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如何消除跟佛陀之间的距离障碍

净界法师  2023/05/0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如何消除跟佛陀之间的距离障碍

心空如太空,豁然无所住。一真法界中,寂照常安住。

这个是天台的禅师,他开悟以后,讲出四句话来表达他的心情。他的内心当中修我空观、法空观,从假入空以后,他的心就像太虚空——豁然无所住。他内心当中是不住在任何一个法界,以无住为住,在无住当中,“一真法界中,寂照常安住”,虽然观一切法空,但不落入断、灭见。他内心当中,寂而常照,照而常寂。现前一念明了的清静心,了了地分明。当然,这是从假入空观。

这个地方,我解释一下。理论上来说,净土宗不是那么偏重空观。但是修空观的话,对净土宗有帮助的作用。所以藕益大师在《弥陀要解》中讲到,念佛有事持跟理持的差别。就是说,如果你不修空观有什么样的不圆满呢?

一、事持

你只是事相上的念。事持就是说,我是业障凡夫,弥陀是万德庄严,这两个是一个个体。我跟你不同,你是佛,我是凡夫,但没关系。我跟你不同,我对你皈依,我祈求你的救拔,也不错。你老人家是大威德,我是业障凡夫,我来皈依你。这个当然也是不错,叫事持。

二、理持

那么理持就是说,我们在皈依之前思维一下。我是业障身,但我这个业障是如梦如幻的,因缘所生,把它拨开来。我看到我业障深重的表层的深处,是一个清净光明的心,是如。阿弥陀佛依止过去的菩提心六波罗蜜因缘,他现出种种的庄严,这个庄严也是因缘所生法,也是如梦如幻的。我也把它拨开来,看到佛的内心深处的本来面目,它也是如。那么一如无二如。

这个时候你会突然间有一个感觉,你感觉你和阿弥陀佛的距离好像比较近。有这种感觉,你不修空观的时候,哎呀!十万亿国土,你会被这个空间产生畏惧跟障碍。但是你经常修空观,你会觉得这个距离不是障碍,一念之间就可以到,的确可以到。所以在藏传的本尊相应法,它到最后一定是修不二法门,我入本尊的功德,本尊也入我的心中,我入本尊的心中。

所以,你今天修净土,当然主要是事持,但是如果你能够善巧,从假入空,把心带回家的时候,你会把你跟阿弥陀佛之间很多很多不必要的距离障碍都把它消灭掉。你会很清楚的知道,你的心跟弥陀感应道交,是可以做到的,因为你们来自于同一个体性,才有这种加持力。这样子叫做理持。当然这个理持就产生了所谓的自他不二。我跟佛陀的心本性是平等不二的,只是因缘的差别。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不能为了懈怠放逸而取底限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

【推荐】佛号就是四十八愿的浓缩版

因为四十八愿,太广大了。我们没办法,去缘四十八愿。...

能够念佛的人,是人中芬陀利华

亦名净除业障,生诸佛前, 就是你能够依《观经》来无论...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唯依名号,安住自心

我们会在这个世间上投胎,这件事情是有它的业力,背后...

是否每天应多念佛号来调伏烦恼

问: 师父慈悲,在蕅益大师念佛开示那个里面,他好像...

忆佛是把家人、工作都当作是佛

大势至菩萨说:十方诸佛怜念我们众生,就像母亲在想念...

真修实干的青萱老和尚

现在要真正找到一个像彻悟大师讲的,真为生死发菩提心...

念佛为主,持咒为辅

至于持咒一法,但可作助行。不可以念佛为兼带,以持咒...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

【注音版】佛说疗痔病经

佛说疗痔病经...

佛说当来变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俱...

大宝积经之无量寿如来会

大宝积经卷第十七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 诏译 无量寿如...

有这样的信心,才算得上深信净土

原文: 若正修净业时,倘达摩大师,忽现在前,乃曰:吾...

今生的生命是怎么形成的

我们来看看今生的生命是怎么形成的,它有一定的过程。...

客僧來寺,不可遮食

【原文】 真诚出家者,怖四怨之多苦,厌三界之无常,辞...

【推荐】你下辈子的房子买在哪里

我在观音寺认识一个师兄,曾经和我一起住过,40多岁时...

【佛教词典】守护国界主陀罗尼经

凡十卷。唐代般若、牟尼室利合译。略称守护国界经、守...

【佛教词典】生灭

依因缘和合而有,叫做生;依因缘分散而无,叫做灭。有...

六根的见闻觉知,全是自己的东西

我们一生当中,你六根的见闻嗅尝觉知,全部是你自己的...

如何知道自己信愿是否具足

前面也讲过,「愿」就是生命的方向,我们怎么知道自己...

虬龙与猕猴

这个故事出在《佛本行集经》,这个故事怎么说的呢?大...

春节餐桌必备的10大素食食材

南瓜 南瓜含有胡萝卜素 打榜理由:同样含有丰富的胡萝...

圣严法师《不要埋怨是业障》

有些人在遭遇困难时,就说:这是我的业障重。不仅是遇...

不要高估了自己,你不是六祖大师

问: 师父慈悲!弟子有听过一个故事,说有一个锅漏匠...

这里就是地狱

有一个人名叫钱琨,平日好吃懒做,游手好闲,因为不治...

普贤菩萨十大行愿略释

在《华严经入法界品》中,菩萨自说过去的行愿: 善男子...

不爱一人,何以百万

印度的德兰修女建立临终关怀院的初期,曾有位官员专门...

淫心不除,不可能出离生死尘劳

身有三种过恶。杀生、偷盗、淫欲这三种过恶。我们身要...

第六意识的病根

我们的心─了别外境主要是前六识,这当中前五识是明了...

蒙山施食仪白话解释

蒙山,在四川省雅州府名山县。这座山的前面,有一个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