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菩萨戒的根本精神

净界法师  2023/09/0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菩萨戒的根本精神

我要告诉诸位,蕅益大师在讲菩萨戒时,他讲一句很重要的话,他说菩萨戒只有一个人持清净而已。那个人是谁,你们知道吗?佛陀!这句话对我很大的鼓励啊!这是出自蕅益大师的话,他说“唯佛一人持净戒,其余皆是破戒者。”这是什么意思呢?菩萨戒不是让你一生持好的,那是要三大阿僧祗劫的。我个人学菩萨戒,觉得是这样,持菩萨戒只有四个字——绝不放弃!真的,菩萨戒你放弃就完了。要做到“虚空有尽,我愿无穷”。我做得不够好,但是我永远不放弃我的努力。这是菩萨戒的根本精神。

诸位,这十重戒我们不讲,这十重戒你不要犯。其它的罪,不要说你持不好,那你说谁持清净了呢?只有一个人持清净——佛陀!我讲过,菩萨戒就是经常保持惭愧心。我实在不行,但是我不放弃我的努力,好过你没有受菩萨戒。我觉得,一个人没有受菩萨戒,你根本都无所谓,因为你都没有一种自我要求嘛!我们一个人,往往因为眼光的见地不够而因小失大,因为微小的过失而不敢去受戒。我觉得你吃很大的亏。受了菩萨戒是修行的开始,它不是一个结果。

很多人说我要把菩萨戒学好再受,你这个因果错乱了。菩萨戒是一个因地,是一个修行的开始。你因为受了菩萨戒,所以你才自我要求,开始自我调整。怎么说你调整以后才受菩萨戒呢?你调整以后你就不要受菩萨戒了嘛!是不是?菩萨戒是一个因地啊!我受了菩萨戒,我开始用这个镜子照自己。所以菩萨戒只有一种精神,就是绝不放弃!

诸位,你去读读《瑜伽菩萨戒》。他把菩萨戒讲完以后他讲一个观念,他说菩萨戒的基本精神,保持一个清净的增上意乐。就是,我对菩萨道充满了好乐,我愿意往这个方向做。虽然我现在做得不够好,但是我不放弃我的努力——你的戒体就在,没有一个人敢否定你菩萨的戒体,也没有一个人说你不是菩萨。你顶多是一个有瑕疵的菩萨,本质还是菩萨,你跟诸佛是同一个鼻孔出气。所以,你受了菩萨戒,你念佛的感觉都不一样,因为你跟佛那种距离是特别的近。一个人没有受菩萨戒,你念佛你觉得跟佛很遥远,因为你跟佛心心不相印,佛发的愿跟你发的愿不一样。

所以,菩萨戒不是要你把戒相全部做清净,因为这个菩萨的十重四十八轻戒,是要修尽未来际,要修三大阿僧祗劫。重点是你以佛心为己心,以佛智为己智,你许下一个跟佛陀一样的心量,许下一个跟佛陀一样的目标,种下一个菩萨的善根。那么从今以后你生长在佛家,身为佛陀的儿子,你整个菩萨道从这边开始,开始去修正自己,往好的地方走。所以,诸位不要认为菩萨戒好像说一定要怎么样,其实你们菩萨戒看太少了,不是这个意思!

你不要把五戒跟菩萨戒相同看待。五戒是很容易做到,菩萨戒就不一样了。那主要的精神就是绝不放弃。我永远觉得我做得不够,但是我相信我明天会比今天好,我后天会比明天好。我可以走得慢,但是我不停止,我总是让生命不断地进步。这是菩萨道的精神。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作为出家人,要尊重佛戒

我那个时候才二十多岁,夜不倒单已经有四五年了,整晚...

在命浊中决定为无常所吞,电光火石措手不及

在命浊中决定为无常所吞,电光火石,措手不及。这还用...

净界法师:精进的释迦牟尼佛

我们看释迦牟尼佛因地的时候,释迦牟尼佛的特色,在六...

一生念佛很精进,为何不能确信自己今生能往生

问: 尊敬的大安法师,在您讲的《净土资粮--信愿行》中...

僧人受具足戒前所问遮难的内容及其意义

僧团为简别出家者是否有资格求受具足戒,事先提出一系...

虚云老和尚云居山传戒开示

戒律是佛法之根本 前来已略说衣钵名相。今将受戒的要义...

演莲法师《在家菩萨戒浅说》不杀生戒

善男子!优婆塞戒,虽为身命,乃至蚁子,悉不应杀。若...

你的心跟三宝有很远的距离

持诵地藏菩萨、恭敬地藏菩萨,这位菩萨能够让你持戒坚...

【注音版】礼佛大忏悔文

礼佛大忏悔文...

饿鬼报应经

尊者大目揵连,从佛在耆闍崛山中,游行恒水边,见诸饿...

【注音版】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佛说九横经

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便告比丘:「有九辈九因缘...

净界法师:测试自己有没有出家的因缘

你想到出家的时候,你想到什么?我们也可以测试一下你...

略谈菩萨戒中的「说四众过」问题

菩萨戒也称大乘戒、佛性戒、一心戒、心地戒、方等戒、...

仰天而唾,唾还从己堕

佛法告诉我们种善得善,种恶得恶之因果真理。在言说中...

一切就在自然中---圆慧法师法语

1.真、善、美是有次第的。真是原原本本、是实相。在...

【佛教词典】二种授记

即无余记与有余记二者。(一)佛现前授记某甲众生,于某...

【佛教词典】安

【安】 p0625   瑜伽十一卷三页云:安者:谓离粗重,...

道尚难办,何能污情染爱

参禅人,立志孤高,迥绝人世,只身孤诣;以道为侣者,...

欢喜与忧悲

人的生活,不是喜就是忧;得则喜,失则忧。然而,得,...

人缘好威望大的十种原因

1、不嫉妒别人。 2、看见别人得到好处,心生欢喜。 ...

佛法为什么要特别强调「无我」的道理

说身无我这个无我的道理,本经上也是常常提到,般若经...

我不是为了生气才活着的

如果你问别人,你活着是为了什么?有的人会说为了快乐...

修法中常见的几种错误

说到这里我们就要先谈谈在修法中常见的几种错误: 一、...

五种布施能迅速得福和改命

修行的成功,须从大悲心中入手。而悲田应以布施为首。...

念佛人为何多是老头老太太

问: 念佛人多是老头老太太,年轻学佛人往往对禅、密...

这两种若离了,你的生死就了了

在意业当中,贪欲是最重的。贪欲,欲就是爱好。爱好,...

张玉琴老居士往生记

慈母张玉琴老居士是辽宁省鞍山市人,于2020年8月14日(...

把心念进去了吗

有朋友问,修行只要念经就可以了,另外多参加法会多去...

圣严法师《别让鬼住在心里》

人为什么怕鬼? 原因是对不可知的事物产生恐惧,害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