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你找到适合改过行善的方法没

广行法师  2019/01/2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你找到适合改过行善的方法没

赵阅道居士

赵阅道居士是北宋一位修行有成就的大居士,宋仁宗时候他做御史,为人公正无私,因此,被称为铁面御史。“御史”这个官职,是专门检察内外官员操行政德的,相当于现在纪检委,监察、检察部门的官员。

传记上也记载,赵阅道居士“为人长厚,存养功深”,就是为人很宽厚,内在修养的功夫非常深厚。每天晚上,赵阅道居士都会沐浴更衣,在庭院当中摆设香案,恭恭敬敬地焚香告天,把自己一天所做的善恶事情都写成疏文汇报给天帝。他说:“白天做的事,夜晚必定焚香告天,不敢说的,以后就绝不做。”换句话说,他大公无私,绝不隐讳自己的过失,见不得人的事情,不敢向上天说的事情他绝对不敢做。不但不敢做,念头都不可以生。因此,他到晚年,断恶修善的效果越来越殊胜。

赵阅道居士40多岁的时候,开始在参究佛法上用心,政事之余,常常静坐。有一天赵阅道居士静坐的时候,天空中忽然一声霹雳,他就大彻大悟,当时说了一个偈颂:“默坐公堂虚隐几,心源不动湛如水,一声霹雳顶门开,唤起从前自家底。”赵阅道居士临命终时,他很自在地自知时至,身无病苦,跟他的家人告别,安详地坐化了。

赵康靖居士

宋朝有一位名叫赵康靖的居士。平常他在桌子上放两样东西:

一个空瓶子,一碗豆子。起一个善念,就投一颗白豆,起一个恶念,就投一颗黑豆。开始黑豆很多,后来黑豆逐渐减少。久而久之,善恶念都忘了,瓶豆便舍弃不用了,因为他已经修到心无妄念、无善可修、无恶可断、明净清澈的地步了。

赵阅道居士和赵康靖居士都是我们修行的榜样。每个人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一种功过格来奉行,按照功过格规定的善恶功过数量,给自己每天的修行打分;或者效仿茗山法师写修行日记,每天反省所起的念头,造了恶就猛厉地忏悔,行善就鼓励、激励自己更加努力地行善。中下根人士用这种方法修行,效果非常明显。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六大免除障难方法

一、戒杀吃素 肉食有毒,以杀时恨心所结故。故凡瘟疫流...

如何如法的念佛

南无阿弥陀佛你这句佛号从哪里来?从心而起,从我内心...

若是做错了事要怎么忏悔

问: 我们若是做错了事,应怎么忏悔? 答: 迷途知返...

对治烦恼的好方法——信愿念佛

烦恼浊,称为五钝使,就是它比知见上要迟钝一点,但也...

你认为很冤枉的事,其实没有半点不公平

我们在学习《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前,需要大家发心,...

【推荐】念佛不能一心,当作何方便

有问:念佛不能一心,当作何方便? 菩萨曰:汝但息想定...

念佛一法,约有四种

【念佛一法,约有四种。所谓持名、观像、观想、实相。...

从点状的佛号提升到片状的佛号

我们怎么把一个点状的佛号提升到一种片状的佛号,让你...

瑜伽菩萨戒本

《瑜伽菩萨戒本》 弥勒菩萨说 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禅秘要法经

禅秘要法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注音版】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

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

肇论

肇论序 小招提寺沙门 慧达 作 慧达率愚,通序长安释...

印祖巧度盗贼

我在对日抗战时期,曾一度返回苏州,当时印祖在灵岩山...

蜜浆供佛得道

从前,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说法度众时,许多敬仰...

黄豆替佛珠,念佛供养两不误

【原文】 僧有募化施主黄豆,每念佛一声,过豆一粒,一...

一个善念躲过了危险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一天,欧洲盟军最高统帅艾森豪威...

【佛教词典】赊多

梵语 ?ānta。寂灭之义。大智度论卷四十八(大二五·四...

【佛教词典】事度

(术语)五戒十善等之世善也。是为有为之事相,故曰事...

人体七个器官最怕冷

寒冷的冬天一来临,对全身器官都是一次全新的考验。面...

哪怕是饿着,也别去做屠宰的行业

要把你所学的佛法运用到你日常生活当中,不要让佛法跟...

诸经释忍辱

《六度摄论释》云:能灭尽忿怒怨仇,及善使自他安隐。...

星云大师《婆媳与母女》

在一个家庭中,母女之间的问题比较少,婆媳之间的问题...

吃肉的六大危害

吃肉无论是对个人的身心健康,还是对整个人类社会的发...

摄佛功德,成己功德

阿弥陀佛所成就的不可思议功德,我们前面讲很清楚了,...

净宗祖师--永明延寿大师

各位有缘,大家吉祥。今天讲的这位大德,想必诸位都过...

往生到极乐后还会迷吗

问: 《妙法莲华经》说我们原来是佛,现在迷了,那我...

能够这样坚持,往生就能预知时至

何为水到渠成呢?就是功夫纯熟的时候,你嘴上在吃饭,...

入禅之门第四讲:六祖禅法

今天讲的题目是六祖慧能之禅法。各位都知道,六祖大师...

星云大师《夫妻之间怎样相处》

感情的交流,以公理正义为原则;语言的沟通,以体谅包...

没皈依但精通佛法,算是佛弟子吗

问: 有一位居士,还未到佛堂皈依,但精通佛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