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你为什么不敢受戒呢

净界法师  2023/11/2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你为什么不敢受戒呢

你为什么不敢受戒呢?受戒并不表示成佛。我们可能刚开始做得不够好,但是我们内心当中只要不放弃努力,我们不断地调整自己,我们就会不断地把它走好。如果我们不愿意跨出第一步,我们是不是永远没有希望呢?

蕅益大师在讲《唯识三十颂》时,他讲一个观念很重要,在我们修行当中很重要,他说:我们的心有很多的罪业,这个罪业不是一生造成的,是多生多世生命的累积,有无量无边的罪业。就像《普贤行愿品》说:如果罪业有体相,遍虚空不能容受我们的罪业。那我们的罪业这么多,为什么我们短暂的修行就能成就圣道、灭除恶法呢?

这个地方,蕅益大师说了一个重要观念:我们造罪业的时候,依止的是一种妄想、虚妄的心;我们今天修善、修行佛道,我们依止的是真心:真实能够破除虚妄。就像两军作战,虽然对方的军队有好几万人,但是武器都是石头、木棍,那我们今天用的是高科技的武器,我们虽然人少,但是可以消灭对方。或者说光明能破除黑暗,虽然这个房间是千年暗室,这个暗室已经一千年了,但是我们不用等待一千年,一灯即明,只要你知道开关、知道打开电灯的方法,你把电灯打开了,黑暗就消失了。

所以这个地方告诉我们一个重要的观念:在佛法的角度它不怕你烦恼重,它也不怕你罪业深重,它最怕你不栽培善根,佛陀非常担心。因为光明能够破除黑暗,所以佛法经常讲“回头是岸”,最怕你不回头,你不愿跨出第一步,这件事情佛陀担忧。你只要肯改过忏悔、调整自己,依止三宝而修行,你就有希望,因为三宝开展的是你内心真实的力量;你过去造的罪业,那是虚妄的熏习:真实能够破除虚妄。

所以我们今天在发愿的时候,你不要被你过去的罪业障碍,说:我这个人怎么敢成佛?我怎么敢断恶、修善、度众生?我怎么做得到?不要这样讲,你应该试着跨出第一步,因为你这个愿力是随顺真实的心性,你过去颠倒所造的罪业是虚妄的相想,就像光明能够破除黑暗一样。为什么会有黑暗?因为没有光明。为什么会有烦恼?因为我们善根不够。

所以我们只要努力栽培善根,我们就能够远离烦恼。这个地方就是说:“由有本种熏心,故力有常”,只要我们愿意不断地去保护我们的戒体,我们就能够产生一种功能。什么功能呢?“于诸过境,能忆、能持、能防”,然后“随心动用,还熏本识,如是展转,能静妄源”,产生一种返妄归真的力量。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净界法师:禅观与净土(基础篇)

禅观与净土,它的重点就是把大乘的禅观跟净土的念佛做...

星云大师《受持五戒祈愿文》

慈悲伟大的佛陀! 我们烦恼无明的众生,每日放纵身口...

知道某出家僧人是破戒(破见)之人,能不能单独顶礼供养

问: 在寺院中,如果我们知道某些出家僧人是破戒之人...

变化的只是我们的感觉

有个人在市场上买了一个青花瓷瓶,价钱还算公道,做工...

挪用善款是否犯偷盗戒

问: 弟子每月都会代收善款,有时还挪用一些善款来应...

离开一切幻灭就是真实

【圆满菩提。不生灭性。清净本心。本觉常住。】 在六道...

最根本的世间善法

太虚法师讲过一句话:人成即佛成。说的是:我们在人世...

对自己这么残忍,恐怕会失去大好机会

以为五逆十恶,临终回心,念十声佛,就可往生,因此可...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600卷)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一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二 大般...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

瑜伽师地论(100卷)

瑜伽师地论卷第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

悲华经

悲华经卷第一 转法轮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

一一诸色,但唯心故

问:若即心是佛者,则一切含生,皆有此心,尽得成佛。...

拜经拜忏能使身体健康

前面我们看了日记《都摄六根打禅七》知道了拜经在打七...

念佛是专注而少好,还是快念好

问: 念佛的目标是专注而少好,还是快念好? 道安法师...

要想千人头上过,须向万人脚底行

在五台山时,每天上午和中午都有过堂,都是师父给我们...

【佛教词典】十善业

【十善业】 指身口意三业中所行的十种善行为。称为十善...

【佛教词典】慧超

(一)(475~526)南北朝梁代僧。太原(山西)人,俗姓...

【推荐】金瑞珍银楼失金复得的真实事迹

我有一个信徒开一家金饰店,叫金瑞珍银楼,她先生受菩...

观无常悟四谛理法

那伽波罗尊者住在古印度鹿野城时,有位年迈的婆罗门来...

必须看破红尘才能学佛吗

必须看破红尘才能学佛吗?这是一个似是而非的问题。红...

诵经时如何随文入观

问: 法师,诵经的时候是随文入观,还是就一字一字地往...

身为管理者应会的56个故事

一、用人之道 去过庙的人都知道,一进庙门,首先是弥陀...

持戒的方法次第

先持声闻四弃八弃,执身不动。后行菩萨清净律仪,执心...

中医如何看素食

随着素食日益普及,人们逐渐知道素食对健康的好处,不...

常起瞋心如同慢性自杀

大家都知道瞋是心中火,不但对自己不好,对别人也不好...

大悲咒修法简规

一、祈请 顶礼十方常住三宝(上香后三拜) 二、忏悔 往...

光有慈悲是不够的,还要有智慧引导

在学佛的人中,有两种现象比较普遍,一种是每天忙于世...

怎样才能把善根启发起来

流转门、还灭门。 丙二、转化生命 丁一、总说 什么叫...

爱是一种心境

盛产童话的丹麦有两位科学家,他们是兄弟。弟弟叫哈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