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十根手指都不一样长,为什么老是要计较比较呢

惠空法师  2023/08/1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十根手指都不一样长,为什么老是要计较比较呢

每一个人都应该要不断地陶冶锻炼自己成长、进步,因此要常反省自己、改变自己。我们可以不管别人好坏,但对于自己的好坏则要负责任,绝不可说“我就是这样”而不想改变,这是最要不得的观念。

一个人说话时的遣辞用句、语调、含意,可以让人得知他内在的学养、心量、思想和烦恼习气如何。内心清净的人,言语措辞平和不俗气;斗争心强的人,所用的字眼,必然是非好恶偏激强烈。因此当我们一句话出口时,就要反省这句话“成份”如何?说话的动机、心态有没有问题?然后再慢慢调整。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每个人都不免有一些脾气、习气,但一定要时时检讨反省慢慢调整。

身心的习气不只会表现在言语上,它也会表现在你的思惟、待人处事上,甚至炒菜、打法器上。尤其打法器时,如果内心不平静,会给人不安宁的感觉,有人打鼓打得乒乒乓乓地,使人觉得烦躁,可以感觉到打鼓的人心不安定。因此早晚叩钟、打鼓时,想到龙天、鬼神都在听,一定要用很安详宁静的心去叩钟、打鼓。

打宝钟鼓时也不用打得那么大声,听得到就好了,因为那只是带动大家共修的节拍而已,能达到引领大众的效果就可以了。唱诵时也是一样,声音的表达务求庄严不轻浮跳跃,尤其是唱赞或偈颂时不可太快,太快会令气急促,唱慢一点则气较舒和,唱完后使人感觉舒坦,有调节身心的作用。

总而言之,我们要常去观照自己的心性。心是一切的根源,掌握住心就可以调整自己的生命,使它变得清净庄严。对于自己多多少少的恶念,一定要严厉地去警觉,绝不可放纵它。若因起恶念而造作出对不起别人的事,一发觉就应马上向别人忏悔,这是一种自我反省的功夫。第一等人能控制自己的念头;第二等人能控制自己的行为;第三等人是清楚知道自己起恶念造业了,能马上改正忏悔。

这三种人都是非常可取的,第一等人和第二等人,我自己都无法完全做到,所以也不敢要求大家;但成为第三种人并不难,只要有心都可以做得到。所以要求大家至少要做第三种人,不要放纵自己的情绪、行为,尤其不要到处去跟别人申冤,凡事自己要忍耐,学会去消解一切不如意。为什么?所有的不如意,全因为你自己的福报不够,如果你用一些小技巧或不好的行为去伤害了别人,那是你自己在污染自己的心性,损自己的福报,将来还要承受比眼前更恶劣的果报。今天你受到别人的欺负、伤害,只要心甘情愿地忍耐承受,不必多说什么,也不必去逃避,自己把问题消解掉。

在团体里,不可有不平的情绪,尽管好事都让别人占了,轮不到你,也不必眼红、嫉妒,只怪自己福报不够,十根手指头伸出来都不一样长,为什么老是要计较、比较呢?你没有好东西给别人就算了,至少你要清楚自己没有福报而心甘情愿去面对承受外在一切不如意的境界,然后在自己的本位上努力地修集福报就好了。

我们能够常常反省自己有没有去伤害到别人,自然就会感到心安,若遇到逆境就当作消业障、磨心性。成长是自己的事,如果遇境不肯忍耐,也不愿接受环境的挑战,一心只想要一帆风顺,凡不好的事都要丢给别人,这样能成长吗?能行菩萨道吗?我常自嘲自己是没有福报的人,但我也很认命,为什么?这是佛法的真理啊!如果我们背离了佛法的真理,只是显示自己的幼稚、怯弱、无知、无智,更突显出自己没有福报。

福报从何而来?就是从忍辱、努力尽本份、站在自己岗位上默默修集福德资粮而来的。别人比你好、别人欺负你,你只能怨自己前世没有好好修,今天才会比不上别人、被别人欺负,所以不要怪别人,要怪自己。如果今天你不能忍辱,抱怨这个,抱怨那个,你的福报只会更加减损,将来所招感的是内心更多的不平,内心愈不平就愈不容易安份,愈不安份就愈心不平,如此恶性循环,你的福报更是一天天地减损。

