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为什么佛菩萨的法身能常住呢

净界法师  2023/09/0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为什么佛菩萨的法身能常住呢

法身的相貌,他是常住的,他没有生灭变化,那是恒常存在,没有消失跟断灭的情况,叫做常住。【谓真如清净相故,本愿所引故,所应作事无竟期故。】为什么佛菩萨的法身会常住呢?这有三种理由:

第一个【真如清净相故】。就是说因为在因地的时候,所有佛菩萨都是契证了二空真如,都是依止这个二空真如的体性来修习善法,没有一个佛菩萨是依止私心而成佛的,都是以这种无私的奉献,安住在我空、法空的真如,生起一种无私的平等大悲心,修习善法而成就佛道。所以他所依止的这个真如,是离一切的相,没有生灭相,所以他所现出来的功德自然是常住的,因为他所依的体是清净相。

第二个【本愿所引故】。前面是说他所依的理体,这个地方是说他所修的因缘也有差别,他因地所发的愿也是无止尽的。我相信没有一个佛菩萨在因地的时候发愿说:我从现在开始发菩提心,我度了十万个众生,我就入涅槃,没有人这样发愿的。你发了这种愿,你不可能成就法身菩萨的,因为你这个愿跟法身不相应,怎么会趋向法身呢?有止尽的愿嘛!

就是说,所有的菩萨在因地的时候,都是发【虚空有尽我愿无穷】的愿,不管他做得到做不到,他的愿不能有止尽,一定要无止尽的愿,才能跟法身相应,你的力量才会趋向法身。既然佛菩萨在因地所发的愿是没有止尽的,当然他成就法身以后,他的愿力就不断引导他,他也就没有止尽,这个本愿是无穷尽的。

第三个,他所应作的事情没有【竟期】,你说众生无边誓愿度,众生也不可能让你度完,所以度众生的誓愿是永远做不完的,所以法身也就无止尽。有这三种理由,说明法身是常住的。

这五种法身常住的相貌,这个太重要了。我们每天会拜佛,有时候会在寂静的心中,称念阿弥陀佛的圣号、称念观世音菩萨的圣号。不知道大家的想法怎么样,你认为你拜佛、念佛真的有效果吗?真的能够感应道交、灭恶生善吗?所有的效果都要安立在这个法身常住,这个地方,我们要把这个存在的问题跟不存在问题厘清。这个存在,很多人忽略存在的重要性,我们只记得存在它有什么样的特性,有什么样的功德,但是我们忽略了所有的功德都必须要存在,这个功德才能显现。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星云大师《佛教的圆满世界》

第一篇 涅槃寂静 壹前言 长久以来,佛教有许多深奥微...

为什么佛菩萨的法身会常住

我们这一段是讲到法身的相貌有五种,第四是常住为相。...

思诸法如梦,降伏现前的爱取烦恼

正示观行分成两个观行,来降伏我们的现前烦恼: 第一个...

佛的三身

佛教常说的三身又作三身佛、三佛身、三佛。身即聚集之...

弥陀即是毗卢师,极乐即是华藏界

同一法身 《华严经》以卢舍那佛为教主,极乐世界以阿弥...

阿弥陀佛的清净法身

我们看看蕅益大师有什么比较深入的开示:这当中有二段...

五阴身不可以离开法身,法身也不能离开五阴身

如果如来的清净法身与五阴身不异,就是两个是平等的,...

在寺院当义工,接受寺院所送物品是否犯戒

问:道场分给师父们的水果、饮料等,师父们可以给居士...

【注音版】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十小咒注音版

1、如意宝轮王陀罗尼 南(nan)无(mo)佛(fo)驮(tuo)耶(...

佛说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阿难说:「闻如是。」 阿难白佛言:「有人事佛得富贵...

【注音版】梵网经菩萨戒本(诵戒专用)

梵网经菩萨戒本(诵戒专用)...

同登彼岸,不为渡河,是为度梦

好,诸位有缘,大家吉祥。 现在我们站在的地方呢,是佛...

【推荐】陈义孝居士:往生极乐的三要三不要

由于悚于生死之剧苦、轮回之路险、三界之无安,所以,...

可以帮对方把业忏悔掉吗

问: 替小孩子拜忏,可是在梦中的时候,那个好现象出...

8妙招化解怒火

解决心情,才能解决事情。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心理学博...

【佛教词典】止持作犯

对杀盗等恶法而言,止为持戒,作为犯戒。反之,对慈悲...

【佛教词典】独觉现观

【独觉现观】 p1384 杂集论十三卷十五页云:独觉现观者...

有修行问题应该怎么办

怎样增强信愿行?念佛的方法?如何做功课? 关于念佛、...

关于不抱怨的名言

◆把坏事当好事办,人生就只有快乐、没有抱怨。 万通...

但能如是直下顿了,不为三世所拘系

自达摩大师到中国,唯说一心唯传一法,以佛传佛不说余...

念佛与持咒有何不同

念佛与持咒,本来源于修定的方法之一,然在净土教法及...

念七佛如来功德利益

南无多宝如来: 除了脱离三恶道,可以使悭贪、吝啬的...

真正的财富

有一个大富翁,拥有千万的财富,别人和他谈话,他都诉...

刘会龙居士往生纪实

守愚念佛过一生 跪着往生度世人 大雨滂沱后的世界格外...

因缘生灭念无常

现今是末法时代,灾难不少,总不禁让人心头一颤,又有...

教育子女应当从根本上著手

原文: 教子女当于根本上著手。所谓根本者,即孝亲济众...

参禅须知

经云:「宁静安详者,禅定中来。」参禅修定是佛教的重...

我今恳切念佛,佛必转更念我矣

【原文】 今且知佛以大慈大悲,于念念中忆念摄化于我,...

存心与择法

一、存心 即普通一般人所谓存心好坏的存心。明显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