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我们的颠倒妄想有这两个要处理

净界法师  2025/04/0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我们的颠倒妄想有这两个要处理

《楞严经》讲这个颠倒妄想,其实颠倒妄想是很多很多。但是从净土宗这一块,我们只要处理其中一个比较重要的颠倒妄想就好了。有些颠倒妄想不障碍你往生,有些颠倒妄想会障碍往生。净土宗就是先把会破坏你的心跟弥陀感应道交求生净土这一块的颠倒妄想——这个核心的颠倒先抓出来。

从净土宗的角度,我们的颠倒妄想有两个要处理:第一个,贪恋娑婆;第二个,不乐净土。

那么贪恋娑婆世界,是我们今天要讲的重点。好乐净土,这个等到后面的单元——《念佛篇》跟《净土篇》,我们再来深入地讨论怎么样培养自己好乐净土。

一、生死轮回

现在我们先来谈一谈,怎样来对治我们深生爱着的娑婆世界。我们之所以爱这个娑婆世界,其实它是有很长的历史,也是有原因的。理论上来说,当我们在三界投胎以后,这个娑婆世界给我们的痛苦远多于快乐。如果你愿意冷静地回想,我们一路走来痛苦的时间长,快乐的时间少,所以每一个人一生当中,绝大部分的人都是得不偿失的,因为痛苦跟快乐的比例,不成比例,我们得到的痛苦压力,远多于快乐的时光。但是矛盾就矛盾在我们还是愿意来轮回,这到底是哪里出了差错?

《楞严经》讲出一个道理,因为我们的心起颠倒了。当我们的心跟娑婆世界接触的时候,第一个,我们产生一种感受,我们会去感受外在世界给我们的快乐跟痛苦的感受。当然我们遇到痛苦的感受,直觉就是排斥,赶紧远离,但是可怕就可怕在——我们从小的、年轻时候的生命经验,有些快乐的感受,而这个快乐的感受,当在我们心中生起的时候,加上我们的想象力,我们把这个快乐的感受,透过我们的名言想象把它无限地扩大,它本来没这么好,但是被你的妄想一打下去,它变成是十全十美地好。

一个人的妄想打久以后,第六意识活动久的时候,它难免就会跟第七意识接触,那种执取,所以你想象久以后,你的心就有所住。我们自己对娑婆世界这种快乐的经验产生了影像,在时间盘旋久了以后,我们的心就住在这个影像上,从此以后,我们没有人在乎外在的世界了;从此以后,不管这个外在世界给你多大的逆境,你都可以承受,因为你希望你心中的影像再一次的出现,你现在只看到你那个时候对娑婆世界的认知,只活在自己的妄想当中。你为了使令这个妄想在你的生命再一次出现,再大的痛苦你都能够忍受,这个就是为什么我们被娑婆世界欺骗。

其实与其说我们被娑婆世界欺骗,倒不如说我们被自己的妄想欺骗,因为我们自己不想看外面的世界。《楞严经》说,我们每一个人都被自己的妄想骗了,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会喜欢娑婆世界的原因。它本来没这么好,是我们把它想象得美好,然后我们住在这个妄想里面,不愿意看到外在的世界,就使令我们生生世世在娑婆世界轮回。直到伟大的佛陀出世,他把我们从妄想里带出来,看到生命的真相。

那么娑婆世界到底是怎么回事?它的真相是什么?我们来看看佛陀怎么说。

今天你要通过生死关,一定会有很多妄想,从过去生我们已经种下了很多妄想的影像,可能是对财富的影像,可能对男女美色的影像,也可能对名声的影像,这些影像都是地雷,临终它一定会出现来引导你、诱惑你,让你放弃求生净土。这个影像,你要能够有本事不随妄转,你就必须把娑婆世界的真相看明白。你要放下娑婆世界,你必须看破。一个人看不破,你不可能放下!这个东西不能勉强。你看不到真相,你一定是跟着妄想走,这一关你就过不去了。所以我们必须透过佛陀的教法,如理思惟,让我们慢慢地拨开心中的妄想,看清轮回的真相!

