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每天忏悔罪业,罪业的念头是不是又会数数熏习

净界法师  2015/11/0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每天忏悔罪业,罪业的念头是不是又会数数熏习

问:请问法师,法师一直在讲重罪问题,必须至少忏一年,见好相为止。那么如此说来,一个人犯杀业……

净界法师答:对方有死亡吗?对方死掉。那就重罪。

问:那犯后他每天不停地忏悔,杀人的念头一次又一次在他心中再现,直至一年,那是不是又数数熏习了?

净界法师答:我懂你意思了。请坐。谢谢。你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好,谢谢你。他的意思我重复一下,就是我们今天已经犯了一个杀业,或者做了一个淫业或者偷盗的业,那你忏悔,你一定要把它给翻出来。那翻出来的时候,按照你的说法就是说,你又再数数熏习,对不对?

但是诸位要知道一个观念,你现在把你所做的行为翻出来的时候,你是用随喜的心还是忏悔的心,这很重要!如果你是念念随喜或者你一点办法都没有,那这个时候的忏悔就更糟糕,因为你没有忏悔的心。但是如果你今天把这个现出来的时候,你的心是追悔的,这个力量就薄弱了。这就不一样,那就忏悔了。

今天你这个影像已经做了,因为诸行无常,你造了业,这个已经变成种子了,那为什么还要把它逼出来呢?因为你逼出来的时候,你用一个新的心态来面对它,就是我用后悔的心来面对它,那就不一样了。这个种子变成被你破坏掉了。如果你把它逼出来以后,你再回忆的时候是念念地随喜,那么这个现行重新回到种子的时候,势力是增加的。这样讲,你懂吗?你把这个影像再把它调出来有两种可能——让它更大;第二个,让它更小。如果你是用忏悔的心,就是「一切我今皆忏悔」,你是用这种诃责的心来面对这个影像,这个业力是减损的,力量是减损的。它一次一次地减损,一次一次地减损。

当然,最好你能够安住空性,站在本来没有业障的角度来忏悔更好,你这个问题就完全不是问题了。就是你本来没有业障,这业障是后来因缘形成的。所以你用如梦如幻的忏悔,来对治如梦如幻的业障,这个最好。如果你有这个概念最好。站在“清净本然,周遍法界”的一念心性来忏悔,就是站在本来没有业障的角度来忏悔。如果你有这样的概念是最好,这业障的消除更快,而且更彻底。就像蕅益大师说,你有这种安住空性的概念,“灭业障如翻大地”。从大地上翻转,不是从根拔起而已,就像那个推土机整个大地挖起来,这棵树一点都没有作用了。

所以你忏悔它是不是能够很干净,某种程度除了你的用功以外,你的智慧水平,你的观照力很重要,智慧力很重要。如果你是从业果的角度来忏悔——我造了罪业,所以我该忏悔,这也不错,但是这样子速度会比较慢。“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这也不错了,深信业果。但是,如果你从深信业果的基础再知道「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心亡罪灭两俱空,是则名为真忏悔」,那你这个忏悔的水平更高了。

就好像说,我们以前不小心种了一棵毒树,这棵毒树释放出来的空气很肮脏,已经影响到我的呼吸了。你要把毒树移掉有两个方法:第一个,你用铲子去铲;第二个,你找一个挖土机来挖。这两个速度不一样吧?这就是有理观的人在修行上他占了很大便宜。不但是忏悔,你所有的事修,你有理观,那以《楞严经》讲,日劫相倍。

佛法的修学本来就有高低的,没有高低的话,你就不需要判教了。那智者大师天台判教,华严宗也判教,如果每一个法门都一样高的话,那就不需要判教了。那怎么判?这教怎么判?为什么有圆教、别教?法门的确有高低。就是你用什么方式去处理问题,它产生的效果会不一样,会不一样。我们待会儿会讲到空性的问题。小乘用小乘的空观来处理问题,跟大乘的空观产生的效果完全不一样。我们相同的病吃不同的药,效果不一样。

