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怎样的状态是「都摄六根,净念相继」

宏海法师  2024/04/2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怎样的状态是「都摄六根,净念相继」

问:法师您好!印祖一再强调我们要“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弟子想请您再详细开示什么样的状态是都摄六根?有人说必须得有点感觉,比如说空呀、静呀,或者看到点什么,不然就没有都摄六根。

宏海法师答:实际上好多时候像这一类的问题我们之所以不明白,就是因为你没有试过、没这么行过。所以就先在这儿这么想一会儿,编排一下,布局一下,会不会是那样,然后这问题就产生了。实际上如果你真的念得相应了,你就知道什么叫都摄六根。都摄六根,首先从经文上介绍,六根是怎么产生的?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全部都是我们当下的一念无明的分张。

什么是无明呢?就是一定要起一个念头要搞明白一个什么,就是这一念无明呼之欲出以后,它一直有这么一股劲儿。然后一旦这一念无明起来了,就有一个对立的劲儿。这边的无明起来想知道,这边的无明就同时一定要给它知道。整个本来是一真法界平等法,就这两个无明开始杠上了,结果就出现了我们所有的二元世界。这边越想知道,这边越不让它知道,就像自己跟自己杠上了一样;然后这边是追着它要想知道,这边前面跑就不让你知道;然后前面跑着跑着就分散了,后面跟着跟着就跟紧了,六根就出现了。

那么要知道在这样的情况下,实际上六根本身就是一根。你做实验,现在我们听声音,什么在听呢?闻性在听;我们看物质、看色法,什么在看呢?见性在看;我们闻味道,什么在嗅味道呢?嗅性在闻。听声音真的是这耳朵听进去的吗?它有什么感知功能?我们一直以为它在听。因为在我们这个世界,对耳根的错觉最大,就一直以为这个器官在听,对声音的敏感最突出。那么擒贼先擒王,印祖不断地开示都摄六根,你要自己念自己听,把耳根摄住了。

这个摄住了,其他的就都容易降服。实际上,都摄六根就是让我们念佛念得心不向外攀了;不向外攀了,净念相继,就一句佛号一句佛号听得清清楚楚。印祖这个已经讲得太多了。不断地念念念,念得突然间心开意解了,就只有一根,没有六根;一根也不存在了,因为一也是相对六出现的。但是这个效果,就是这个过程中就要你下功夫。什么样的状态?没有状态。你不要去求状态,你就只管念。

我建议:哪怕现在不能够像祖师爷开示的这种技巧吧,这是一个诀窍,那你就不管不顾地念、没完没了地念,念念念念熟了。一念也念,两念也念,念得养成习惯了惯性了,一个妄想都插不进来了,一个念头都起不来了,就是“都摄六根、净念相继”,这就是状态。

所以这个不需要有什么感觉。当你有感觉的时候已经不在状态,因为你又打妄想了,所以不需要什么感觉,空呀,静呀,或者看见点什么,所有的这些概念,我们以为出的状况,都是妄想。就是要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就只管念,念得向内,自然而然就摄住了。这个东西落到行门了确实就没法说,你就只管去行就可以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宏海法师文章列表

大安法师:八万四千法门只须净土一法就可以吗

问: 藏传净土法门,特别强调往生事因,明观福田 积资...

如何掌握给亡者助念和开示的时间

问: 法师说,给亡者开示时,不要死板地每隔两个小时...

饮食要适时、适量、适度

佛教有「日中一食」,伊斯兰教也有「斋戒月」;两者都...

口念佛心跟着妄想走,这样往生会有障碍吗

问: 一面念佛,一面妄想不断,乃至口中念佛心跟妄想走...

何谓财布施

问: 何谓财布施? 慧律法师答: 其实一切施,一切福田...

念佛有哪些规矩和注意事项

问: 念佛有哪些规矩,有什么注意事项? 答: 念佛本...

念佛法门如何取验方为合法

问: 《净土或问》中云:既学专修,当求灵验,虽在目...

修药师法门是否比弥陀法门好

问: 有人说弥陀法门是送死的法门,如果修药师法门,...

佛说月光菩萨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竹林精舍,与大苾刍众,而...

佛说法灭尽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拘夷那竭国如来三月当般涅槃与诸比丘...

佛说弥勒大成佛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摩伽陀国波沙山(孤绝山也)过去诸...

【注音版】楞严经四种决定清净明诲

(印光大师校印本)...

为何用大地来形容十地菩萨的内心世界

十地言地者,具足三义:一、能生万物;二、住持不动;...

【推荐】佛经格言集萃

▲ 若人寿百岁,邪学志不善,不如生一日,精进受正法...

两个人同时布施,为何差别那么大

一切法门,以明心为要,一切行门,以净心为要。 这个是...

《大吉祥经》中的38种吉祥事

根据《大吉祥经》的义注:古印度曾发生了关于什么是吉...

【佛教词典】菩萨修行四依

(名数)初依为地前,供养五恒沙之佛,二依为初地乃至...

【佛教词典】布萨犍度

(术语)Po?adhakha??a,犍度为篇聚之名,律中集布萨之...

待人要退一步,爱人要宽一寸

学佛,一定要学得心在宁静中。能够如此,则普天之下的...

信仰的虔诚与否与贫富无关

( 导语: 不论世俗之中还是在佛门里,人们通常都会看...

人做事,不要让事做人

人从爱欲生忧,从忧生怖。若离于爱,何忧何怖?这也是...

你找到适合改过行善的方法没

赵阅道居士 赵阅道居士是北宋一位修行有成就的大居士,...

生活不会永远亏待好人

人们在面对坏人得势却一直得不到惩罚的时候,会无可奈...

弥陀光明没有障碍,为何我们感知不到

我们这些业力凡夫,好像感知不到弥陀的光明,所以无碍...

非时行淫的危害

为什么把在家人非时行淫说为邪淫呢?因为在经期、怀孕...

净界法师法语名言分享【图】

净界法师法语名言分享...

瓦砾与无上法

苏东坡有一次过济南龙山镇,那里的监税官宋宝国拿出一...

大安法师:只供一尊阿弥陀佛还是供西方三圣

问: 在家里只供一尊阿弥陀佛还是供西方三圣? 大安法...

观音菩萨能令众生获得十四种无畏功德

《楞严经》卷六载,观世音菩萨闻熏闻修,以金刚三昧无...

藏头白、海头黑

问: 有位出家人问马祖禅师一个佛法上的问题,马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