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古人往生特别容易,为何今人往生十有七难

了然法师  2023/01/2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古人往生特别容易,为何今人往生十有七难

我等念佛行人,应当考实今时净土法门,与古时净土法门,究竟是异耶,同耶。

若言是异,我等历岁经年,从朝至暮,所称佛号,皆是南无阿弥陀佛六字,而与古时佛名,丝毫无别。

若言是同,云何古人生西,个个特别容易,不生则已,生则惊天动地。上辈往生,临终佛来接引,天乐百千,幢幡无数,白鹤飞翔,异香满室。人人可见,个个可闻。要去即去,去亦不须人助。坐脱立亡,任随其意。下至普通行人,皆能预知时至,沐浴更衣,端坐念佛,见佛来迎(见佛色身),安详而逝。逐一思之,令人可慕。

云何今人生西,十有七难。纵然得生,非常勉强,必须人助。考其临终瑞相,许多上辈往生,不及古时中下。况中下辈,更不必言。历观古人往生,解脱自由,何止千万,难以尽述。今则略举数位,大家知之,方信其实。

昔有二位居士,平时以道相交,目为生死莲友。约定往生之日,彼此通知,二人同去。后有一位,不告而行。还有一位,至翌日,方闻其子告曰,吾父昨日无病西归去矣。居士闻之,当下则曰,这老汉,不告而行,吾只须片刻之功,可追及汝。随即沐浴更衣,端坐念佛而化。

复有一位高僧,愈为希奇。去时自云,我归西方去,欲带一侍者,谁愿同我去。众皆无对。傍有一小孩答曰,我随和尚去。和尚云,汝去回家辞别母亲。因他母亲以为戏言,无有此事,乃随口答应。不料小孩返寺,立刻念佛坐化。和尚摩其顶曰,小子何先我行耶。和尚亦随时合掌,念佛而去。

又昔有怀西居士,临终无病告曰,我归西方去。家人云,待烧香汤沐浴去。答曰,我香汤沐浴久矣,竟谈笑而去。

观此五人,临终全无业障所挠,解脱自由。

复有一位僧人诵经,遇见一雉,从外飞入,欲啄僧。随即傍有一金甲神人,执杖逐曰,大师应当生西,岂可还汝命债。观此可知真得念佛利益,而定业可免,况不定业乎。

云何今时行人,临终多被业障所挠,心难作主,痛苦万状,莫能尽述。我等应当究其古人所得,得在何处。今人所失,失在何处。若不究其得失所在,表显分明。有不识者,心不甘服。必谓佛无感应,法无灵验。孤负行人,空劳无益。展转相传,误人不浅。

以下分明辨别,大家可知。

所谓古人临终,无有业缚,解脱自由者,皆因平时修持功夫得力也。无论修观,持名,统能深入如来果海实相,安居如来三昧正定。既能深入如来果海实相,安居如来三昧正定。则平时所有一切尘劳业识境界,自然渐渐销融,化为空寂。乃至灭尽,了无遗余。唯有如来果海实相,普遍十方,充满法界。是以古人,许多入此实相正定,精修妙观。如执明镜,自见面像。直至妙观成就,亲证如来果海实相。极乐胜境,于正定中,要见即见。随时忆念,立即现前。一念现前,顿觉身在极乐境中。

昔日四祖法照大师,在庐山修观,定中亲到极乐。见佛傍有一僧,垢衣蒙头。佛云,此乃衡山承远也。因是大师出定,亲往衡山学之,一见肖然。非但修观,即持名者,若已深入如来果海实相,安居如来三昧正定。复肯努力修持,断惑亲证,净土胜境,现生亦可得见。如人入海,亲见龙宫,复何疑哉。所谓古人临终,善能解脱自由,要去即去,去亦不须人助者,皆已亲证如来果海实相也。纵未亲证,必已深得如来实相正定之力。以上所述,皆是古人所得耳。

云何是今人所失者。盖今时行人,唯知有权,不知有实。纵有修持,但能权上用功,不能会权归实,而即权即实,权实不二,权实一如。所得利益,亦属浅鲜。无量劫来,业力强盛。譬若一杯之水,焉能灭车薪之火。复如沐浴,水少垢重,安得清净。欲得清净,必须全身坐入浴池,久久洗涤,方能尽除无余。