轮回的真相,按照佛陀的教导,有两个真相:第一个叫“诸行无常”;第二个叫“诸法无我”。

第一个,“诸行无常”。娑婆世界当然充满了快乐,更是充满了痛苦。不管快乐痛苦,都有两种相状:一个是无常,就是不安稳,可以说,对我们产生最大的伤害就是不安稳,所有快乐的基本就是安稳,你要有安全感,你才有快乐。恰恰娑婆世界它什么都可以给你,但是它不可能给你安全感,包括福报再大亦复如是,因为它有死亡的问题。你说这个今生,虽然很不如意,但是你好不容易这几十年来,也就适应了。适应以后,生死轮回把你的生命因缘破坏,你死掉了,死掉以后又把你丢到其他地方去了,比方丢到非洲去了;非洲你也适应了,适应以后,又死掉了,又把你丢到亚洲来。所以你在这个三界里面飘荡,你就是“流转三界中,何处是依怙?”你没有安全感的,因为你不知道你来生要去哪里。这个就是流转生死最大的障碍、最大的悲哀,就是你永远没有安全感——无常败坏,这是第一个。

第二个,“诸法无我”。生命是变化的,人生是动态的,它不是一个静态,但是它怎么变,你没办法主宰,你也没办法规划,人生,来生你没办法规划。所以在这个没有安稳性、没有主宰性的两大相貌当中,我们可以总结出娑婆世界的三种结果:第一个,“周而复始”。回顾我们的轮回,没有一个人是永远快乐,也没有一个人永远痛苦,它是苦乐掺杂,而且是周而复始。按照印光大师的说法,大概三生是一个轮回。就是说,一个人,可能你本来是在一种痛苦的低潮,而痛苦的果报,会引申一个人的惭愧心,谦卑、惭愧,你就开始,反正我资粮不够,做法会的时候,别人去念佛,我就偷偷跑去扫厕所,把厕所扫干净了,让大家来使用,因为你福报差,你会认命。那么你这个资粮够了以后,你来生大福报的时候,你就开始放逸了。放逸以后,你就造罪,造罪以后又堕入到痛苦的领域里面去,所以你永远是在一种周而复始的状态中。

所以我们人生的曲线,它不是一条线,它是抛物线。它是快乐、快乐、快乐,快乐到一个极限的时候,物极必反,开始痛苦、痛苦、痛苦,痛苦到最后的时候,痛苦的刺激,迟早让你生起惭愧和忏悔,然后你又开始积集资粮,又开始快乐。所以在娑婆世界的生命领域当中,我们是快乐跟痛苦不断地轮替,没有人永远站在高位,也没有人永远处在低点,这个就是人生。

第二个,“辗转相续”,这个是最可怕的。轮回的可怕,来自于它是无穷无尽地折磨我们。念佛人关键在决心,因为你临命终的时候,成败就是在你那一念真实的信仰跟坚定的愿力,就是你到底对于解决生死轮回有多大的决心。有些人对于处理轮回还是不知道怕,他并没有很强烈的要去改变的意愿。但是你最好想一件事情,就是说轮回这件事情它不会自己停止,这个最可怕!

我们今生遇到很多的灾难,只要你稍微挺一下,它就过去了,在我们一期生命当中的痛苦,往往都是一时的,你只要忍住,因为业力的释放,它是有限的。但是轮回,它是死亡以后又得一个果报,死亡又会得一个果报,就像大海,你往前看,看不到边际,往后看,也看不到边际。也就是说,当你不处理今生,你没有百分之百决心的时候,请你想一想,你今生不处理,你来生还得来,来生你的福报可能还在,你还不想处理,你第三生还得来,总有一天轮回把你逼到受不了了,你迟早得处理。也就是说,早处理晚处理,你一定要处理,因为你不处理,它就这样下去,看谁耗得过谁,那么你越晚处理对你是越不利。

