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三种判定罪业消灭的方法

净界法师  2024/07/0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三种判定罪业消灭的方法

甲三、罪除之相

我们看甲三的“罪除之相”。

或觉心神恬旷;或觉智慧顿开;或处冗沓而触念皆通;或遇怨仇而回瞋作喜;或梦吐黑物;或梦往圣先贤,提携接引;或梦飞步太虚;或梦幢幡宝盖,种种胜事,皆过消罪灭之象也。

透过前面的事忏跟理观的结合,我们有三种的判定罪业消灭的方法,有下品、中品、上品。

先看下品的罪灭之相。“或觉心神恬旷”,你拜忏以后感到内心寂静、开阔,这个就是罪灭的一个征兆,因为罪业是躁动不安的。你感到寂静、安稳、开阔,这是下品。

中品,它不但灭恶,还生善,就是还生起善根。“或觉智慧顿开”,你从今以后听闻佛法,心生法喜。你会出现法喜,表示你听懂了,你的慧根生起了。“或处冗沓而触念皆通”,你在这么多繁忙、障碍的人事当中,突然间左右逢源,顺逆自在。所以你不但是生起大乘善根,你还成就大乘的福德力。所以这个灭恶,还可以生善,触念皆通。

“或遇怨仇而回瞋作喜”,这个人本来是你的冤家,结果他看到你不但不生气,反而心生欢喜,这表示你这个人的慈悲心成就了,慈悲无障碍。慈悲心,也是属于菩提心的一种,大乘的善根的一种。“或梦吐黑物”,你在梦中吐出污秽的物,或者在梦中洗澡,这个都是表示你的生命产生重大转变,即将脱胎换骨。这个就是中品的功德,不但灭恶,还能够生起善根、福德。

第三种是最困难的,就是上品功德。它不是成就大乘善根,是成就大乘的功德。“或梦往圣先贤,提携接引”,你在梦中看到佛菩萨的开导。当然你能够梦到佛菩萨,表示你跟他已经怎么样?心心相印,感应道交,互相随顺,否则你是梦不到佛菩萨的。“或梦飞步太虚”,你梦到自己飞步于太虚空当中。这表示你这个大乘的功德相。“或梦幢幡宝盖”,在梦中见到清净庄严的三宝的庄严相。这也是大乘功德即将成就的相状。

总之,以上的下品、中品、上品的种种的胜事,都是“过消罪灭之象也”。

所以诸位,我们在拜忏的时候或者理观的时候,要注意你的梦境,在梦境当中来判定你的罪灭之相。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为什么要忏悔,忏悔的意义何在

前面讲到受持的方法,以下讲到忏悔方法。首先我们看看...

命苦如何才能消业

有人问 :我这辈子苦得要命,要如何才能消业呢? 证严...

当念佛间断之时,有三种痛加鞭策的方法

问:修念佛法门,贵在念念相续不间断,我也很想能达到...

临终时,听到佛号的利益有多大呢

【世尊。一切众生临命终时。若得闻一佛名。一菩萨名。...

一切罪业的根源来自于愚痴

在《俱舍论》上说,有两种因缘,使令一个人出生会愚痴...

增长智慧的八种方法

今晚我们讲如何开发自己本有的智慧,如何能够增长智慧...

净土宗发菩提心十种方法

菩提心的别相有十个。 一念佛重恩故;二念父母恩故;三...

如何消掉业障

消业障在佛法当中也算一个重要的科目,但是我们要有一...

普贤行愿品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

【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注音版】延生普佛仪规

延生普佛仪规...

受菩萨戒要发起三种决定的信心

受菩萨戒是一件非常殊胜的事情。要发起三种决定的信心...

南亭和尚《地藏菩萨本迹因缘》

各位听众!农历的七月,月大三十,月小二十九。这七月...

至诚恳切的慈悲心与六和合

一、和合 和合,就是团结。我们能将散沙般的佛教徒团结...

如何消除对寺院的不敬之心

问: 不敬来自些外在的因素,尤其是两次去九华山时,...

【佛教词典】开枕

(杂语)就寝也。日用轨范曰:候首座开枕后,困重者就...

【佛教词典】乌律律

禅林用语。又作乌律率、乌律卒、乌律漆、黑律漆。其意...

把佛号当做本命元辰

第一段讲 静中修 。早晚于佛前随分随力,礼拜持念,回...

白居易与佛教之因缘

白居易是唐代的伟大诗人,也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自称...

真心求净土者,勿忧临终之退悔也

【原文】 一人问:释迦如来以足指按地,即成金色世界。...

只要真信切愿必定往生

【原文】 如来悯念众生自力了脱之难,于是特开一信愿念...

把「失去」当成习惯

一般来说,人的天性是习惯于得到,而不习惯于失去的。...

【佛学漫画】真心

法华经云:佛以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这件大事,就是开...

营养密度最高的10种蔬菜

营养密度是近年来备受营养学家推崇的概念,它是指单位...

乾闼婆作乐赞佛

舍卫国中有五百位乾闼婆(即乐神),琴艺精湛,享誉四...

【推荐】在生活中积累福报原来可以这么简单

依报随着正报转,如果有十朵花,那就只会吸引十只蝴蝶...

世俗人为了面子,很容易造恶业

修行以后,不要贪面子,世俗人为了面子,很容易造恶业...

图解手淫的危害

摘要: 每个人的一生都会面临着道德和欲望的冲突。特别...

普陀山的和尚说普陀山的事儿--韦驮菩萨

各位有缘,大家吉祥。 我们来到普陀山,不管每一座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