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务实地去面对人生果报

净界法师  2023/12/3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务实地去面对人生果报

佛法认为过去发生的事情是不能改变的,但是你未来有无量的希望。你未来要何去何从,那就看你是依止什么样的思想。

你看孔夫子,他三岁丧父、十六岁丧母,他的青少年运是非常不幸的。没有父母的依靠,在古时候是非常悲哀的。等到他十五岁“而志于学”,用功了几年,对整个圣贤之道有了心得,想要做官的时候,你看他:十五岁到五十岁的时候,有三十五年的时间,他是不得志的,没有一个诸侯愿意重用他,他可以说是孤家寡人一个。

我们从孔夫子的历史来看,其实他十五岁到五十岁的时候,他是想要有所作为的,对于他与生俱来的天命,他想要去抗拒它、想要有所改造。不能作官,我就一定要去“知其不可而为之”。

但是到了五十岁以后,你看他的思想变化了,开始知道一个人要“素位而行”。他认为实践理想,不一定要做官。他知道他的生命因缘,五十而知天命,他知道他的因缘应该从事教育,从教育当中去实践“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而达到更好的效果。

所以生命的本质,我们不一定说它怎么样,你就一定要怎么样。我们不能忽略前生业力所带动的天命,重点是--在你的生命当中,你应该用什么样的思想来经营你的生命!就是说你的过程是特别重要,佛法是不重视结果的,它重视的是你这个过程--就是你的因地。

这个地方是讲到因相,就是说我们生命的水流,基本上是由业力所推动的,而产生业力的正是我们的思想。

所以简单的说,我们的生命是受着我们不同的思想,而产生不同的水流。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觉得唯识学很沉重,可以看看《楞严经》

我个人学《法华经》有一段因缘,跟大家分享一下。我读...

随业往生与随念往生

从今生的角度来看,我们今生造了很多的业,到底什么业...

命运把握在我们自身手里

世间上的人都明白冥冥之中有命运的存在,而更多的人认...

雷阳公问地府官吏

族叔祖雷阳公说,从前有个人遇见阴曹地府的官吏,便乘...

为什么说饮食的滋味是不真实的

那么到底我们在吃这个美好的滋味,这个滋味是怎么来的...

无量劫来都被自己的妄想误导了

你想想看,一个人好端端的,谁愿意去造罪呢?肯定是仁...

人唯知道有来春所以留着来春谷

一般的人都不知道:生是从哪里来,死向何处去。因为对...

制售淫书黄碟的报应

他专门精于绘制彩色的色-情画,凭着这一手技术就到省...

【注音版】礼佛大忏悔文

礼佛大忏悔文...

饿鬼报应经

尊者大目揵连,从佛在耆闍崛山中,游行恒水边,见诸饿...

【注音版】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佛说九横经

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便告比丘:「有九辈九因缘...

你有三分的修行,佛菩萨就会给你七分的感应

世尊!若有菩萨得闻是陀罗尼者,当知普贤神通之力。若...

净界法师:测试自己有没有出家的因缘

你想到出家的时候,你想到什么?我们也可以测试一下你...

略谈菩萨戒中的「说四众过」问题

菩萨戒也称大乘戒、佛性戒、一心戒、心地戒、方等戒、...

仰天而唾,唾还从己堕

佛法告诉我们种善得善,种恶得恶之因果真理。在言说中...

【佛教词典】一切有为法

【一切有为法】 泛指一切有作为、有造作的因缘所生法。...

【佛教词典】五下分结

(术语)三界中,欲界之结惑曰下分结,立五结:一贪结...

佛不欺人

接触到佛法,一晃二十多年了。回忆这期间的进进退退、...

惟贤长老《三皈的广大意义》

三皈,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皈依佛,两足尊;皈依...

跳出轮回的苦

在这个三界轮回,最好的是天,再么人,再么阿修罗,阿...

劝人布施也要注意善巧方便

问: 师父,以下综合几位同修的问题,请慈悲开示:对于...

中国佛教慈善事业的理论依据

中国佛教能够经得起二千多年的历史考验,并成为中华文...

道尚难办,何能污情染爱

参禅人,立志孤高,迥绝人世,只身孤诣;以道为侣者,...

欢喜与忧悲

人的生活,不是喜就是忧;得则喜,失则忧。然而,得,...

人缘好威望大的十种原因

1、不嫉妒别人。 2、看见别人得到好处,心生欢喜。 ...

佛法为什么要特别强调「无我」的道理

说身无我这个无我的道理,本经上也是常常提到,般若经...

我不是为了生气才活着的

如果你问别人,你活着是为了什么?有的人会说为了快乐...

修法中常见的几种错误

说到这里我们就要先谈谈在修法中常见的几种错误: 一、...

五种布施能迅速得福和改命

修行的成功,须从大悲心中入手。而悲田应以布施为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