按照佛陀的说法,末法时代是魔强法弱,你的成功机率是越来越少,所以你今生最好是背水一战。因为你今生不处理,你以后迟早得处理,而你以后要用加倍的精神体力,才能够跟今生达到一样的效果,就是我们今天能够下决心,看到轮回是辗转相续、无有止境,你迟早要处理,那干脆今生把它处理,一劳永逸,反正你迟早得面对。

第三个,是“毫无意义”。我们身心所受的痛苦,有一种痛苦会让你增上。比方说,你在佛堂里面拜佛,拜得精疲力尽,有时候爬不起来,但是你还是坚持自己,不能拜要他拜!不能念要他念!为什么呢?因为这个痛苦会让你增上,会让你消业障、增福慧,增上。我们在轮回当中所受的一切身心的折磨,是毫无意义的痛苦,你不可能从中得到任何的启示跟增上。比方说,活到现在,我们生生世世地轮回,其实我们每一次生命都很努力,我们也没有闲着,但是现在得到什么呢?什么也没得到!还是一个标准的生死业障凡夫。所以轮回当中,如果这个痛苦是有意义的,那我们可以继续受下去,而实际上是毫无意义,就是说,你待在这个地方受苦,你是白受苦了。

所以我们做一个总结:在轮回当中,虽然有一些美好的快乐,但是结论——得不偿失!就像佛陀说的刀上的蜂蜜。我们曾经在轮回当中,得到一些快乐的感受,但是你可别忘了,当你去舔蜂蜜的时候,你一定也被刀子给割伤了。我们愿意追求快乐,身为一个凡夫是可以理解,但是我们应该追求一种没有过失的快乐。

我们同样是做了一些善业,我们同样布施、持戒、忆佛、念佛,其实我们是可以把善业,透过我们智慧的引导,把它往净土的方向引导,让这个快乐在净土表现出来,而这种快乐是没有过失的。所以我们应该是该改变思考模式的时候了!我们不一定要把所有的善业,全部在轮回里面去享受,因为这样的快乐,过失太大了,我们为了追求那个快乐,却付出了轮回的代价,实在是得不偿失!

二、出世涅槃

那应该怎么办呢?我们应该把所有今生的资粮,往净土的出世涅槃去回向!因为它的涅槃是寂静,是安稳快乐。

这个寂静的意思,简单地讲就是远离过失。它因地上,不起颠倒的烦恼;在果地上,没有老病死的障碍,它是一种自在的安稳快乐。临命终的决心,不是到临命终再下决心,因为临命终的时候,你根本没有时间下决心,所以我们必须在平常就下定决心,就是说来生到底要去哪里,必须要有一个很明确的目标。如果你念佛只是想要求感应,让你今生消灾免难,你不要靠愿力,你只要靠信心就够。但是求生净土,一定要从信心再加一个愿力,而这个愿力就是很重要的智慧抉择。

佛陀在经典里面,讲一个譬喻,他说狮子跟白鹤的关系。他说,有一只凶猛的狮子,它是野兽之王,它看到动物就去追,就把它吃了。有一次它吃了一只小鹿以后,这个鹿的一个骨头就卡在牙齿上,非常难受,它就跑到了河边去向一只白鹤求助 …说:你可不可以把我的牙齿里面这个骨头挑出来,我会好好报答你。这白鹤说:好啊,对我来说举手之劳。

这个狮子就把它的大嘴张开,白鹤就用它的尖嘴,往它牙齿里面挑几下,就把骨头给挑出来了。挑出来,狮子很满意,就准备走了,白鹤说:慢,你老人家答应我,把你牙齿里的骨头挑出来的时候,你得报答我,狮子说:我报答过你。白鹤说:你什么时候报答我呢?狮子说:你在我的嘴里面活动的时候,我没有把你咬死,就是报答你,这个就是天大的报答。