你今天学教理花很多时间,但是从长远来说你没有吃亏。你虽然花很多时间,你看人家在那边拜佛打坐,我来学教理,你没有吃亏。当然,你现在吃亏。但是等到你懂了以后,你会看到——他先跑,但他是骑脚踏车在跑,而你这个车子一开的时候开得很快。学教理刚开始吃亏,但是你懂了以后,你从后面追,你一点都没有吃亏。我保证你不会吃亏的!因为你处理问题比别人快又彻底。

当然我们感谢佛陀的说法,有佛陀的说法我们才有这样传承。要不然我们谁知道这个事情该怎么做呢?所以大智慧的佛陀出世,历代祖师的慈悲,代代相传,慢慢开演,最后到末法时代,我们还有这个传承可以学习,让我们知道该怎么处理我们过去的问题。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影响自己最大的就是「反应」

人的一生,影响自己最大的就是反应,你赞美我,我高兴...

星云法师《佛陀会不会骂人?》

问:佛陀会不会骂人? 答:据佛经记载,佛陀是经常教训...

工作目的是要为社会服务

问: 我有一个问题已经矛盾很久时间了,想问一下老和...

证严法师:时时心存善念

△人之初,性本善,每个人都有一份很清净的本性,这也...

在病苦中如何能信愿念佛

问: 请慈悲开示,在病苦中如何能信愿念佛? 大安法师...

一切罪业的根源来自于愚痴

在《俱舍论》上说,有两种因缘,使令一个人出生会愚痴...

三障未除,不可安眠

这以下分三段,别释当中分三小段,第一小段 约果报,报...

念佛人可以克期取证,提前往生吗

问: 请法师慈悲开示,就着念佛的人,是不是可以克期取...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

【注音版】佛说疗痔病经

佛说疗痔病经...

佛说十善业道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

佛说当来变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俱...

学佛人必须讲究的三种语言

《杂譬喻经》上记载,以前有只甲鱼遭遇枯旱,湖水干涸...

「戒」的三种名称与四种意义

(道海律师这一篇讲解戒律的文章,初学佛者读起来可能...

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

佛教传到中国以后,总共经历了两千年的时间,我们回顾...

爱不必喜,憎不必怒,一切皆如梦事空花

【原文】 语云:爱其人及其屋上之乌。言爱之极其至也。...

【佛教词典】贪欲盖

【贪欲盖】 p0977 如五盖中说。 二解 法蕴足论五巻十七...

【佛教词典】一切唯识

诸识及彼心所,皆能变似见相二分。立转变名,所变见分...

寻找真正的快乐

这天,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中,对众比丘们提起过...

不是佛号有问题,而是你的心有问题

净土宗的修学是本尊相应的法门,就是说,我们临命终是...

【推荐】不清净的愿,佛菩萨能满愿吗

那些大菩萨行菩萨道时,遇到种种众生。一切众生每个人...

护法神对犯邪淫者狠记一笔

中国人有句话:举头三尺有神明,我们每个人头顶上都有...

贪欲对内心世界的影响

在物质文明的典范现代化大都市中,环境污染严重,空气...

吸烟是如何引起致命疾病的

按:新加坡政府在2002年5月31日世界无烟日发表文章指...

副经中的副经

《莫到老来方修道》,我们在讲净土法门的部类门,也就...

【推荐】老去,其实很残酷

有因缘去福利院看望了那里的老人。 大家都要老,但是,...

【佛学漫画】真心

法华经云:佛以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这件大事,就是开...

念佛要离憎爱二心

各位居士在家也念佛,可能念佛用不上力。用不上力的原...

神通不敌生死

昔时,佛在王舍城竹林精舍弘化时,有梵志兄弟四人,皆...

佛不欺人

接触到佛法,一晃二十多年了。回忆这期间的进进退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