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僧团如何和合共住

道宣大师  2024/03/0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僧团如何和合共住

【原文】

《智论》云:“佛法弟子同住和合,一者,贤圣说法,二者,贤圣默然。”

准此处众,唯施二事。不得杂说世论,类于污家俳说。又众贵静摄,不在喧乱,诵经说法,必须知时。《成论》云:“虽是法语,说不应时,名为绮语。”

(《思益经》云:汝等集会,当行二事:若圣说法,若圣默然。何为说法,为默然?不违佛,不违法,不违僧,是名圣说。若知法即是佛,离相即是法,无为即僧,名圣默然也。)

必欲纲众于时,住持护法者。须自行清慎,雅操坚贞,博通律相,兼明二乘,识览时要,达究情性者。可准上文,一方秉御。

《四分律行事钞资持记》卷第七·僧网大纲篇第七

【大意】

《智论》说:“佛法中弟子如何和合共住呢?第一讲说佛法,第二默然无为。”

因此在大众集会的时候,只应该造作这两种事情。而不能乱说世俗言论,就像说剧唱戏一样,破坏大众正信,增长非法放逸。又摄受大众贵在清静,不能喧闹混乱,即使是诵经说法也必须合乎时宜。《成论》说:“虽然说的是佛法道理,不合乎时宜,也叫做绮语。”

(《思益经》说:“佛弟子在集会的时候,应该做两种事情:或者贤圣说法,或者贤圣默然。什么叫作说法,什么叫作默然呢?说法不违背佛,不违背法,不违背僧,叫作贤圣说法。如果知晓法即是佛,离相即是法,无为即是僧的道理,默然而住,叫作贤圣默然。”)

如果有想要在这个时代摄受引领大众,住持佛法拥护佛法的人。首先自己的行持要清净谨慎,操守坚定高洁,广博地通达明了戒律戒相,兼带明通大小二乘,了知时节因缘,并且通达众生的性情。这样的人,可以依据上面的内容,住持化导一方。

【注】

贤圣默然:佛敕弟子,若和合共住,常行二事:一者、贤圣默然;二者、说法。“贤圣默然”者,是般若心;“说法”者,说般若波罗蜜。参见《大智度论》

污家:佛家认为和尚把物品送给非出家的人,使得者生感恩心,不得者生不善心,彼此都损害佛家的平等施心。故称此为污家。参见《辞源3》

俳说:戏笑嘲谑的言辞。参见《汉语大词典》

成论:《成实论》一六卷,姚秦鸠摩罗什译。参见弘一集释《钞记扶桑集释》

绮语:十恶之一。又作杂秽语、无义语。指一切淫意不正之言词。《瑜伽师地论》卷八载,绮语之别称有非时语、非实语、非义语、非静语、不思量语、不静语、杂乱语、非有教语、非有喻语、非有法语等。参见当代于凌波编《唯识名词白话新解》

思益经:即《思益梵天所问经》。参见《佛教大辞典》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抱年轻女人与抱一条死狗的感觉一样吗

若受离一切所应远离身语业,安立第四苾刍律仪,一切不...

蕅益大师论出家

蕅益大师,吴县(江苏)木渎人,俗姓钟。字蕅益,号八...

师父您为什么要出家

问: 师父您为什么要出家? 慧律法师答: 因为要解脱...

顺治皇帝出家之迷

太宗皇太极第九子福临在叔父摄政王多尔衮辅佐下即了帝...

人不可貌相,有很多和尚是异相

人家说聪明不过衲子,衲子,就是指出家人说的。你不要...

大安法师出家因缘及体会

在这个功利盛行、宗教与道德长期被边缘化的社会能踏上...

普陀山的不可思议

说到普陀山的境界真是不可思议! 山上有前寺后寺,前寺...

东林寺出家需具备什么资格条件

问: 来自南洋的弟子,可否到东林寺出家?出家需具备什...

佛说十善业道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

【注音版】暮时课诵--单日

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

佛说八关斋经

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

【注音版】佛说四十二章经

(龙藏本)...

佛讲般若的十个原因

初教兴者,依《大智度论》云:如须弥山王,非无因缘、...

临终一念在净土,则必定往生净土

【原文】 净土传云:阿弥陀佛与观音势至二菩萨,乘大愿...

念佛当获十种功德利益

若人受持一佛名号者,现世当获十种功德利益: 我们以下...

平衡膳食,辩证用膳

平衡膳食,辩证用膳是中国传统营养学理论的精髓,在膳...

【佛教词典】莲华生

梵名 Padma-sajbhava(音译巴特玛萨木巴瓦),Guru-p...

【佛教词典】五十一心所

大乘唯识家所立心所之数。即触、作意、受、想、思(以...

只要有这个欲望,想出离就没有办法

佛要我们修道人著惭愧衣,服惭愧药。惭和愧,确实我们...

鱼篮观音的故事

《旧唐书》上面记载,在唐朝末年,陕西有个金沙河。河...

为了自己的好运,请注意自己的言行

有的人认为: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一切要靠自己努力打...

星云大师《在家居士如何布置佛堂》

星云大师是禅门临济宗第48代传人,1967年创建了佛光山...

心出家的圆融法师以礼佛念佛为终身的修持

圆融法师的往生故事...

【推荐】贫不等于苦,富也不等于乐

如果我们缺乏生命的意志,并且对生命价值没有正确的认...

三车祖师--窥基法师

● 一坐坐了几千年 前边提到坐禅要有忍力,不怕苦二十...

如法放生需要遵循的行为原则

放生是指解救处于生命危险和恐惧之中的众生,使它们免...

圣严法师:独修与共修的差别

常听说「宁在大庙睡觉,不在小庙办道」,也就是说个人...

没能力断烦恼,要持佛号求往生

这里得生,就是往生,能够往生四土,从四个土来判,因...

怎样才能到佛学院上学?都有哪些课程?

提起校园生活,大家都不陌生,但是说起佛学院的校园生...

供佛最好用什么水果

问: 供佛最好用什么水果,听说香蕉、梨等是不能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