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如何才是真念佛

蕅益大师  2022/10/0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如何才是真念佛

【原文】

真能念佛,放下身心世界,即大布施;真能念佛,不复起贪嗔痴,即大持戒;真能念佛,不计人我是非,即大忍辱;真能念佛,不稍间断夹杂,即大精进;真能念佛,不复妄想驰逐,即大禅定;真能念佛,不为他歧所惑,即大智慧。

试自检点,若身心世界犹未放下,贪嗔痴念犹自现起,是非人我犹自挂怀,间断夹杂犹未除尽,妄想驰逐犹未永灭,种种他歧犹能惑志,便不为真念佛也。要到一心不乱境界,最初下手,须用数珠,记得分明,刻定课程,决定无缺,久久纯熟,不念自念,然后记数亦得,不记数亦得。

若初心便要说好看话,要不著相,要学圆融自在,总是信不深,行不力,饶你讲得十二分教,下得千七百转语,皆是生死岸边事,临命终时,决用不着。

【白话文】

真正能够念佛,放下五蕴身心世间,即是大布施;真正能够念佛,不再生起贪嗔痴烦恼,即是大持戒;真正能够念佛,不计较是非人我,即是大忍辱;真正能够念佛,没有稍微的间断和夹杂,即是大精进;真正能够念佛,不让妄想驰逐,即是大禅定;真正能够念佛,不为邪见所迷惑,即是大智慧。

请自我检讨,如果身、心、世间还没有放下,贪嗔痴烦恼还依然现行生起,是非人我还依然不能释怀,间断、夹杂还没有消除干净,妄想纷飞还不能永远灭除,种种邪见还能够迷惑自己的心志,便不是真正念佛啊!

要念佛念到一心不乱的功夫,最初的下手方法,要用念珠计数,把数量记得清楚明白,确定功课的数量,决定不缺少,久久念得纯熟,不念而自然而然的念,这时候计数也可以,不计数也可以。

如果刚开始发心修行便要说好听的话——说要不着相,要学(最上乘的)圆融自在,总是因为信的不够深,行持不得力,即便是你讲的十二分经教,说得一千七百个禅宗公案,都是生死这一边畔的事,临命终的时候,决定用不着。

《灵峰宗论·示念佛法门》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蕅益大师文章列表

本焕长老:修行,功夫,开悟

佛法是平等的,不论你年纪大小,动步早就早回家。当年...

【推荐】听你「自己」的佛号,心才能专注寂静

一句佛号的操作包括念从心起、声从口出、音从耳入,我...

不要只求顺缘,还要求点违缘

我从小就有很多的疑问,也喜欢问。长大以后去读书,老...

净土行人持净土宗外的经咒是杂修吗

问: 弟子每天的早、晚定课是诵《阿弥陀经》一卷,念...

阿弥陀佛略传

阿弥陀佛于未成佛前,在过去无量劫中,为妙喜国的国王...

李炳南老居士《正是用功时节》

每年的元旦都要说几句佛法,本人在台中每星期都有讲经...

什么叫做佛号还没「念好」

印光大师有一个皈依弟子王慧常居士,他在印祖往生之后...

愿不切,行不深

先说愿不切 蕅益大师说:欲决定得生极乐世界,莫若以信...

维摩诘所说经

维摩诘所说经(一名不可思议解脱上卷) 佛国品第一 如是...

【注音版】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注音版】大乘入楞伽经断食肉品

大乘入楞伽经断食肉品...

华严经·净行品

(据《华严经疏钞》分段) 尔时智首菩萨问文殊师利菩...

谤法五逆还能往生吗

问曰: 如四十八愿中唯除五逆诽谤正法不得往生。今此...

如何在布施中达到三轮体空

修布施,最重要的是了解三轮体空的道理。三轮乃指:布...

节俭让孩子健康成长

这是一个真实的发人深省的故事:北京市一对年轻的父母...

病、死现前时,有何五欲可贪

前段时间,学习蕅益大师的一段开示感触颇深。蕅祖云:...

【佛教词典】自誓受戒

即未请三师七证,由自誓而得具足戒。为十种得戒之一。...

【佛教词典】非分乞钵戒犯缘

亦名:乞钵戒犯缘 戒本疏·三十舍堕法:“论犯六缘:一...

我去即来——省庵大师的圆满人生

久负盛名的宁波阿育王寺右侧,有一处隐藏在茂林深处,...

佛教对地理风水的看法

佛教对于世间万象,都有深入的观察,了知天有天理,地...

怎样修六波罗蜜

问: 末学学佛知识浅薄,以六波罗蜜布施、忍辱开始,...

清定上师《心经开示录》

观自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

当前佛教存在哪些问题,应如何改进

问: 您认为当前大陆佛教存在哪些主要问题,应如何加...

知见清净得证涅槃

古印度时,有一位比丘,从远处见到满愿子(即富楼那尊...

感谢嫉妒者

宋徽宗喜欢书画,并且有很深的造诣。一天,他问随从:...

修行人的三大精进

正精进 处事不仅要精进,更要正精进,若只是精进而方向...

敬老养老是福气

《论语》有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初读此句,...

研真穷妄名之为学

我们修行的一个重点:研真穷妄名之为学。盖能深造自得...

六波罗蜜成就了菩萨十种自在

诸佛菩萨,他一方面想办法调伏自己内心的烦恼,一方面...

出家人为何「结夏安居」

安居又作夏安居、雨安居、坐夏、夏坐、结夏、九旬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