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敬老养老是福气

2012/06/2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敬老养老是福气

《论语》有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初读此句,并无什么特别感受,只能大概理解其中的意思:当父母还健在的时候,不要到太远的地方,如果非去不可,也当有一个明确的去处,才能令父母安心。 近年来,年轻人留下年老父母,到城市工作已蔚为潮流趋势。不少老人,子女不在身边,有了病痛,也只能拖着病体与老伴相依为命。更有些子女,还将孩子留给老人照看,于是老人不但要照顾自己,还要替子女照顾孙儿辈,生活更显艰辛。

人,总是会有老的一天,也会有病的时候。在老病交迫时,正需要亲情的陪伴与照料,子女不管怎样都要留在身边照顾。换成我们自己,谁不想此时能有亲人在身边呵护照顾呢?可如今,子女在外工作,与老人分开,难以在最需要的时候尽到孝心,也使在病苦中的老人,更添加了不少的寂寞与孤独。 有些年轻父母,因为不习惯老人,所以不愿意跟老人住在一起。比如,年轻人的饮食与老人不一样,老年人喜欢柔软一些的食物,年轻人却觉得这样的食物太烂不好吃。其实就分两次起锅就行,老人家的就多焖三两分钟就好;又有些长辈喜欢唠叨,看哪样不好就要念叨上几句,常常念,常常说,晚辈听多了也会心烦难受。但我们千万不能说老人爱唠叨,想我们小时候何尝不也是那样老爱问,问东问西,同一件事不知问过多少遍还在问。又或者,有些晚辈爱干净,嫌老人家生活随意。其实小时候自己怎样走过来的,家里的环境不也就是如此吗?对于老人家的节俭,我们既要能体谅,也要能学习。 这些事,仔细看,也都是一些琐事,需要互相谅解与包容。

对子女而言,孝敬长辈,令长辈欢喜,是我们的本分。而长辈对于晚辈,也需关怀爱护,了解子女在职场上的工作压力也挺大的,一两句体贴的话,会让彼此的心更加靠近。家人间,常以这样温馨的话语来调和,家庭会更显和睦。

唐朝张公艺为何能九代同居,使家族和睦兴旺?其关键就在一个“忍”字,因此留下“公艺百忍”的佳话。家庭中的很多琐事,的确需要彼此的宽忍。忍,实际也是爱的一种表现,因为爱,便会退让、礼让、忍让,于是许多冲突,会化之无形。特别是在大家族中,更需彼此的宽容与忍让。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在父母健在之时,因工作不在父母身边,也需常以电话关怀。到了父母年老之时,理应陪伴在侧,多给予关怀与照顾,这是一个家庭的福气。因为子女看在眼里,便会记在心上,将来自己年老,子女也会随侍在侧。 斑斑白发,身影佝偻,脱落的牙,吃一餐都极其不易的老父老母,我们怎能不珍惜与父母在一起的时间呢?为何不在他们人生的最后的时光里,好好陪伴,给予他们一个美好幸福的晚年呢? 诗云:“父母原来树木同,那能免得落秋风。劝君尽力生时养,死后悲号总是空。”千万不要错失了陪伴父母的机会,留下永恒的伤悲!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小牛救母口吞杀刀 孝心打动屠户养牛到老

能海上师曾经讲过一个故事,是讲到父母的恩德。同样也...

好脸色是最难做到的孝道

《论语》里有个小故事。有一天,孔子的学生子夏问孔子...

妙莲老和尚《要为后代培福慧》

一、闲来多为不急忙 古人有句话说:病中方知身是苦,...

父爱与母爱

有一个研究力学的教授,他研究这个高空的物体高速穿下...

只知行孝之显迹,不知尽孝之极致

孝之为道,其大无外,经天纬地,范圣型贤,先王修之以...

助父母往生西方

一个念佛行人,要把念佛的利益为有缘的众生,尤其是父...

活观音已经到你家去了

有一只小青蛙,老是和妈妈唱反调,妈妈教他往东,他偏...

恶口的过患

一天,佛陀为大众开示摩耶夫人的宿世因缘。佛陀说:无...

般舟三昧经

般舟三昧经卷上 问事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祇...

未来星宿劫千佛名经

未来星宿劫千佛名经(亦名集诸佛大功德山) 阙译人名今...

无量寿经优波提舍愿生偈

世尊我一心  归命尽十方  无碍光如来  愿生安乐...

【注音版】大方广佛华严经(81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

闲居之地是非多,如何才能不畏人间舆论

闲居之地, 指视昭然, 吾虽掩之甚密, 文之甚巧, 而...

不要被小事琐事所累

有一对夫妇,吃饭闲谈。那妻子也是兴之所至,一不小心...

功德宝山神咒的功德利益

「功德宝山神咒」的解释,我们还是讲最主要的内容啊。...

净土法门与诸宗之圆通

学习净土法门的义趣 二十多年来,学教、学戒,讲学、做...

【佛教词典】种种色世界

(杂语)世界之种种色相也。华严经光明觉品曰:金色世...

【佛教词典】呾你也他

(杂语)Tadyathā,又作呾绖他,译曰所谓。...

布施是助成佛之胜缘

布施有甚深的功德,是助成成佛之胜缘;布施的功德随着...

怕浪费而吃掉荤菜,这样算犯戒么

问: 师父家人剩下的荤菜,怕浪费而吃掉,这样算犯戒...

会性法师:赞佛偈略说

赞佛偈 阿弥陀佛身金色 相好光明无等伦 白毫宛转五须弥...

圣严法师:不要只是抱怨,要处理抱怨

抱怨是从家庭到社会上的每一个角落,都可以看到的普遍...

药师法门的特质

《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唐玄奘、义净法师等译...

【推荐】激扬生死凡夫令起欣厌

我们这个世间的众生,有一个特点:虽然这个世间很苦,...

佛像开光仪轨

一、杨枝净水赞 杨枝净水遍洒三千 性空八德利人天 福...

佛陀谈对待色欲的态度

摩诃波阇波提夫人等出家以后不久,一天,有一位年轻的...

不开口的真相

过去有一个年轻人,陪着新婚的妻子回乡下娘家探亲。时...

师徒对情人的看法

师徒两人,无事泡茶谈天,因情人节刚过,便聊起这个话...

发菩提心是大乘修行的必要条件

在这个修行波罗蜜的过程当中,常恒地不忘失菩提心。就...

一心念佛就在即心即佛

离相是谈空,离一切相,当下是要即一切法的。宗门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