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法执——但去其执,不去其法

净界法师  2023/10/28  繁體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法执——但去其执,不去其法

那有人就问了:四谛法是苦集灭道,有四种相状,而我们是清净心,那清净心跟这四种相状怎么互动呢?

它的互动是这样——在虚空中修声闻行。就是借相修心。我们没有学《法华经》之前叫做什么?叫著相。我们是看到苦谛就投进去,然后就觉得什么都是痛苦的。那么痛苦跟快乐是产生对立了。当你产生痛苦的时候,你就否定了快乐;当你进入空性的时候,你就否定了缘起。

所以诸位!苦谛这个法没有错。我们常常说法执、法执,但去其执,不去其法。我们生死凡夫,当然,从净土宗的角度我们要出离心,所以我们一定要修苦谛。那你说,我修苦谛会不会修到最后出离心太重了,变成进入偏空了,对因缘法产生排斥了?如果你没有学《法华经》,的确会有这个问题。就是,每一个法门,在开药的时候,它会引导你到一个地方,但是到了一个地方它跟另外一个法就产生对立了。但是你听完《法华经》以后,你安住一念清净心,你修苦谛,你不会产生苦谛的执著。

你修无常,也不会跟一般人修无常那样,就紧张兮兮的,好像随时要死亡一样,你也不会产生无常的执著。所以,当你会归心性的时候你是在怎么样?在虚空中修六度法门。这个地方在讲这个意思。就是,会权入实以后,理观是安住清净心,事修还是要修你相应的法门。你净土宗还是怎么样?厌离娑婆,欣求极乐。

当然你说,厌离娑婆、欣求极乐这对立了,那你就取舍了!蕅益大师说,我们是在不取舍中产生取舍。这句话你们听懂吗?我本质没有取舍,但是怎么样?实法妙,权法妙!你不能执实法,否则就变禅宗了。就是说,从实法的角度,我是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但是从权法的角度,我还是要取舍,这两个没有冲突——在虚空中厌离娑婆、欣求极乐。这样听懂吗?

所以诸位!当我们学《法华经》以后,就是会权入实以后,你看,它是叫“会”。那个“会”不是“废”——把它废掉,是会通。懂吗?会通。你不能说,我是法华思想,我怎么可以修四谛法呢?那个四谛法变成声闻乘了。诸位!他落入声闻乘,我们前面讲过,不是四谛法的关系,是他自己要执著。我们不能冤枉佛陀。诸位!佛陀讲四谛法是要让你成佛的,佛陀意思就是说,“十方佛土中,只有一乘法”,但是你有痛苦,你有执著,我讲四谛法来对治你。那是我们自己修四谛的时候,我们自己陷进四谛的执著,把自己变成了偏空涅槃。不是说你修这个法门就一定会陷进去偏空涅槃,不是这个意思。这样懂吗?

佛陀说,我说的一切法都是要让你成佛的。但是我们没有学《法华经》的时候,我们用攀缘心去学。我们以前用攀缘心去起惑造业,学佛以后换汤不换药,还是把那个攀缘心拿来用,只是用来怎么样?用来修学佛法。结果呢?就落入了这种五乘的障碍,四谛法变成声闻人,菩萨乘开始执著功德了。你一布施以后,欸,看看这个功德名里有没有我的名字?但是你不能够说,那这样子六度有错了,不是!是我们一开始的时候没有成就法华的离相的清净心,我们把这个法门变成执著。

所以它这个地方,“在虚空中说声闻行”就是说,当你会归心性的时候,三乘照修,但是成佛依旧,是这个概念。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推荐】下载手机APP客户端

可以更方便的学佛法...

行善如果求回报,心就有了挂碍

从过去佛到现在佛,诸佛关于佛教的教义,有一个概括,...

娑婆求空空愈远,往生极乐入有得空

巧示因于往生,实悟无生者,七地仅名现相,八地乃得无...

慧律法师:摧毁「自我意识」的空间

如果每个人都能体会到:「世间没有任何一样东西是我们...

你若执著它,那你的烦恼就来了

《般若心经》讲的是什么?当然讲的是般若了。般若又是...

一个人的成败就是看你离心性有多近

我们一般的因果的修证是向外,从因缘所生法去修因证果...

到底怎样才算是正见

有一次,尊者迦旃延问佛陀说:世尊!您所说的正见,到...

圣严法师《省思自我,消融自我》

首先,我们要发现自私的我并认清自私的我。如果我们能...

心中的妄想执着不是你原来的东西

那么成佛之道应该怎样找出捷径呢?请看以下的说明。 第...

【注音版】僧伽吒经

僧伽吒经...

【注音版】文殊师利菩萨除淫欲神咒

文殊师利菩萨除淫欲神咒...

【注音版】佛前上供仪

出自弘化社《日诵经咒简要科仪》...

撰集百缘经

撰集百缘经卷第一 菩萨授记品第一 (一)满贤婆罗门遥...

懈之一字,为世间最恶毒之物

懈者,倦之渊薮也。世之万事,若沾住一懈字,作事者纵...

九幅寺院佛系楹联,感受清凉智慧【图】

九幅寺院佛系楹联,一起感受清凉智慧...

超越轮回导归净土的路

是以欲透尘劳,须知要径。将施妙药,先候病源。若细意...

整个佛法的修学,都在修正我们的思想

当我们站在佛教的角度,来观察生命的时候,我们会发觉...

【佛教词典】四念住圆满

【四念住圆满】 p0449 大毗婆沙论一百八十七卷十四页云...

【佛教词典】金刚髻珠菩萨修行分经

(经名)具名大乘金刚髻珠菩萨修行分经,一卷,唐菩提...

【视频】惠空法师《禅宗祖庭朝圣之鼓山涌泉寺》

惠空法师《禅宗祖庭朝圣之鼓山涌泉寺》

【视频】《大悲咒梵音》道证法师念诵

《大悲咒梵音》道证法师念诵

【视频】阿弥陀佛(东林寺助念佛号)

阿弥陀佛(东林寺助念佛号)

今生不了道,披毛戴角还

请看下面。示常源曰: 汝行勿怠,怠非比丘。彼自废者,...

浅讲《信心铭》

第一句话:【至道无难,唯嫌拣择。】 就是你要悟入佛...

渐渐从多是酒肉朋友,提升到多为同参道友

君子之交,其淡如水。 执象而求,咫尺千里。 问余何适...

家不是讲「理」的地方

在爱情的关系里,有一个很多人穷其一生都不知道的秘密...

随时随地怀一颗善良柔软的心

闲来无事,网上漫步,看见一则小故事让我感动不已。一...

想伤害人家,最终也伤害了自己

有人说了,好有好报,恶有恶报,任何事情都是有因有果...

对业力生死凡夫,不能谈玄说妙

若据平等法门,非垢非净,则欣厌无地,折摄何施。但今...

持戒念佛的唐代大诗人白居易

白居易(772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

牛舌与哑巴

《法苑珠林》记载着一个故事。 说在唐朝武德年间,在大...

求道要以德行为本

【原文】 僧问:沙门奚事?曰:事道。 事道孰为本?曰...

佛教的四点真理

所谓佛道,就是佛教的真理。什么是佛教的真理?有四点...

世界冰王的财富故事

有两个孩子从家中偷了一些水果和奶制品,跑到野外去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