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谈做早晚功课

2011/05/1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佛的程序是信、解、行、证。信了以后,即使理解不深,也不可没有行持。只有信解而不去实践,任他精通佛理,讲得头头是道,也好比画饼充不了饥,说食不会肚饱,和要出门的人,不起身动步,不能到达目的地一样。

信佛后如何着手行持,它的目的又是什么呢?学佛的目的是要离苦得乐,要脱离轮回苦厄,了脱生死烦恼,最后要证得常乐我净的佛果。学习的总纲是用佛的大悲无我知见,来转变我们的我执自私知见。具体方法就是用戒定慧来对治贪嗔痴。下手处是在日常生活中,行动言论上,起心动念处,随时磨炼脱我们自私贪得的不好习气 (去恶);培养成大公助人的善良作风(行善),这是动中修,也叫修福。诵经念佛,持咒作观,默坐观心,使纷乱的心念清净下来(净心),是静中修,也叫修慧。从去恶、行善、净心、自利利他中积极的修福修慧,到福德智慧圆满就成佛了。

做早晚功课是静中修,早晚是业余空用的时间,不受事务干扰,可安下心来。“功”是要有收获成效,“课”是要有计划定量,也就是说要有质有量。既名静中修,应当清净不散乱,做功课时;

(一) 要虔诚恭敬,见佛像如见真佛,以清香明灯的庄严环境,来庄严自己内心,使身心清净。

(二)没有佛堂可以闭目作观,自己坐在莲花上,前面是佛,左右前后菩萨及诸上善人围绕,同作功课。

(三)提起精神,观照心念,要念得清,听得明,发觉有杂念妄想,立刻观照清净,使心不乱。

(四)日常生活中要注重戒行,勿乱想妄动,否则不轨思想会在做功课时暴发出来,干扰功课的质量。修持要有主次,要精而勿杂,学哪一宗的要依据哪一宗的修法。如修净土宗的,当以念《弥陀经》及念佛为主课,以一句佛号念到一心不乱往生西方为目的,不要听人说某经很好,就念某经,某经功德大,又加念某经,这样滥而不精,会迷失自己原来的方向。如某经对自己有兴趣,也发过愿要念诵,那么就明确订一个计划,几天内念它多少部,完成此愿,再将重心放在主要处。

修持要持之以恒,一曝十寒是不会有成效的,“二堂功课三餐饭”。吃饭是维持生命,做功课是养活慧命,应该看得比吃饭还重要。

我们因为业障重智慧浅,宿世坏习惯、臭脾气,跟着环境随时会发出来,要经常反省忏悔,尽早改除,使心中常常保持清净愉快的情绪。

最后还要发大心,将所有福慧功德,回向给父母众生,和他们同生净土,同成佛道。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出家人为什么坚持上早晚课

我们出家人上早晚殿、过堂这功德是一堂佛事。这堂佛事...

忙人最简单的净宗早晚课

一、最简单的早晚两个课程 (一)南无大慈大悲本师释迦...

每天坚持做功课

日课是消除业障、增长福慧、克服习气、增强定力的好方...

把听经闻法纳入你的功课里面

【有些人学了一辈子佛法,为什么他的身口意没什么改变...

佛教徒缺的就是信心

居士: 印祖说过:急切纷扰,久则或致失心。请师父详细...

若是你有佛法的功课,他那巫术就无效了

我现在再讲一个故事。大菩萨依如来功德之力,我们凡夫...

圣严法师《诵经做什么?》

佛经是佛所说的信佛、学佛,而至成佛的方法。方法无边...

只转心,而不精进做功课有用吗

【原文】 宋 智印 智印。不清楚他的出身。居住在浙江川...

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

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汉传版): 那(na...

【注音版】供灯仪轨

供灯仪轨...

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

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卷上 佛在罗阅...

【注音版】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放下万缘,今生决定天上人间自我选择,做得了主

宗门下祖师立的规矩在修行中非常重要,值得我们尊敬。...

冤亲债主鬼神障如何破

这个业力的资持,我讲一个公案,大家体会一下这个生命...

接纳无常、无我和苦,始是大人用心

开始用禅宗的功夫,有几样道理是必须要明白的。修行人...

不与一切万法为伴侣

你看我们现在都活在妄想,所以我们往生弄得自己非常没...

【佛教词典】废师自立

(术语)背师之说而主张自己之说也。...

【佛教词典】一向

(术语)意向于一处,无余念,无散乱之心也。六十华严...

佛母摩耶夫人的故事

释迦牟尼世尊,当其在兜率天未降生人间时,早已是一生...

只要沾了佛法边,将来一定成佛

一切众生的卑鄙、低劣,人心的内部极卑鄙、极低劣的心...

不必向外驰求,当知自性为主

吾人多在学地,其用力之功,不必向外驰求,当知自性为...

拥有「正见」,也就拥有快乐

佛法的修习违逆我们的习气,真理违反我们的欲望。因此...

信愿持名,如何强化信愿

问: 信愿持名,如何强化信愿?法门无量誓愿学和一门...

看看有几位鬼神在保护你

长阿含经(卷第二十)原文: 佛告比丘。一切人民所居...

和尚遇鬼

传说中的鬼怪,并不一定都会吃人、害人,有时候他们只...

淡定与慈忍

记得一位禅师曾经说过,无事忙中老,空里有哭笑 。 当...

具此三心者,必生极乐国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上品上生者。若有众生愿生彼国者,...

佛陀为什么没有主动说法,而是等待众生祈请

我们知道,佛陀在出家的过程是远离人群的,这个过程是...

圣严法师《为什么而忍》

我曾经做过一个比喻:当山挡在前面,一味退让,永远也...

【推荐】这么简易的法门,为何你却不修

龙树菩萨对我们一代时教的判教,判为难行道和易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