我等念佛行人,亦复如是。欲得无量劫来,三业清净,三障消除。而念佛之时,必须全身契入阿弥陀佛三昧海中,渐渐熏染,久久洗涤,方能令其业障净尽无余。

所谓今人所失者,失在平时修持功夫不得力也。何以故。平时念佛,妄不归真,临终正定,决难现前。因其平时妄念迁流,定水枯涸,杂见混乱,正智昏迷。虽有净行,亦属散漫,莫能统摄,会归一心。纵有功德,终属权小,所以临终受用亦小。譬如水中之鱼,全仗水力,方能活动自由。若得满分之水,则有满分之乐。若得多分之水,则有多分之乐。若得少分之水,即觉有苦无乐。若全不得水,则须臾不能活动,命亦去矣。

我等念佛行人,亦复如是。若能亲证如来果海实相,如得满分之水。若能深入如来果海实相,如得多分之水。若但专在权上用功,不能深入如来果海实相,如得少分之水。若全不念佛,则与如来三昧海水,全不相接,慧命断矣。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乘愿再来是化身还是胎生

问: 乘愿再来的菩萨是化身,还是胎生?如果是胎生,...

可否先做世间事业,然后临终才念佛

问曰: 一生造恶,临终念佛,带业得生,又无退转。此...

印光大师:来生做人比临终往生净土还难

又汝既皈依佛法念佛,当依佛教而行。佛教你求生西方,...

养成凡事尽心尽力、努力以赴的认真态度

记得我上小学、中学的时候,那时环境卫生比较差,常有...

深信切愿不容易,如何才能生起信心

问: 我学佛不久,今年29岁,尽管我的家人基本上都在...

其国众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故名极乐

舍利弗!彼土何故名为极乐? 在以下的经文当中,佛陀都...

不能以通途的佛法,来衡量净土法门

问: 《楞严经》开示淫心不除,尘不可出,意为:五戒需...

一心不乱和念佛三昧的区别是什么

问: 念佛到一心不乱和念佛三昧的区别是什么? 大安法...

【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品

(根据印光大师校定本校对)...

【注音版】礼佛大忏悔文

礼佛大忏悔文...

饿鬼报应经

尊者大目揵连,从佛在耆闍崛山中,游行恒水边,见诸饿...

【注音版】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持午会影响身体健康吗

问: 师父好!请问师父,持午会影响身体健康吗?我听...

从根本上消弭战争

社会的日益腐败,与天灾人祸的不断,根本因素都是众生...

学佛之简明标准

然于佛法,各人当有理解与行为之简明标准,庶可无所歧...

【推荐】念诵太过熟溜或不利于修行

不如法的念诵,就好像从前的留声机(一种通过唱针在旋...

【佛教词典】鼓山神晏禅师语录

全一卷。全称鼓山先兴圣国师和尚法堂玄要广集。又作兴...

【佛教词典】四静虑

【四静虑】 p0410 俱舍论二十八卷一页云:且诸定内静虑...

念楞严咒半年都会背了,为何不产生效果

【阿难当知。是咒常有八万四千那由他。恒河沙俱胝。金...

邪淫念头的报应

对于邪淫的意乐,有人会觉得:心里想一想没有罪吧!实...

真正用功的人,有功夫的人看一眼就知道了

再说调心。这个心就是当下这一念,我们在堂中用功办道...

星云大师《五分钟热度》

五分钟的热度,这是耻笑一个人没有恒心,做事才有了开...

《华严经》中的十种善知识

我们学习佛法,经常会听到善知识这个词。对其含义,每...

傻子的处世哲学

有一则笑话,说一个傻子意外得到一斤羊肉和做爆羊肉的...

大慧宗杲禅师礼观音文

清净三业,一心五体投地,皈依南无十方慈父、广大灵感...

嘴是别人的,心是自己的

师父总有师兄背后偷偷说我。 嘴是别人的,心是自己的。...

持戒布施者易生净土

持戒者容易往生是远离诸染故。 持戒对于我们居士来说至...

车里的佛像要如何摆法

问: 我在龙华寺请了一尊阿弥陀佛,当时我问寺院里的...

随缘不是随便

随缘两个字,是很多人的口头禅。尤其是遇到困难,无法...

弘一大师《药师如来法门》

药师如来法门一斑 今天所讲,就是探契时机的药师如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