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印祖为何反对女众出家

宏海法师  2024/04/1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印祖为何反对女众出家

问:弟子在《印光法师文钞》中读到说:“至若女人有信心者,即令在家修行,万万不可令其出家。”印祖对女众出家甚是反对。为什么女众就不能出家呢?这是印祖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的一种方便说法,还是有什么深意?对此弟子心中倍感迷惑,请开示缘由所在。

宏海法师答:大家不要冤枉印祖,女众出家不是印祖最开始反对的,是释迦牟尼佛开始反对的。为什么呢?因为在佛陀时代,佛的姨母,也是他的养母,她想出家,佛是不容许。这个时候阿难就生事,他没有证圣果就有情见,替她们去求佛。佛没办法了,就同意了,但是制定了八敬法。第一个出家的大爱道比丘尼,就是佛的姨母。

那问题来了,佛法不是讲众生平等吗?大家要知道:众生平等是从自性本性上而言;从事相、我们的差别相、业感,也就是业果、果报上来讲,怎么能平等?男女有别呀。男女之相就因为我们的心所造业不同才体现的果报差别。但是这个男女差别显现在哪里呢?一种是心理上的;一种是生理上的。这个不是佛歧视女众而是男身男心确实比女身女心更容易修行成道,这是在果报上决定的。就是说从障碍成佛或者离成佛的距离上来讲,那女的要比男的远,因为她走出去的岔路更多,比如说女众情见就重呀。

为什么当时佛不同意呢?因为第一个就是过去诸佛都没有女众出家的先例。在释迦牟尼佛之前都没有女众出家的先例,这也是诸佛常法。女人有一个什么特点呢?就是女身有五种障碍:比如她不能够做大梵王,因为梵王梵行清净,但是女人染着多。第二个,她连帝释天都做不了,为什么?因为帝释天子,就是玉皇大帝——释提桓因,他欲望少、欲很淡,但是女众欲重。她甚至连魔王都做不了,只能做个魔女,为什么呢?因为魔王很坚固、坚强,就是他很难缠、很坏,可以这么说。但是女人又懦弱又慈悲,人家说两句你就心软了,就搁不下了。她连个魔王都做不了,这个就是业果。转轮圣王也做不了,为什么?因为转轮圣王是很仁慈的,但是女众好嫉妒。顺她意的时候怎么都行,但有时候憎恨他人都要胜过关心自己。她能恨别人、搅局、坏事,最后弄得宁愿把自己搭进去都在所不辞,所以当然说女众不能成佛了。龙女是以女众的身份,因为供养了释迦牟尼佛摩尼宝珠以后转成男身,在南方世界成佛。所以这都是说女众的修行难。你想在佛陀时代,比如出去乞食,她体弱、心量小、烦恼多,有时候重感情少理智。基于这些特点佛才说女众不适合出家,这是释迦牟尼佛当时的主张。

要想更多地了解,《大爱道比丘尼经》里面讲到女众的八十四态。比如说女众虚荣好饰,描眉涂粉,涂口红,好穿戴,好眯眼看人……;比如说故作姿态,走路时喜欢晃手臂,喜欢窥视他人隐私……;还有思念男子,比如说见男的来,欲迎还拒,吊人胃口,外面表现不屑,内心却莫名其妙地欢喜,真把男的骂走了,又恼羞成怒……等等,这就是女态。

但是大家要知道,佛眼圆明,他看见的只是女众的业力是这么发挥的,所以女众很苦。其他的不说,就说她要经历生孩子的这种苦报,男人就没有。

所以有时候我们信佛法,一定要把自己的心量打开客观地来看,这样才能成就我们的丈夫心。《涅槃经》中讲到“如来性是丈夫法”,就看你跟佛法相应的程度了。

说印祖反对出家,这是冤枉印祖了,是释迦牟尼佛开始就这么一个原委——女众的障道的因缘比较多,修行也比较难。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宏海法师文章列表

佛为什么允许酒醉者出家

佛陀在祇园精舍的时候,有一天,一个喝醉酒的婆罗门来...

大安法师:临终昏沉,有人助念能否往生

问: 总想去东林寺闭关,一直也没有去成。几年来经常...

交朋友时应注意什么事情和原则

问: 有人因为被朋友伤害而不肯相信朋友,我们在交朋...

放生后动物会死,那又有何意义呢

问: 佛教人士常常放生,但既然在放生后动物一样会死...

为什么痛苦时念观音菩萨却未有见效

问: 法师你好!弟子便秘时痛苦不堪,默念、大声念南无...

修净土的人如何静坐

问: 专修净土的人静坐时,吸阿弥,呼陀佛,还是不管...

散念佛号要做回向吗

问: 对平时的散念佛要做回向吗?应如何正确回向发愿...

狗转人身的故事

南无阿弥陀佛。好,各位有缘吉祥。 欢迎大家来到道场白...

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

【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弘化社32分本)...

【注音版】佛说盂兰盆经

佛说盂兰盆经...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卷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与大比...

有六种祸患会致钱财消散通往恶道

【原文】 又,居士子!有六患,消财入恶道,当识知。何...

如何理解「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

问: 请问法师,蕅祖说: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这里...

业是自己造作,也是被自心所保存

一个内心邪见的暴恶众生,心随境转,内心随着虚妄的情...

【推荐】折福太深,福尽而死,故当惜福

有人说:我自己赚的钱我自己花,不把钱花光享受,不是...

【佛教词典】郁伽支罗村

郁伽支罗,梵名 Ulkacelā,巴利名 Ukkacelā, Ukkave...

【佛教词典】离爱诸阿罗汉四相解脱自在

【离爱诸阿罗汉四相解脱自在】 p1431 瑜伽十九卷十一页...

圣严法师《竞争与较量大不同》

一般人所了解的竞争,就是要把别人拥有而自己没有的东...

由心灵来引导外境的,一定有美好的未来

我们讲过我们生命有二种力量:一个是外境的力量,一个...

无言的感化:看佛陀如何面对恶口与辱骂

佛陀成道后第十年,也即佛陀四十五岁那年,佛陀在优陀...

佛教不是宿命论,而是创造命运

释曰:上句标下句释,谓诸圣人,名正性定聚。造五无间...

七事得梵天福报

培福、种福不仅是世俗人的希望,即使是修行人也必须时...

高僧的眼泪

有一位中年才出家的高僧,住在离家很远的山上的寺院,...

马祖道一的棒喝脚踢

棒喝令开悟 从书中记载,我们可以想见马祖一定是身体伟...

学佛切勿执理废事

佛在《阿弥陀经》中告诉我们,现在这个时代是五浊恶世...

虔诚读诵《法华经》的不可思议感应

《法华经》全称《妙法莲华经》,因经中宣讲法义至高无...

功到自然就成

不说一般的人,就说菩萨的愿力,我讲个故事。印度的无...

慧律法师《解脱后的心灵》

执著带给人束缚,使我们不得自在。这就好比犯人被上手...

【推荐】修持地藏法门的功德利益汇集

一、地藏圣号 《地藏菩萨本愿经》经文: 【更能每日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