所以,大家一定要懂得用佛法来调和自己的生命、增长自己的智慧与福报。第一等人能自己消解问题,第二等人是向师长诉说自己的委屈。我希望大家做第一等人,要常常检讨自己的心性,不要放纵情绪与心念,懂得如何去消解内心里的烦恼。

在出家修行路上,难免会对周遭的人事不满而有情绪的波动,为了不致辗转往更坏的方向去,这时唯一的出路就是用佛法去消融自己的烦恼。你咒骂谁都没有用,因为所有的境界都是自己所现,都是自己宿世业力所招感来的,所以千万不可怨天尤人,这才是真正学佛者的心态,才是真正禅者的心态。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蓦地放下,则一切法了不可得

当我们的心开始带回家以后,我们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

别人的是非善恶与你何干

只看到别人的过失,不审察自己的过失,是我们最大的无...

脸皮薄的人要如何摆脱这种烦恼

问: 我是个脸皮薄的人,社交圈子很小,不敢当众讲话...

百年三万六千日,不放身心静片时

百年三万六千日,不放身心静片时,我们这人活不了好久...

去除比较计较,回归平等自性

有一个学僧道岫,虽然精于禅道的修持,但始终不能契悟...

烦恼来源于放不下

欲动,则心动;心动,自然烦恼丛生。得与失、荣与辱、...

但于事上通无事,见色闻声不用聋

无常迅速,生死事大。众生界中顺生死底事,如麻似粟,...

闲居之地是非多,如何才能不畏人间舆论

闲居之地, 指视昭然, 吾虽掩之甚密, 文之甚巧, 而...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诃罗译 如是我...

【注音版】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

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

【注音版】大佛顶首楞严经

楞严经卷第一 楞严经卷第二 楞严经卷第三 楞严经卷第...

佛说施灯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舍...

把佛号当做本命元辰

第一段讲 静中修 。早晚于佛前随分随力,礼拜持念,回...

真心求净土者,勿忧临终之退悔也

【原文】 一人问:释迦如来以足指按地,即成金色世界。...

把「失去」当成习惯

一般来说,人的天性是习惯于得到,而不习惯于失去的。...

营养密度最高的10种蔬菜

营养密度是近年来备受营养学家推崇的概念,它是指单位...

【佛教词典】莲漏

(物名)莲华漏之略。云栖弥陀经疏钞二曰:约禅诵之期...

【佛教词典】不损恼有情寂静

【不损恼有情寂静】 p0338 瑜伽五十卷二十一页云:云何...

三衣一钵不离身

天下丛林饭似山,钵盂到处任君餐,黄金白玉非为贵,唯...

世间人临终的三种执着

一般人到临终时有什么样的执著呢?一般有三种爱,爱就...

不要做流行的奴隶

父母希望生儿育女,做了儿女的奴隶;男女希望谈情说爱...

10种有益皮肤健康的食物

好皮肤也靠吃出来。美国《预防》杂志最新载文,刊出了...

轮回中谁能与其出苦者

菩萨地上有变易之苦,罗汉果中有分段之苦,一切诸天有...

睡莲花开的声音

有时候,最后结局的定夺往往来源于内心的信心。 我们...

把今生当做通往净土的跳板

我们现在是叫做现在,那我们现在对望过去,就是过去跟...

纵欲是以消耗福报为代价

当欲望的享乐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风尚时,一些在传统道...

求胜上心太厉害,烦恼特别重

如何忏悔?【常起希望,先断憎爱,嫉妒谄曲,求胜上心...

【推荐】「心霾」比「雾霾」更可怕

我们都知道,世间一切经济的发展,实离不开能源,然在...

我们应当如何正确理解和求加持

什么叫加持?加持就是说,加是加被,持是任持。加被是...

净宗修学的基础

希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人,应当修持净业三福。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