙

世界上人由少至老,都离不了衣、食、住三个字,这三个...

各宗要略——真言宗

史略 密宗又称真言宗。以大日如来所说的《大日经》为一...

递出善良与真诚

夫妻俩在楼下卖粉已有时日。简易的摊档,热情的笑脸,...

须知真妄原同体,迷悟由来总在人

须知真妄原同体。 我们一定要了解,这个真和妄是同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