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第八识就像是一个急速的水流,不常又不断

净界法师  2024/02/2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第八识就像是一个急速的水流,不常又不断

『无始时来界,一切法等依,由此有诸趣,及涅盘证得。』《成唯识论》解释第八识的功能叫做藏,它能摄持二件事:

第一个摄持『无始时来界』,这个界是指种子──前七转识所造的善业种子、恶业种子、有漏种子、无漏种子,通通都被保存在第八识。

第二个摄持『一切法等依』,一期生命的果报,也是第八识所摄持。因为有第八识的执持,因此而有诸趣以及涅盘的出现。就是因为这一切杂染的因果──六趣的果报跟清净的涅盘,都必须要有第八识,假设没有第八识,业力就没得保存。因前六识是有时候起现行、有时候不起现行,你要第六意识保存业力,要是它不起现行,这些种子就丢掉了。而第七意识虽然恒常相续,但第七意识也不保存种子,它只做思量的功能。所以一定要建立第八识异熟、摄藏的功能,才能保存我们所有的业力、也能保存我们戒定慧的功德,而创造出染净的因果来,这样才能够建立因果的相续。

阿赖耶识是我们整个生命的一个本体,它执持业力、又变现果报,那么它的形相到底是断灭呢?还是常住呢?『非断非常,以恒转故』。它既不是断灭、也不是常住。为什么?因为它有二个功能︰一个是恒,一个是转。『恒谓此识无始时来,一类相续,常无间断,是界趣生,施设本故,性坚持种,令不失故。』什么是恒呢?就是第八识无始劫来,『一类相续,常无间断。』第八识的相貌一类相续,它是无记的,不起善也不起恶,而且恒常起现行,没有休息的时候。

『一类相续,常无间断』,这是总相,以下分成二类:首先看它的果报,它能够『是界趣生,施设本故』,它是三界、六趣、四生整个果报的根本,这些果报是谁变现的呢?是第八识变现的。其次,『性坚持种,令不失故』,它的体性很坚固,因为它能够把种子保存下来,使令不失。简单说这个恒,从果报来说,它能够保存一期的果报;从因地来说,它能够摄持无量无边的种子,使令不失。所以它有恒常、相续的功能,它不断灭。

『转谓此识无始时来,念念生灭,前后变异,因灭果生,非常一故,可为转识熏成种故。』第八识,它还有一个转的功能,所谓『无始时来,念念生灭,前后变异』,它不断的受熏,因为前七转识从来没有闲住啊,一直在造业,那些业的功能一直在熏第八识,那么第八识它是受熏的,所以这时候念念之间,刹那刹那生灭;有时候善的功能增加、有时候恶的功能增加,看我们精进或者懈怠,就会有不同的变化,所以说是『念念生灭,前后变异』。

就从果报来说:『因灭果生,非常一故』,第八识执持一期的果报,就一期的生命来说,它能够使令它不失不亡。好比我现在打了一个佛七,七天之内积集很多信愿持名、清净无漏的功德,但是我并没有到极乐世界去,为什么呢?因为第八识把这个果报给摄持住了。你过去曾经造作五戒十善,这个业力还在、还没有消失掉,所以不能马上到极乐世界去。虽然它能够摄持这一期的果报,但是这个果报还是会变化,等这一期的果报生命结束之后,它又换另外一个果报,就是因灭果生。这是从一期的生命来说,它是变化的。

其次,从刹那来说:其实我们的身心果报,从微细来说,刹那刹那的变化,比如说我现在的心情很好,其实你讲这句话的时候,是前一刹那的你,当你讲完这句话,不管是内心的分别、外在的四大,都已经不是刚刚那个果报了。就像我们看电影,影片的速度很快,一片一片过去,看起来好像相续,其实它是一个接一个。第八识在释放业力的时候,我们的身心刹那刹那变化,因为业力也是刹那刹那变化;有时候身体情况非常好,因为这时候善的力量强;有时候恶了,身体情况不太好;有时候心情好、有时候心情不好。

