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惟贤长老《三皈的广大意义》

惟贤法师  2011/09/2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三皈,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皈依佛,两足尊;皈依法,离欲尊;皈依僧,众中尊。

皈依佛,两足尊。哪两足?智慧具足和福德具足。佛到了最高境界,证得菩提,就有最高的智慧,这不是一般世间上的智慧,而是洞察宇宙实相的真智慧,是名智慧具足。佛在多生累劫以来,有大悲愿,救苦救难,而积累的功德,名福德具足。佛有三身:报身、化身、法身。报身代表佛的智慧圆满,化身代表悲心度众生,法身代表佛的真心充满法界。

你们能皈依佛,就要向佛学习,由迷转成智慧,不要再迷了。修智慧,就需要多闻熏习,学习经典。修福报的意义很广泛,恭敬父母、尊重师长、戒杀放生、怜贫惜苦、尊老爱幼、护持佛法、护持三宝等等都是种福田。皈依佛,由迷转觉,使自己将来具足智慧,具足福德,这是一条光明大道,能让自己脱胎换骨。

皈依法,离欲尊。法宝是暗夜中的灯塔。我们在暗夜中走,长夜暗暗,迷失了路,现在学习法宝,法宝就是个光明的灯塔,给你指引着前进的道路,使你不掉深坑、不堕悬崖。怎样才能不掉深坑,不堕悬崖?有方法,就是法宝。离欲尊,什么离欲?欲代表六尘境界,在六尘境界上,离开贪嗔痴,达到内心清净,才能解脱业障、解脱烦恼、解脱生死,所以叫离欲尊。

法宝是佛的经典,三藏十二部教典。这个法是哪个说的?是佛说的。佛把自己的觉悟境界,把自己身心所证的境界,用语言形式表达出来,使众生能够了解,并能够依教奉行。皈依法宝就要学习经典,懂得佛法真理,明白缘起性空的道理、诸法无我的道理、诸法唯心的道理。在行动上就勤修戒定慧,熄灭贪嗔痴,使内心真正能够解脱,不染六尘。

你们皈依以后,不但要读诵经典,而且要学习经典,才能得到真正受用。什么叫受用?不是说,谁钱多地位高叫受用。在佛法来讲,内心清净,远离烦恼,消灭习气,淡泊少欲,不损人利己,使自己成为一个真正有品格的人、有知识的人、有智慧的人,这才是真正的受用!

皈依僧,众中尊。僧就是代表佛住持正法,弘扬佛法。僧是和合的意思,和合与众相处,大家能够和合无诤,这就必须首先要具足德行,要守戒。提高德行,止恶行善,转染成净,就是真正的道德。有这种德,就为众人所仰望,为诸佛所欢喜,为诸天所拥护,所以叫众中尊。在一切众生中受到尊重,必须要有德。

所以,皈依以后,就要严守三皈五戒,奉行十善,相信因果,相信业报。而且这个相信因果业报,不但是信现在,还要信过去、现在、未来三世因果。

皈依三宝后,还要忏悔。为什么呢?因为过去生中不知道造了多少业,每个人都有业。俱生带来的业,业力牵缠,就不自在。人自身有生老病死苦,环境有天灾人祸,处处都在恐怖中,都是由业所累。我们就必须要忏悔这个业,忏悔以前的业,不要再造新的业。忏悔偈:

往昔所造诸恶业

皆由无始贪嗔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

一切我今皆忏悔

把自己洗干净,接收新的善法,必须要忏悔。而这个忏悔要有诚恳心、惭愧心、决断心、勇猛心,这才是真正的忏悔。你们每天都要忏悔,这样就可以洗清恶业,能够使各方面都比较顺利。为什么?自力和佛力结合起来,就可以消你的恶业。

最后就是发愿,要发四弘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这是我们学佛最高的愿望。四弘誓愿包括菩萨的三聚净戒:摄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

