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真实的力量要强过虚妄的力量

净界法师  2022/12/1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真实的力量要强过虚妄的力量

我们一般人刚开始学佛,你不是说马上改变。学佛以后,你开始回光返照,这时候是「真妄交攻」,可能会遇到楞严经讲的「五十阴魔」,我们攀缘的路还是会走,但是真如的路还是走,到最后会真妄交攻。但是你必须要保证,你真实的力量要强过虚妄的力量。你说:诶,我完全没有虚妄的力量。你就是强人所难,不可能!一个生死凡夫,你要带业往生,就是说你那个真实的力量是强者先牵。你临命终的时候凭什么能够正念分明?凭什么?我们平常也打妄想,也起正念,就像抽签一样,你怎么知道你抽到的是正念?你怎么知道?你平常的时候,正念的力量要强过妄想的力量才可以。

所以我们平常修「止观」,那为什么我们还要读经典?就是「借教观心」。什么叫做「静坐、修观」?就是你跟你自己沟通。你必须跟你深层的自我意识沟通。说:你不要这样子,不要老是喜欢攀缘,你看你攀缘的结果,你得到什么?无量劫来你攀缘也该够了吧。每一生都攀缘,你看你现在得到什么?什么都没得到,除了生老病死,得到什么呢?

我们是不是可以应该换一个新的生命?回光返照,听佛陀的开示改变一下自己,你一定要跟自己沟通。还有修行不能强迫。说:诶,你不可以这样!没有用,反弹更厉害,不能用压抑式的修行,要用道理来说服自己。所以为什么要读经典?就是你用佛陀的教理跟自己沟通,跟过去的你沟通。

所以我们在修行当中,开始修楞严经你会发觉,你遇到事情会有两个声音出现,一个是过去的声音,诶,要这么做,不可以!要那么做!会有两个声音在你内心当中同时出现,那你就必须要选择正确的声音,你每一次都选择正确,你那真实的力量就慢慢扩大。不是说听了楞严经就马上能把妄想抛掉,没那么容易的,因为它跟着我们太久了,太熟悉了,这一条路闭着眼睛都可以走了,太熟悉了。

你先明白道理,你先有一个目标,你每一次的失败当中就呵责自己,让你自己从失败当中,累积一种改变的力量,这样你就有希望。好过你什么都不知道,你这个人就没有希望。你连什么是真、什么是妄都不知道,你还有什么希望?你说:我知道了,我改变不了,至少你是知道了,你已经开始改变了,你就有一个美好的未来,我们看到你的未来,一个人看到希望!

曾有高僧大德说:修行不怕慢,只怕站,站着不动那就完了。说我走得很慢,走得很慢也在走。忏公师父就说:修行是点点滴滴。其实那种暴起暴落的修行,并不好,也不赞同。点点滴滴就是说,你保证我今天比昨天进步,我后天要比明天进步,每天进步一点点。那说进步一点点,也没什么明显,至少你在进步当中,我们看到你光明的未来。一个人可以有一个不好的过去,也可以有一个不是很满意的现在,但是你一定要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那么美好的未来是从什么地方开始呢?从你每一个念头当中,坚持正念,这个坚持,不随妄转,点点滴滴,我们就看到你美好的未来,看到极乐世界的功德,点点滴滴开始出现。所以楞严经在讲安住力、调伏力,它讲修行的时候,就先讲「二决定义」,先讲发愿。其实在修行当中要多一份坚持,不容易的。

在外境的刺激和你内在的习气,两个碰撞时,能够坚持不迷、不取、不动,那你要有些愿力才做得到的。所以在整个修行当中,安住力、调伏力还有坚持力,而你每一次的坚持,其实你极乐世界的功德,那莲花就慢慢慢慢开展出来,就是这样。明白道理,然后坚持下去。你明白道理是很重要,你不明白道理,那你就不知道怎么修行,你连改变从哪里改变都不知道,这个开关,哪一个是生死的开关?哪一个是涅槃的开关?你都不知道,那你就是错乱修习了。闭着眼睛修行。其实「开悟的楞严」就是在讲这个。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工作很忙,如何定早晚课

问: 弟子在医院工作,很忙。请开示:如何定早晚课? ...

虚空本不动,白云自往来

我喜欢五台山那片湛蓝的天空。更喜欢它的祥和与宁静,...

净界法师: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第一讲 第二讲 第三讲 第四讲 第五讲 第六讲 第七讲 第...

四念处观

佛陀刚成道证果时,独自在优楼频螺聚落尼连河边的菩提...

星云大师《天堂地狱在一念之间》

在我弘法的岁月中,经常有人问我:「天堂地狱在那里?...

【推荐】如何解决烦恼和妄想

问: 佛法不离世间法,我们在家二众在生活中修行时,...

不要贪恋世间生灭的福报

过去,波斯匿王每次到祇洹精舍聆听佛陀开示时,必先脱...

出家并不只是简单的到寺庙当和尚

出家,是指离开亲人、家庭、事业这样的世俗世界,到寺...

菩萨行五十缘身经

佛在罗阅祇耆闍崛山中,时与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比丘...

【注音版】净土十疑论

净土十疑论...

佛说盂兰盆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大目乾连始得六...

僧伽吒经

僧伽吒经卷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在王舍城灵鹫...

年纪大了就不要研究教理吗

有一种错误的说法:你年纪轻体力强,应该研究教理;如...

持戒之人,所求如愿;破戒之人,一切皆失

龙树菩萨的《大智度论》,对于戒为第一安稳功德住处,...

如何将中道之理运用于实际修行中

十番显见的道理,就是在说明我们一个菩萨在行菩萨道的...

百岁本老与一位幼童的传奇因缘

本焕长老圆寂前见到的最后一位居士是谁?他就是跟随本...

【佛教词典】著我

在五蕴假合的身上,执著有一个实我。...

【佛教词典】悲华经

梵名 Karunā-pundarīka-sūtra。凡十卷。北凉昙无谶...

忧波毱多尊者的前世因缘

禅宗二祖阿难尊者将入涅槃之际,付法予商那和修尊者,...

不是佛号有问题,而是你的心有问题

净土宗的修学是本尊相应的法门,就是说,我们临命终是...

【推荐】老去,其实很残酷

有因缘去福利院看望了那里的老人。 大家都要老,但是,...

半日学解,半日学行

汝于净土修法,尚未了了。这意思是说,你对净土法门不...

《百喻经》痴人赞父

【原文】 昔时有人,于众人中,叹己父德而作是言:我父...

没有一个是求来的,都是修来的

所有的修行一定是向内安住的;你安住了,你不求功德,...

佛法就在魔法中

「阿难,有此四魔,八万四千诸烦恼门,而诸众生为之疲...

佛的光明随时在我们身边

我再讲一个故事,这个故事是这一篇故事的隔一篇,讲到...

宏海法师:净土十疑论

(第一讲) 各位同修,请大家随着我合掌。 南无本师释...

出家人对父母的孝

古往今来多少出家的人,他们对父母的那种孝,那是刻骨...

如何行走出家路

一、酸甜苦辣荣辱毁誉 要能苦、能乐,修道人要有苦时不...

玄奘法师传

第一卷 玄奘法师,俗姓陈,单名一个袆字,生于隋仁寿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