为什么呢?「因灭果生,非常一故」。因为我们所摄持的种子,也是各式各样,有善业的种子、有恶业的种子,各式各样的种子都有,所以它会转变,这是约果报来说。从因地来说:『可为转识熏成种故』,业力种子也是不断的变化,你要是精进用功,第八识的善种子就加强;要是懈怠放逸,第八识恶的种子就增长。

『恒言遮断,转表非常,犹如暴流,因果法尔。』第八识的功能,这个恒表示它不断灭,不管是保存果报、保存业种子,它永远不会使令它失掉。『转表非常』,但是虽然不断灭,也不是常住。举一个譬喻说:就像是一个急速的水流,不常又不断。那么生命的因果法则,法尔如是,不是上帝创造,本来就是如此,不是任何人创造出来的,这就是宇宙生命的真相──不常又不断!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用妄想造业 得虚妄果报

但是我们为什么经常被妄想缠绕,挥之不去呢?就是我们...

唯识学的因缘观

在佛教的教理当中啊,每一个教理都有它的因缘观。因缘...

业力的成就要有五种的相貌

在《瑜伽师地论》上说,业力的成就要有五种的相貌。十...

太虚大师:八识规矩颂讲录

【开 题】 八识规矩颂,将八识分成四类说明:第一类是...

是你自己的心,把你自己创造出来

首先我们要知道:其实你的生命是由你自己的心所变现的...

我们造的业,都跑哪里去了

从唯识学的角度来说,整个身心世界的交互作用是唯心所...

【推荐】临命终时一句佛号提起来,可以说是内忧外患

净土宗的念佛法门,它是一个本尊相应的法门,而整个本...

【推荐】修行时是要分别还是不分别

于一切法唯有识性,随闻胜解故;如理通达故;治一切障...

维摩诘所说经

维摩诘所说经(一名不可思议解脱上卷) 佛国品第一 如是...

【注音版】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注音版】大乘入楞伽经断食肉品

大乘入楞伽经断食肉品...

华严经·净行品

(据《华严经疏钞》分段) 尔时智首菩萨问文殊师利菩...

模仿佛陀的行为,就可以成佛吗

有人问我,师父说每天的24小时里有20个小时是在学习、...

【推荐】六根攀缘的种种境界都不是真实的

缘影心就是指的第六意识,能够缘种种影像。缘就是靠六...

一个「和」字包含的义理

在每年春节的时候,各家各户都贴上了新的春联。光彩夺...

不知道空性,则不可能了解心性

复有三乘,须历色心等世出世法,一一会归摩诃衍道,佛...

【佛教词典】优陀延王

(人名)释迦方志上曰:优填古优陀延也,唐云出爱。...

【佛教词典】佛檀

(杂语)檀者布施也。布施有二种,施法清净,近于佛道...

如何在生活中改变自己的错误言行

问: 在生活环境中改不了自己的错误言行,怎么办? 大...

魔作沙门的十个征兆

一、虽名出家,但舍弃出家法。到俗家中住,不依出家法...

怀疑是往生的最大障碍

万修万人去这句话是真实不虚的。阿弥陀佛太慈悲,太有...

开悟并不等同于成佛

开悟并不是修成,更不是成道。开悟只是明理而已;而断...

国土有哪三种

我们要知道,极乐国土不是业力所感,我们再三强调──...

星云大师《为孕妇祈愿文》

慈悲伟大的佛陀! 弟子怀著祝福的心向您祈愿, 祈愿即...

念佛切不可以躁妄心先求感通

原文 窃谓座下此心,实属不可思议。然于关中用功,当以...

星云大师《为历代宗亲祈愿文》

慈悲伟大的佛陀! 我要向您诉说我对历代宗亲的感恩与...

平生所务唯「南无阿弥陀佛」六字

西方极乐世界依正庄严的信息,透过名号的通道能够通到...

如何知道过世的亲友已往生极乐世界

问: 请问法师,怎么样能知道,过世的亲友已往生极乐...

临终时老实念佛,必能往生极乐世界

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 念佛的人...

为何就不敢尝试呢

小耿被调到某村当村长助理。这个村是个穷村,问题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