“烦恼无尽誓愿断”就包括摄律仪戒,就是一切恶不要再造了,止恶行善。

“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就包括摄善法戒,要广修一切善法,三皈五戒十善、八正道、四谛十二因缘、四无量心、四摄六度都叫做善,一切善法都包括在里头。

“众生无边誓愿度”就包括饶益有情戒,悲悯众生,救苦救难,以悲心救苦为主。

你们把三皈五戒守好以后,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发心受菩萨戒。要净化这个世界,真正实现环保、实现和谐,必须要净化心灵,需要人人学佛,人人行善,人人修菩萨道,人人做菩萨。那么,我们这个和谐社会就真正能够实现,这个责任很重大,需要大家好好发心,好好努力!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惟贤法师文章列表

莲池大师对「归命」的详明诠释

归命,如波罗蜜例,倒语法也。归义有二:一者归投义,...

等待也很有意义

当你兴致勃勃地进入饭店吃饭,遇到慢吞吞的上菜速度,...

小偷与三皈依

从前有个老和尚,也没住在庙里,自己找了个破屋子单门...

生命存在,究竟有何意义

「生命存在,究竟有何意义?」许多人在一生之中,会不...

人之一生,实同蜂之酿蜜,蚕之作茧

今日诸位发心来归依三宝,老衲甚为欣慰,诸位远道过江...

戒法的功能

《业疏》云: 戒是警意之缘也。以凡夫无始随妄兴业,动...

无尽大悲 矜哀三界——宏海法师浴佛节开示

各位有缘,大家吉祥。 今天是农历的四月初八,是我们大...

未受三皈五戒,算不算盲修瞎练

问: 顶礼法师,请问法师,未受三皈五戒,算不算盲修瞎...

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

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卷第一 佛在王舍国灵鹫山中,与...

佛说四十二章经

昔汉孝明皇帝夜梦见神人,身体有金色,项有日光,飞在...

【注音版】金光明最胜王经

金光明最胜王经...

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

断际心要 河东裴休集并序 有大禅师。法讳希运。住洪州...

出离心不切,佛号提不起来怎么办

问: 惭愧弟子学佛好几年了,一直持诵《无量寿经》,可...

当知现生所受刀兵水火等事,皆由自造

以人食羊。羊死为人。人死为羊。如是乃至十生之类。死...

提倡环保--远离有毒香烛

可怕的现状 我们每到寺院等宗教场所,都会看到袅绕的烟...

圆因法师:浅释放生

一、放生就是救命 放生就是救那些被擒被抓,将被宰杀...

【佛教词典】四种令于尸罗深生爱乐

【四种令于尸罗深生爱乐】 p0468 瑜伽七十卷十页云:复...

【佛教词典】七处平满相

又作七处隆满相、七处满足相。如来三十二相之一。谓佛...

住持之道与待人之道

心定法师刚接任佛光山寺的住持不久,他告诉我一件事:...

身在公门好修行,走进宝山不空回

吴兴县(湖州)有一位大中丞(巡抚),他的先父曾经当...

逃避和出离有什么不同

问: 师父,逃避和出离有什么不同呢? 慧广法师答:...

用计数念佛还是清净心念佛好

问: 用计数念佛还是清净心念佛好? 大安法师答: 这...

念佛法门要注意些什么

问: 佛法的重点在哪里?念佛法门要注意什么问题? 慧...

证严法师:静思忏悔

△ 人因自觉而成长,因自满而坠落;自我批判的认错心...

人系于妻子舍宅,甚于牢狱

上一次跟大家讲《四十二章经》,财色招苦。因为我们每...

在家如何修行才最高效

我们在家居士为了生活,还得有个生活手段,所以每天要...

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

俗话说: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简单的一句话,包含...

可以有妄想,但是不能随它而转

诸位要知道,在修学的过程当中,如果你要进步快一点是...

日常生活俗事太多该怎么修

原文: 所言俗务纠缠,无法摆脱者,正当纠缠时,但能不...

天耳通

从前,有一个叫耆婆的老先生,他会一种很特别的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