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心律法师:佛珠的意义

心律法师  2011/07/0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现在有很多人带佛珠,说起来并不是真的信佛,而是看到不少演艺界的明星带,觉得这是一种时尚,所以自己就跟风。当然,这并没什么不好,但如果大家能更多地了解一些佛珠的相关知识,会更有意义。

佛珠,也叫念珠,是佛教徒念佛时用以记数和束心的工具,也是佛教弟子修行时必备的一种信物。

“佛珠”与“弗诛”谐音,戴上佛珠,可以随时提醒我们,不可诛杀任何有性命的东西,包括人、动物、植物,而且要想尽一切办法来维护对方的生存,让他们也能安心地活下去。

关于佛珠的来历,据《本患子经》中记载:“昔有国王名波流梨,白佛言:‘我国边小,频年寇疫,谷贵民困,我常不安。法藏深广,不得遍行,惟愿垂示法要。’佛言:‘大王若欲灭烦恼,当贯木患子一百八个,当自随身,志心称南无佛陀、南无达磨、南无僧伽名,乃过一子。如是渐次,乃至千万,能满二十万遍,身心不乱,除谄曲,舍命得生炎摩天,若满百万遍,当除百八结业,获常乐果。’王言:‘我当奉行。’”此即念珠的由来。

佛珠主要是用来念佛号的,譬如念“南无阿弥陀佛”或“南无观世音菩萨”等时,食指与大拇指握住某颗佛珠时,嘴巴用金刚持法微声念出佛号,同时大拇指轻轻地在佛珠上摸压绕表面一周,以摸完时也刚好念完佛号的速度摸之,念完后把佛珠拨进来手掌心中,继续再念下一声佛号。

佛珠作为法物,被赋予了特殊的表法意义。看到佛珠,我们就会提醒自己要念佛,告诫我们应当象佛陀那样处世待人接物,这样做所得善果不可思议,所感得的吉祥如意亦不可思议。我们如果真能够这样去想去做,那就会明白带佛珠对我们有非常大的意义。带佛珠不是只有出家人才可以带,在家居士,甚至没有皈依的人都可以带,它是提醒我们要有正确的思想和行为,提醒我们要随时纠正不正确的言行举止。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皈依是什么意义

学佛必从受三皈依起,三皈依即:皈依佛、皈依法、皈依...

佛不能直接给你什么

佛存在的意义就是让人发现心中的宝藏,一旦你发现了自...

什么样的人不能皈依佛门

【原文】 凡皈依者,必须志诚恳切,修持净土法门。若仍...

寺院由谁管理才是最如法的

寺院原本就是十方布施所成,三宝所依,本来就是出家师...

多闻佛法的重要

第一种,是我们要多闻佛法,闻思修三种智慧,闻法是非...

从三个方面谈放生

分三个方面讲:一、为什么要放生;二、放生有什么利益...

朱斐:与大学生谈如何学佛

今天,欣逢贵社(指普觉学社)第二届第二次社员大会,...

学净土可以读其他经典吗?这样算杂修吗

问: 学净土可以读其他经典吗?譬如儒家经典、道家经典...

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大慈大悲悯(mǐn)众生,大喜大舍...

佛说百佛名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

撰集百缘经

撰集百缘经卷第一 菩萨授记品第一 (一)满贤婆罗门遥...

十小咒注音版

1、如意宝轮王陀罗尼 南(nan)无(mo)佛(fo)驮(tuo)耶(...

拜佛、念佛就是广结善缘

一个人忆念观世音菩萨时,为什么你的贪嗔痴会淡薄?因...

净土诸祖师对「信」的阐述

净土法门以仰仗弥陀愿力往生安养为本质内涵,所以深信...

积小善可成大德,积小成可成大功

世间有许多人虽然满怀壮志的准备着做一番大事业,却不...

修行无别修,只要识路头

不知不觉又一天,你在这里打坐,打了多少个妄想?一刹...

【佛教词典】业系苦相

(术语)起信论所说六粗相之一。谓由业所感之生死苦果...

【佛教词典】戒乘四句

(名数)就持戒与闻法之缓急,为四句分别。以别机类也...

王祜植槐

宋朝有一人,姓王名祜,官做到兵部侍郎,为人十分厚道...

凡夫菩萨欲于恶世度生,无有是处

《智论》云,具缚凡夫,有大悲心,欲生恶世救苦众生,...

圣凡二力彰显净土景观

一、圣凡二力彰显净土景观 阿弥陀佛以本愿威神之力,流...

文殊菩萨祝圣仪轨

一、香赞 戒定真香,焚起冲天上,弟子虔诚,热在金炉上...

圣严法师《尽心尽力第一》

人的身材有高有矮;人的力量有大有小;人的智慧有深有...

常念时不待人,一蹉便成百蹉

在修道当中应如蕅益大师所说:应以猛切心治姑待心,常...

若欲转贫为富,应当多积阴德

报载台中市大荣汽车装璜行店员柯吉安(家住彰化福兴乡...

这个「想」对我们影响是很大的

我们今天每一个人都有五阴。从造业的功能而言,五阴当...

佛弟子平时自修的几种方法

一个人为什么要修行呢?主要的是训练自己意志坚定,如...

法会中为何有红黄两种牌位

佛教法会中经常会见红色、黄色两种牌位,它们是做什么...

没有皈依的人是否能读诵大乘经典

问: 请问如果没有进佛门的人,也就是说没有皈依的人...

【推荐】这是佛祖给我们的考验

末学以前在医院,看了一位十七岁的男孩子,他是埔里高...