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站在众生的角度来思惟事情

净界法师  2012/11/1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这个地方我们值得一说的就是:所有的菩萨大概你要行菩萨道,你就要成就一种功德就是‘分别众生,所有知见’。

我们刚开始在成就自利的时候,我们的所观境都是观察自己的五蕴身心世界,它是无常、是苦、是无我的,大概你的心的活动范围都是自己的身心世界。

当然刚开始这样子是可以理解,因为你必须要去调伏你对五蕴的执取。但是菩萨道就不同,你开始要去注意众生世界,你了解众生在想什么,你要开始去分别众生的所有知见。

你看我们最近有一个大企家王永庆先生往生,很多人怀念它的功德。我看到其中有一段:有一个人说,王永庆先生有一种很特殊的功德,他身为一个企业家,比方说,他跟人家做买卖,人家跟他订一个产品,当时的定价是一百块,结果三个月交货的时候,这产品降到八十块,王永庆先生等于占了二十块的价差,王先生他一定把二十块的价差如数的还你,他不占你这个便宜;当时是一百块,现在变八十块,他还是把二十块还给你。也就是说,王永庆先生他那明了的心,会站在众生的角度来思惟事情,分别众生所有知见。我们一般人是完全站在自我的角度来看世界,以自我为中心,所以我们的功德会很狭隘就是这样子!

就如忏公师父说的,我们一定要‘学吃亏’,你要站在众生的角度来思惟事情。我们开始要行菩萨道的时候,你的思考模式一定要改变,否则你菩萨道没办法做。你要试着去自他交换,你要站在众生的角度,他需要什么,而不是我需要什么,他需要什么,他的想法是什么?我们尽量满足众生的愿望,分别众生所有知见,依止这个出发点来行菩萨道,这就是我们在十大愿王里面的‘恒顺众生’。

当然现在诸位还不可能有这样的功德,但是总有一天你会达到这样的意境,分别众生所有知见,来做众生的种种加持。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星云大师《佛教青年成功立业之道2》

各位同学: 记得上周讲佛教青年成功立业之道,我曾提...

以果地觉作因地心,把弥陀功德转为我们的功德

我们念南无阿弥陀佛名号,功德到底在什么地方?他的理...

工作如何才能不手忙脚乱

人不可能离开工作,而且愈是有理想,愈是对生活保持积...

修到什么程度才可受菩萨戒

问: 有些学佛多年的居士,不敢受菩萨戒,自认为不够...

念地藏菩萨名万遍,一切毒害不能损之

复次观世音菩萨。若未来世。有善男子善女人。或因治生...

如何提高我们的管理能力

问: 有没有好方法,能提升我们这些人的管理能力,也...

【推荐】佛教智慧与幸福人生

为什么生活中很多人总是有怨气,有委屈,满腹牢骚? 快...

读诵《法华经》的24个理由

1. 看看《妙法莲华经》到底妙在哪里?智者大师光讲这个...

佛说月光菩萨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竹林精舍,与大苾刍众,而...

佛说法灭尽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拘夷那竭国如来三月当般涅槃与诸比丘...

瑜伽师地论(100卷)

瑜伽师地论卷第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

【注音版】朝时课诵

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

拜佛行为不是偶像崇拜

说佛教是偶像崇拜,是只看到佛教的表面现象,不了解佛...

轻毁出家人会成熟极重恶报

佛曾经说:任何众生如果对身披袈裟的比丘产生恶心,因...

有修行问题应该怎么办

怎样增强信愿行?念佛的方法?如何做功课? 关于念佛、...

【推荐】弘一大师:改过十训

1、虚心: 常人不解善恶,不畏因果,决不承认自己有过...

【佛教词典】国土海

(术语)对于世界海而言。谓不可思议佛刹即十佛自体所...

【佛教词典】解脱知见

自己知道已经获得解脱的智慧,也就是观照常明通达无碍...

是非以不辩为解脱

百丈怀海是福州籍的著名高僧,长乐龙泉寺为其剃度出家...

不正知者,于所观境谬解为性

随烦恼二十:不正知者,于所观境,谬解为性。能障正知...

善恶果报歌

因果分明定不差,古今种豆岂生麻。 善恶如无罪福报,...

《华严经》到底有多少版本

我们平常诵读的《华严经》多为《八十华严》,对佛教经...

竞争对手是前进的推动力

康熙大帝在继位执政60周年之际,特举行千叟宴以示庆贺...

释迦如来成道日 各寺院熬施腊八粥

杭州灵隐寺:腊八节施粥20万份 1月22日(农历腊月初八...

宽容的最高境界

二战期间,一支部队在森林中与敌军相遇,发生激战,最...

翠岩禅师《警僧铭》对僧人的告诫

翠岩可真禅师是宋代著名高僧,福州人。曾经参访过慈明...

关闭六根能得到更精致的快乐

为什么思惟苦谛,观受是苦?用苦来调伏感受的刺激。你...

梦参老和尚:阎浮众生举心动念无不是罪

尔时,地藏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我观是阎浮众生,...

印光大师嘉言录--释普通疑惑

● 以下论理事: 世出世间之理,不出心性二字。世出世...

宽容是一剂良药

古代有一老禅师,夜晚出房门巡夜时,发现墙脚有一把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