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律宗与净土宗的修持是相同还是不同

了然法师  2023/09/2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律宗与净土宗的修持是相同还是不同

【原文】

客曰:常闻律门生弘毗尼,死归净土,究竟与净宗异耶,同耶。

答曰:律门虽则重在戒律,略兼持名,究竟同归净土一也。是以律门自古以来,诸大律师,多信净土。何以故。皆因希望终归净土,亲近诸佛,故发心持戒,自行劝他。昔日净宗昭庆省常律师,创建莲社,专以华严净行品立名,称为净行社者,即此意也。复因净宗观无量寿佛经,注重戒律,说得甚详。按十六观经中品上生,中品中生全仗戒行功德,回向西方。又袁中道纪梦,其兄中郎生西之后,托梦对中道云,大都乘戒俱急,生品最高,次戒急,生最稳。若有乘无戒,多为业力所牵,流入八部鬼神众去,予亲见同人矣。按此净宗律门,互相契合,丝毫不相违也。

客曰:常闻密宗境界,甚深秘密,唯佛与佛,方能知之。未知净宗全属于显耶,或亦兼有秘密耶。答曰:净宗妙旨,不可思议。真俗圆融,权实一致,若能全体识得,显密圆具。

何以故。不见古人云,净土法门,事是大因缘,理是秘密藏。所谓事是大因缘者,乃全实即权,岂非显乎。又理是秘密藏者,乃全权即实,岂非密乎。

【白话文】

客人问:经常听闻修学律宗的人,在世时弘扬律藏,临终时求生净土,究竟与净土宗的修持是相同还是不同?

师答:律宗虽然修学的重点是戒律,同时也兼修持名念佛,最后同归极乐净土。所以律宗自古以来,诸大律师,都是深信净土。为什么?只因都希望命终以后往生极乐净土,亲近诸佛,所以发心持戒,同时也劝勉其他行人持戒念佛求生净土。以前净土宗祖师宋代的昭庆省常律师,创建莲社,专门以《华严经·净行品》命名,称为净行社,就是这个意思。又因净土宗经典《观无量寿佛经》对于戒律的重视,说得非常详实。按照《观经》十六观中的中品上生、中品中生,全体仰仗持戒功德,发愿回向往生西方。又有袁中道《纪梦》中记载,他的哥哥袁中郎往生西方以后,给中道托梦说:大多数都是念佛精进并且持戒精严,往生的品位最高,其次是持戒精严,往生最为稳当。如果念佛而不持戒,多数都被业力所牵,堕入八部鬼神当中,我亲眼看到过以前的同仁流转其中。按照此种说法,净土宗与律门,相互契合融通,没有丝毫的对立和违背。

客人问:经常听闻密宗的境界,深奥隐秘,唯佛与佛,方能了知。不知净土宗完全属于显教呢,或者还兼有秘密教义?

师答:净土宗的深妙意旨,不可思议。真俗二谛圆融无碍,权法实法圆融一致。如能识得净土宗深妙意旨的全体,则显密圆融,全体具足。

为什么这样说?没听古德说过吗?净土法门,事是一大因缘,理是全体秘密藏。这里所说的事是一大因缘,就是全体实相理体即在事修的权法中彰显出来,这岂不是显教?又理体是秘密藏,即全体事修的权法中都该含着实相理体,这岂不又是密教?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唯识的思想有三个重点

整个唯识的思想有三个重点: 第一个,如果你有志于临终...

极乐世界的果地功德,就在念佛的时候念念成就

舍利弗,彼佛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 这是最后一段结示...

口念佛心跟着妄想走,这样往生会有障碍吗

问: 一面念佛,一面妄想不断,乃至口中念佛心跟妄想走...

四十八大愿——(第11愿)正定必至涅槃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住定聚,必至灭度者,不取正觉...

中阴身一现前,累劫的善恶业力也都会现前

阴境若现前,这个阴境,就是中阴身境界一现,就是知道...

转念念佛,直到妄想消灭,佛号独存

这个佛号的操作,是在一个什么情况之下操作? 我们在两...

我们栽培往生的力量,必须要不可破坏

佛陀这种权实二法的操作是怎么回事呢?是唯佛与佛乃能...

散心称名,能否除罪?能否往生?

问:散心称名,亦除罪否。 说这散心能不能除罪呢?你说...

佛说月光菩萨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竹林精舍,与大苾刍众,而...

佛说法灭尽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拘夷那竭国如来三月当般涅槃与诸比丘...

佛说弥勒大成佛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摩伽陀国波沙山(孤绝山也)过去诸...

【注音版】楞严经四种决定清净明诲

(印光大师校印本)...

人都在为什么而奔忙

有一次,我到繁华的首都北京出差,晚上路过一座天桥,...

【推荐】外道相善,乱菩萨法

我们这一生一句南无阿弥陀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想要...

有三种钱花得越多就赚得越多

世界上有三种钱非常奥妙,你花得越多,就赚得越多。这...

真出家的实在难,能成大器的更不易

我们跟佛学,现在都是出了家。但出家有四种:一、身出...

【佛教词典】萨迦耶见已断者有三种胜利

【萨迦耶见已断者有三种胜利】 p1420 瑜伽八十六卷十七...

【佛教词典】大圣制戒通被道俗

亦名:佛制戒通被道俗 子题:律被内众兼明导俗、书绅 ...

古人用功不肯刹那离开工夫,故能当下悟道

有人问赵州:云何是大道?州云:平常心是道。又问:我...

人命在呼吸间

佛在世时,有一位频沙王,是佛陀的大护法,他有位很好...

今人修行,为何念佛者多,往生者少

夫百千法门,同归方寸。河沙功德,总出心源。一切逆顺...

女人为什么有贫富贵贱和美丑

胜鬘夫人是舍卫国波斯匿王之女,也是逾阇国的王妃。...

均提沙弥为何前生堕落为狗

佛在世的时候,和现在一样,就是有很多的人做生意,像...

变化的只是我们的感觉

有个人在市场上买了一个青花瓷瓶,价钱还算公道,做工...

贪嗔痴放不下,八苦离不开的

持戒就是修福!一切不利于众生的事不作,不利于众生的...

藏传净土法门弟子的问答

问:昨天聆听你的开示,颇感受益匪浅,感恩法师。可是...

【推荐】学道须具足五种正信

第一要信自己方寸中一个喜怒哀乐底主人翁,觌体与三世...

大慧宗杲禅法心要——禅病种种

知道了用功方法之外,参禅之士尚须提防禅病,以防走错...

斌宗法师《我人生死之由来》

前言 学佛主要在求离苦得乐,生死之苦冠于一切,同时...

忏悔法门「无生观」很重要

假设我们这一念心跟人事接触的时候都有真正结合,无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