佛陀的意思就是说,你跟狮子往来,它不咬死你就是报答,这个狮子就是生死轮回。佛陀是鼓励我们菩萨,你不要期望轮回给你快乐。虽然我们积集很多的资粮,你只要在生死轮回当中能够远离灾难,这个就是轮回对你最大的报答,因为你面对的是一个狮子,它的本质是凶暴的。佛陀意思就是说,我们应该把所有的资粮都回向到涅槃去,你不应该对轮回有所期待。一个修行者只要平平安安,这个就是轮回对你最好的赏赐跟报答。不要在轮回里面想要追求快乐,你应该把快乐留到净土去,那种无过失的快乐。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不贪于利养 唯乐佛菩提

不贪于利养 唯乐佛菩提 一心求佛智 专精无异念 《华严...

千念万念为的就是临终的正念

净土宗它最强调的,就是临终的正念,千念万念为的就是...

五浊恶世,非念佛必不可度

五浊恶世,非念佛必不可度。这个判言来自蕅益大师。《...

星云大师《失败的原因》

人人都希望自己能成功,但成功与失败如影随形,是很难...

【推荐】放下名利枷锁 老老实实念佛

现代人生活忙碌,从出生到小学、中学、大学再到社会。...

「不随妄转」对念佛人很重要

你应该怎样训练你自己不要老是被外境所转,不是等到临...

修行必须常行精进

关于精进修行,外道都很强调这一点。有一个修仙道的,...

慧律法师《佛教与轮回》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

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大慈大悲悯(mǐn)众生,大喜大舍...

阿弥陀经要解

原夫诸佛悯念群迷随机施化,虽归元无二而方便多门,然...

佛说八大人觉经

为佛弟子,常于昼夜,至心诵念,八大人觉: 第一觉悟...

【注音版】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学佛证道之人必须具备这三点

【原文】 学道一要真为生死,二要具足刚骨,三要开见识...

净界法师:牺牲今生安乐,保护临终正念

我曾遇到一位一贯道的道友,他问说:师父啊,你们寺庙...

素食男的六大好处

一、爱心指数高 素食男的爱心指数是超五星级的。一个...

【推荐】一碗面给予的启发

十五年前的除夕夜,一家面馆老板正准备关门之时,一个...

【佛教词典】五如来

即指五佛。(一)指密教曼荼罗中央之大日如来与其四方之...

【佛教词典】袈裟十二名

指依袈裟对出家者之不同意义而有之十二种异称。据佛制...

正德法师:我是如何下决心做和尚的

在做了多年居士以后,于1999年我正式剃度出家。出家源...

莲宗助念法语大观

莲宗助念法语大观 觉光居士 辑录 序 死生乃人生一大...

女子出定

佛陀有一次在说法时,有一个女子就坐在佛陀身旁入定,...

净土法门是没有中阴身的

这里就提出一个问题,也是很多信众提出的中阴身问题。...

紫磨金盘

有一少年和舅父二人以贸易为生,常常到异国采购。这一...

菩提心生起的四种因缘

大乘佛法对于生死业力,它不像小乘人只有调伏,它更重...

念佛人不能完全废掉兼修众善

印祖建议像我们这种程度的人念佛,也不能完全废掉兼修...

药师佛的强大愿力治愈了我的白血病

2013年是我治愈白血病的第四年。今天,我把发生在我身...

境无好丑,你怎么想就变成什么相貌

我举一个例子。比方说有一个老母亲,老母亲有两个女儿...

【推荐】杀生为何短命,布施为何有福,这些都从哪里来

我讲一个小故事,把十行作总结,故事出自于坐花志果:...

云门寺明醒首座:没有修行好苦哦

2004年11月18日,云门祖庭明醒首座做完他一天的修行功...

圣严法师对为人父母者的开示

现代的教育环境流行着两句话,一是孩子,我不要你输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