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迥脱根尘,灵光独耀

净界法师  2024/01/3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迥脱根尘,灵光独耀

蕅益大师,他在二十五岁时,他有一次在径山坐禅。坐禅他是要息诸缘务了,内观真如,但前提是你要学过教理,你不能自己创造一个方法。佛法的修学在前面的阶位,都一定要传承“欲知山上路,须问过来人”。

蕅益大师他当初是学过天台教观的,他依止天台的教观参禅以后,他在自传里面写到:他曾经达到一个境界,“迥脱根尘,灵光独耀”。我们一念心本来是很干净的,清净本然,但是我们因为第七意识的执取,而执著很多相,执著什么相呢?根尘!执著我们的根身,这个身体是我的;“尘”就是外在的这些人事的影像,所以弄得我们压力很大。因为你本来没有一物,那我们自己多事,就自己去惹尘埃。

蕅益大师他这个时候,把这个根尘的尘埃,当下“啪”!放下了,“迥脱根尘,灵光独耀”!按照《楞严经》的说法,“如鸟出笼”,就像这个鸟它本来在虚空是中飞得很好,但是它不小心跑到笼子里面去了,被根尘的相所障。那加行位的菩萨他慢慢的修我空观、法空观,把相给调伏了,就是如鸟出笼,这个鸟它开始回到虚空了,当然他只是一时的相应。

但是蕅益大师说,从那次以后,他对于身体的执著完全轻薄了,迥脱根尘,灵光独耀。我们从他这句话的判断,合理的推论:他是顶位。因为他“根尘”是所取相,脱落了;但是灵光独耀,这个“能取”的自我概念,有没有消掉我们不知道,但是起码是顶位。

一个人一达到顶位,在唯识的判教:资粮位的菩萨是“若堕恶趣,终不久留”,换句话说资粮位的菩萨还有可能堕三恶道。顶位的菩萨是永远不堕三恶道了,虽然他有三恶道的业力,但是他不可能得果报了,因为他空性的力量太强了,他可以让他三恶道的业力永远不动,从今直到成佛为止。他如果没有到净土去,他的生命只有两种情况:要么做人,要么做天,他永绝三恶道。这个不是他的业力强,因为他的心态不一样了,他对于粗的所取相、能取相,这种灰尘都脱落了,所以他已经不可能去刺激到三恶道的业力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往生后发愿回娑婆世界,会不会又再堕落

问: 请问信愿念佛人往生后,发愿尽未来劫,仗佛愿力普...

「无禅无净土」会怎么样

第四个偈子:无禅无净土,铁床并铜柱,万劫与千生,没...

修桥建庙的「大善人」为何会下地狱

我们到了道尹衙门里,伍道尹把我们几个人,和徐蔚如居...

堕落到畜牲道,都是自心所招感的

大的苦厄即指三界内六道众生的分段生死,指三界内(欲...

站在众生的角度来思惟事情

这个地方我们值得一说的就是:所有的菩萨大概你要行菩...

畏惧三途之苦

我今天讲的题目是惧三途之苦。经上常常讲:失人身者如...

堕落到畜牲道,都在偿还宿债

我们修学佛法这个心不能间断,不要朝三暮四,放逸懈怠...

魔化比丘死后投生何处

《佛说法灭尽经》:众魔比丘命终之后,精神当堕无择地...

佛说百佛名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

杂譬喻经

(一) 昔有比丘聪明智慧,时病危顿,弟子问曰:成应...

【注音版】千手千眼大悲心咒行法(大悲忏)

千手千眼大悲心咒行法(大悲忏)...

【注音版】供灯仪轨

供灯仪轨...

我们为什么喜欢习惯性评判别人

当你的心去接触境的时候,第一个念头就是感受,第二个...

如何如法的念佛

南无阿弥陀佛你这句佛号从哪里来?从心而起,从我内心...

佛舍利是结石吗

问: 最近有几位高僧大德相继圆寂,网上有很多关于佛舍...

「邪因缘论」与「无因缘论」

释迦牟尼佛在印度出世时,当时的印度是一个文化非常发...

【佛教词典】形色

(一)梵语 sajsthāna-rūpa。有形之色。“显色”之对称...

【佛教词典】色赞悭

【色赞悭】 p0567   集异门论十一卷十四页云:云何色...

净土法门的本质特点——感应道交

在慧远大师身上,无论是他的知见,还是他的修行实践,...

喜贪美色美味,当修如是观法

如经中说,修定的人要离欲及恶法。离欲即指离开五欲。...

为何名为观世音

观世音菩萨过去修什么法门,现在得名为观世音呢?具有...

我身有无

有人旅行远方,独宿于空屋中。半夜里有个鬼,背着一具...

印光大师:杀生吃肉的开示--杀业最碍往生

杀业最碍往生。即不往生,更须不食肉。庶免未来偿身命...

一切皆舍,了脱生死

现在佛教在世界上,大体都在弘法、宣传,虽然很普遍,...

净慧法师《觉悟人生,奉献人生》

各位居士:下午好!今天给大家讲的是个老题目:觉悟人...

以善来对治纠正不善

一般人多半不清楚什么是善与不善,什么是好的心与不好...

低头也是一种智慧

古人云:至刚易折,上善若水。做人不可无傲骨,但也绝...

生命危脆不能长久

昔日佛在毗耶离城甘梨园时,比丘们观察到此地平正庄严...

一切依正庄严都是一切众生自性本具的

明上住处、生处种种庄严,皆是阿弥陀佛大愿大行称性功...

受伤未尝不是另一种成全

清朝时,淄川有一个穷小子,腊月将尽,还缺吃少穿,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